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與家長如何溝通

  幼兒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園的緊密合作,因此,對於幼兒園教師來說,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積極尋找教育的最佳契機。顯得非常重要。就此問題談一談我是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的。下面小編整理了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方法01

  一、 用心溝通

  作為家長的心態是很希望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園的情況,所以作為老師當家長來詢問情況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的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情況,並提出中懇的意見和要求。和家長說話的語氣不能過於投訴式的,而是像朋友一樣不能過於嚴肅。我班的小宇小朋友是比較調皮好動的,開家長會的時候,他媽媽問:“老師,小宇在幼兒園表現怎麼樣?”我說:“他在學習方面很認真哦,不知道在家裡怎麼樣呢?”家長聽到表揚他的兒子馬上面帶笑容的說:“在家很好動啊,在椅子坐的時間不長,他爸爸打他也只是怕一下子。”我馬上介面說:“他在幼兒園上課那十來分鐘是很認真的,所以作業做得快又對。不過課後就愛到處追逐,一不留神就跑到陽臺玩,或者去搞玩具。”他媽媽說:“要老師費神了,孩子還是挺難管教的。”我忙說:“聰明的孩子是比較好動的,只要大家配合管教,孩子還是能聽的。”小宇的媽媽會心的點點頭。

  二、 主動溝通

  對於一些比較緊張孩子學習,而他的孩子又不是很愛學習的家長,我們必須採取主動溝通。這樣可以在孩子出現問題之前和家長一直互動著,家長就不會把責任全部推給老師,會省去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出現。再者,及時發掘幼兒的閃光點,那怕是一點點進步,及時向家長反映,我相信家長都會很開心。我班的燁燁小朋友對學習是不怎麼感興趣的,自理能力也特別差。我向她媽媽反映:“燁燁吃飯很慢啊,飯量也很少。”她媽媽不屑的說:“喂,能讓他自己動手吃飯已經很不錯了,在家還要大人喂呢!”孩子明顯是被大人慣壞的,假如這時候繼續說孩子的不是,我相信家長的態度會更加不滿,只有馬上不提。這段時間,我發現燁燁畫畫進步很大,早上來園的時候我及時向他媽媽反映。他媽媽高興的說:“是啊,他對畫畫比較感興趣了,就是塗色不夠耐性。”經過這次以後,他媽媽對老師的態度也好了很多,也關注燁燁每週畫畫的作品了。

  與家長溝通是一種語言藝術,對於不同的家長要把握好他們的心態,採用不同的方式與其溝通,家園一線牽,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方法02

  一、尊重家長,與家長平等對話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援、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以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尊重家長是良好溝通的首要條件。作為老師應努力營造寬鬆的氣氛,與平等的身份與家長交流,尊重家長,多傾聽、巧引導,鼓勵家長主動參與,喚醒家長的主體意識,攜手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務。教師切勿以專家自居,採取居高臨下的態度教訓家長,不要發號施令似的老是說 “必須”、“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更不能責怪家長。

  二、瞭解與理解家長,選擇恰當的溝通方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幼兒教師在與家長溝通前要充分了解家長。由於職業、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長的教育理念、方法和對孩子的評價也不盡相同。有的家長重視智力的開發,忽視情商的培養;有的家長認為“樹大自然直”,孩子不用管教,認為幼兒園只是讓孩子玩玩而已;還有的家長認為交了錢,老師的工作就要百分百,稍有閃失就大吵大鬧。性格方面,有的家長性情溫和、彬彬有禮;有的家長簡單直接,態度粗暴等。這就需要老師深入瞭解家長,以便有針對性的與家長溝通;根據家長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溝通方法。

  三、講究談話藝術,充分發揮語言魅力

  和家長溝通要講究談話的策略性和藝術性,把談話建立在客觀、全面的基礎上。要讓家長相信我們,尊重並聽取我們的意見,要讓家長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老師比他們更深入地瞭解孩子。同時,要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以請教的態度耐心地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信任感,從而樂意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四、利用多種形式和家長進行溝通

  隨著科技的發展,交流的方式越來越多,溝通也越來越通暢。我們可以打電話、發信息,交流快捷;我們可以寫寫小紙條,交流溫馨,避免尷尬;我們還可以通過家園欄、家長會進行交流,面向群體,節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