教師與小學生如何溝通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既然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如此重要,那麼有什麼好的技巧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呢?下面小編整理了教師與小學生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教師與小學生溝通的方法:四種溝通方法

  1和學生打成一片

  溝通從“心靈”開始,要與學生有良好和密切的溝通,首先要掃除學生的“畏師”心理。我們厚普一直秉承改變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保守教育方式的觀念,主張讓學生主動起來,積極起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這就需要教師更平易近人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與學生打成一片。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更願意“吐露真言”和“表現自我”。

  2主抓“兩頭”的溝通方法

  學生素質,性格和成績是各種各樣的,差別很大。所以,溝通時要講究策略。我們的教師主要採取主抓兩頭的溝通方法,就是根據學生的這些差異性,對其使用不同形式的溝通方式。具體點說,就是根據觀察,按學生的溝通難易在心底裡把學生分為:擅溝通,普通,不擅溝通;對擅溝通的,可以將其當成學生中的“龍頭”,讓他們成為師生溝通的中介和助手,通過他們達到與其它學生加深溝通的效果;而對於“不擅溝通”的學生,也要特別重視,要多花點時間,瞭解他們內向、自卑、成績差、不愛交流的原因,迂迴的親近他們,鼓勵他們,熱愛他們。

  3爭取課堂上的溝通時間

  我們一直都遵循教師課上講課要精講的原則,保證每堂課講授的時間一般不要超過一節課的50%,留給學生當堂作業的時間不少於10分鐘,其他的遊戲、溝通、訓練時間不少於10分鐘。這樣講授的時間不會太長,學生不會聽著累、煩***特別是自學能力好的學生***,而且節約下很多雙向互動的師生、生生溝通時間!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做作業或學生分組討論的時間,輔導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學生。這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可增進與學生的交流和感情。

  4利用網路等與學生進行溝通

  我們認為教師不應僅僅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更多地作為學習和生活的導航者,也作為網路海洋中知識的導航者。隨著網路和電教設施的發展,要求教師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進行新的教學方法和溝通方式的嘗試。所以,在我們厚普,我們有專門的網路群來讓同學們跟向老師請教和提問問題,這樣不僅方便學生的學習也增進了師生之間的關係。

  教師與小學生溝通的方法:與學生溝通的五個原則

  一、用愛心接納每個孩子

  教師要用心接納每一個孩子,不管他是聰明、駑鈍、整潔、邋遢、乖巧或淘氣,他都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個體,需要被接納。只有老師用心接納了,孩子才能把上課當成一種享受,而樂意學習。

  二、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學生感到最痛苦的莫過於被人誤解,最快樂的莫過於被人瞭解。尤其新生的一代,從小在呵護中長大,有主見,敢發表,挫折的忍受力卻顯得偏低。一遇到困難,自我壓力很大,甚至有的學生處於一種緊張狀態,這種狀態若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容易引起神經的抑制,造成認識和思維的閉合,從而產生厭學情緒。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進步,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多提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從而變壓力為動力。此外還要培養學生積極開朗的情緒,掃除內心的陰霾,建立自信心,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用誠心讚美鼓勵

  當教師發現孩子有值得讚美的行為時,要把握時機,不管是用語言、肢體動作、眼神、表情還是評語,只要是真心誠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一個學生,哪怕是班上學習最差、行為規範最差的學生,身上也一定有他的閃光點。只要細心你就會發現,調皮學生的閃光點是聰明;上課愛說話的學生的閃光點是活潑好動;老實學生的閃光點是能謙讓等等。教師應抓住他們的閃光點作為教育的切入點,通過對學生的讚美進行情感投資,開啟學生心靈的閘門,教育自然得心應手。

  四、專心傾聽

  要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語,善於捕捉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思維火花。只有傾聽,才能瞭解學生的個性和真實想法,才能捕捉到來自學生的資訊,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只有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信任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五、潛移默化的作用

  其實教師日常的種種行為,學生都看在眼裡。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身教重於言教,教師以自己的行為規範影響學生,利用自身的情感因素給學生樹立一個學習的楷模,給學生示範正確的行動導向。建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有助於學生的成長和學習。

  如果教師和學生溝通無障礙,如果教室裡充滿歡聲笑語,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被尊重,都有歸屬感,那麼學生上起課來,有如沐春風、浴春雨的感覺,學生自然會視上學為樂事,師生關係也必然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