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演講才能博得聽眾的喜愛呢

  “人一生要實實在在地度過。不要管別人怎麼想,敲自己的鑼,打自己的鼓,自己過自己的,總有一天要站在彩虹上。”他的講堂被圍得水洩不通,聽眾們的掌聲、笑聲連綿不斷,他的演講,究竟有何獨特魅力,博得了聽眾的如此喜愛呢?

  用風趣的語言啟迪人

  風趣幽默而又蘊含人生哲理的演講大家都愛聽,它能引發深思,給人啟迪。劉墉的演講很有特色,一個很深的道理也可以通過風趣逗人、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說明。如這段關於“熱狗冷貓”的演講——

  我家附近一棟建築物的牆上,掛了幅保護動物協會印製的大海報,上面印著一隻狗和一隻貓,標題寫得很妙──“熱狗冷貓”。每次經過,我都會欣賞一下,覺得很有意思。

  後來我越揣摩越有感觸,“熱狗”和“冷貓”不是也可以形容人嗎?有一種人特別熱情,一天到晚追著朋友玩耍,跑前跑後、大呼小叫,像是熱情的狗。另一種人我行我素,有他自己的計劃、自己的主張,不管別人欣賞不欣賞,就是執意去做自己的工作。不正像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冷貓”嗎?

  於是,我給自己取了個外號,叫“熱狗冷貓”,我是一個愛動也愛靜,能玩也能認真工作的“熱狗冷貓”。

  我相信成功的作家,一定都是“熱狗冷貓”。想想!一位作家如果寫作的時候不專心,怎麼能寫出好文章?相反地,整天創作,卻不接觸外界,又怎能有豐富的靈感?於是你可以想象在田裡跟農夫一起割麥子的托爾斯泰;在海灘為老婆撐傘、跟孩子玩耍的畢加索;到非洲打獵、古巴衝浪的海明威;經常游泳、長跑、甚至打拳的蕭伯納;還有那位總是參加宴會,而且以開玩笑著稱的馬克·吐溫。

  不僅是作家,其他職業也是這樣,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既會盡情玩耍,又會專心工作。請問:你是“熱狗”,還是“冷貓”?或是既能玩,又知道適可而止,收心工作的“熱狗冷貓”?

  劉墉從一幅大海報的標題“熱狗冷貓”聯想及人,充分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將“熱狗”比喻為現實生活中“熱情交友,盡情玩耍”的一種人,把“冷貓”比喻為“獨來獨往,努力工作”的另一種人,繼而自爆外號,以“熱狗冷貓”自居,風趣逗人。接著,他運用十分活潑的語言描述了5個成功作家的例子,論證了“成功的作家,一定都是‘熱狗冷貓’”的觀點。最後從作家擴充套件到其他行業的人們,如果想成功,必須既要會盡情玩耍,又要會專心工作。這樣的演講匠心獨運,亦莊亦諧,既俏皮又在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用真摯的情感感染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演講既是資訊的傳遞,也是情感的交流。如果演講者的話是出自內心,發自肺腑,有自己的真情實感,那麼,聽眾的情感之弦就容易被撥動,演講者和聽眾的共鳴就會更強烈,聽眾也就更加容易接受演講者所表達的觀點,深受感染。劉墉的演講,注重以情感人,每每都能讓聽眾得到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如他在“如何擁有幸福成功的人生”的演講中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