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愛教育教師演講詞

  您就像春雨,澆灌著幼苗。您就像燭光,照亮著心靈。您用那無私青春耕耘,讓花園裡鮮花更加燦爛。你用智慧領航,讓人生精彩不斷。那你知道哪些?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踐行“三節三愛”,爭做祖國棟樑》。

  今有一種風氣風行全國,有一種理念深入人心,“三節三愛”已成為一個惹人注目的資訊,學校到處張貼“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節水,節電,節約糧食”的條形標語,我總是駐足觀望,細心讀來,每次讀它都有新的感悟,它所提到的無疑是一種正能量,一種向上的能量,交給我們正確的人生觀,榮辱觀,我們都應該帶著它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勤以修身,儉以養德,節約為美,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學習,是我們學生最大的責任和義務。古語云:“書也,善讀可以醫愚”。學生漫漫十幾年求學路,在書中學到的知識,提素質,明心智,辨是非。在學習中我們從慒慒無知的小孩到進入學校學習,這讓我們受益匪淺。勞動,它是我們創造一切的源泉。勞動絕非不雅,絕非低俗,相反的,勞動更是一種境界,一種昇華,明白了它,就更讓我們明白了辛勞,明白了艱辛。愛國,更是一種光榮。由始至終,我們都在為我們是一箇中國人而自豪。中國,她是我們心中最大的驕傲,我們愛我們的國家,我們愛她泱泱大地,我們愛她精彩文化,我們愛她不停步伐。

  同學們,勤儉節約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每個人都有義務把節約當作責任、當作習慣。節約可以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節約不浪費:離開教室時,請伸伸你的小手,關掉電燈;洗餐具和抹布時,提醒一下身邊的同學,把水龍頭開得小一些,臨走時檢查一下,水龍頭是否擰緊了。節約糧食,不挑食,不剩飯菜,與父母外出吃飯時,飯菜點的適量,如有剩餘,打包帶回家。節約的意識大家都有,其實節約做起來並不難,我相信同學們都能做到。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二

  在慣徹實施“三愛教育”的過程當中,讓我明白了許多事情,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教師的無尚光榮,看到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懂得了有一種比自己生命、比家人的安全更重要的東西,叫做老師的責任。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愛崗敬業的精神,在這一點上,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的。

  第一,在教育教學方面,我以嚴要求高標準來衡量自己,不斷給自己施壓,主動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學活動。教學中,針對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同時,認真做好作業批改和輔導工作。

  第二,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第三,在紀律方面,本人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有事主動請假。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能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

  其次, 要愛生如子。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可能是學校中最不容易滿足的群體。他們思想活躍,對周圍的人和事容易理想化,而我們又習慣把學生當成“不懂事者”,對他們的聲音往往聽不見或者不想聽,對他們所做的事情往往是不屑一顧,做錯了事情不去深入瞭解就一味的批評。事實上,學生是一個活的“生命體”,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我通過做班級聯絡人,經常與學生溝通,努力地去挖掘,其實就能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有閃光點。要把“學生當成人來培養”,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師生之間應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師生之間的教與學實際上是一種矛盾,處理得好就會像父與子、母與子的關係,但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對立態度。我在今後的教育中,注重把學生當成朋友,改變師道尊嚴的舊習俗,徹底轉換觀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讓師生共同發展,培養和造就一代新人。

  最後,在愛校如家方面,本人自覺維護學校形象,發揚合作思想,弘揚團隊精神。可以說,愛校如家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本人主要通過以下幾點去實施的。

  第一,增強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強化校榮我榮、校衰我恥的主人翁意識,適時對外宣傳我們學校,在招生方面也盡心盡力。

  第二,增強大局意識。“不謀全域性,難以謀一域”,舍小我為大家,舍私利為公利。本著開源節流的精神,不浪費學校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

  第三,增強合作意識。在工作中樹立合作共贏的理念,以1+1>2的觀念,加強團隊協作精神,能與學校各部門各專業的教師和諧相處。

  綜上所述,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明白了:師生之間是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教師是服務於學生的,並在服務的同時教會他們怎樣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句話,教師專業發展是實現教師人生價值,讓學生滿意的客觀需要。願“愛崗敬業,愛生如子, 愛校如家”成為我們的師表之基,師風之根,師德之魂。

  三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三愛三節”。

  現如今,在的號召下,有一種風氣正盛行,有一種觀念正深入人心,那就是“三愛三節”。“三愛三節”指的是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節約用水、節約糧食、節約用電。

  學習,可以提素質,明心智,辨是非,學習是我們每個人成長、成才、成功的基礎。古人云:“書也,善讀可以醫愚”,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讀書可以開拓視野,結識朋友,增長知識,知識就是資本,知識就是財富。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更要養成良好的讀書和學習習慣:不遲到、早退;當天作業當天完成,不拖拉、書寫工整;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課後認真預習、複習。除學習課本知識以外,多閱讀報紙、課外書刊,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學能力。

  勞動,是我們創造一切的源泉。高爾基說過:“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熱愛勞動的人雙手創造出來的。”勞動是偉大而崇高的,勞動是光榮而神聖的。我們要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學校,從身邊小事做起,擦桌椅,掃教室,撿紙屑,維護好教室和校園的衛生,讓身邊環境保持乾淨整潔;在家裡,打掃好房間的衛生,並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讓忙碌一天的爸爸媽媽回家好好休息。

  祖國,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我因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古以來湧現出許許多多的愛國事例:古有岳飛精忠報國、近有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捨棄國外的榮華富貴依然回國報效祖國、今有羅陽為祖國的強盛而鞠躬盡瘁。我們要樹立一個遠大的志向,鍛鍊好身體,培養高尚道德,掌握豐富知識,把自己的學習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絡在一起,為祖國的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在我們的周圍,勤儉節約無處不在。每個人都有義務把節約當作責任、當作習慣。節約可以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節約不浪費:離開教室時,請伸出你的手,關掉電燈;洗手時,把水龍頭開得小一些,臨走時,將水龍頭擰緊;吃飯時,不挑食,不剩飯菜,與父母外出吃飯時,飯菜點的適量,如有剩餘,打包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