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應在於每一個人得身上和心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目 錄 |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 |
發揚工匠精神演講稿 |
弘揚工匠精神優秀演講稿 |
2017年大國工匠精神演講稿 |
2017年大國工匠人 物 事 跡演講稿 |
篇1
“進廠32年來,我最高興的是當一名優秀車工!”這是雲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簡稱昆明重工***的車工耿家盛的心聲,也是他32年來的不懈追求。
耿家盛,瘦高個子,臉上總帶著笑容。他是全國勞動模範、國家級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他以自己32年對車工職業的堅守和打磨,生動詮釋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展示了一個技能大師的風範。
昆明市北郊黑龍潭公園附近的龍泉路邊,有一排排高大而又陳舊的廠房,這就是昆明重工廠區。耿家盛在這裡成長、生活、工作了53年。
耿家盛的父親耿鼎和弟弟耿家華也先後在昆明重工當車工,兩代人陪伴昆明重工走過了近60年的歷史。已去世的耿鼎曾是昆明重工的總工藝師、全國勞模,耿家華也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這就是著名的“父子勞模,兄弟名匠”。
“如果沒有父親的教育,就不會有我們兄弟今天的成長!”耿家盛說,父親的三句話影響了他們一生,“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做人要踏實”“做事要認真”。
1984年,耿家盛進昆明重機廠***昆明重工的前身***當車工。當車工第一件事是學磨刀。“車刀是車工的靈魂,在我眼裡,車刀、產品都是一種藝術品,一定要認真打磨。”耿家盛說。
技校畢業的耿家盛對車間裡的車、鏜、銑、刨、磨,樣樣精通,是名副其實的全能機床工,還是個發明創造能手。
1993年,耿家盛所在的分公司首次承接132HC塔機生產任務,原加工工藝效率低,費用高。耿家盛和工友研究創新技術用T68鏜床加工,使每組的加工費用從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
2010年以後,耿家盛帶領工作室成員先後完成拉絲機、軋機等產品工藝編制和圖紙改進500餘項,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關,年平均為公司節約創效100餘萬元。耿家盛告訴記者,多年來他個人的技術發明創新有近200項。
耿家盛多年來獲得了許多國家級和省級榮譽,可在老同事侯金富眼中,他一直都沒有變。
近幾年來,由於市場等方面的因素,昆明重工連續虧損,耿家盛選擇與企業同甘共苦。其實近年來不斷有企業高薪來“挖”耿家盛,但都被他拒絕了。“30多年一門心思做一件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耿家盛的徒弟李益雄認為,對“工匠”最好的詮釋,應該是耿家盛這樣,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最近,耿家盛的工作室裡又多了幾張草圖,這是他們研製的智慧廁所,已經做出兩臺樣機,將在今年南博會上展示。耿家盛常說:“我是在把圖紙變成現實。”
篇2
從油漆工到雲南機械加工行業的“一把刀”,從學徒到擁有“全國勞模”“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的“名匠”……53歲的雲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車工耿家盛用30多年的執著,詮釋著“工匠精神”。
“車工一把刀,磨刀是最基本,也是最難的。”對耿家盛來說,他的工作往簡單了講就是磨刀,往難了說是磨好刀。“我只是堅持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努力做好而已。”
意義非凡的“兩把刀”
“這兩把車刀意義非凡,一把是父親留給我的。另一把雙頭車刀,一頭是師父磨的,另一頭是我磨的。”初見耿家盛,聊起的第一個話題就是“刀”,這兩把刀是他至今最寶貴的兩件藏品。
兩把刀其貌不揚,外行人很難看出它們的精彩之處。“當年師父示範了一遍要領,磨好一頭後,就拿一大筐廢刀讓我練,每天磨五六個小時。”耿家盛說,出師的這把刀,他足足磨了一個星期。
對耿家盛而言,這兩把刀,一把意味著傳統技藝的傳承,一把標誌著認真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態度。每當困惑時他都會拿出來看看。
出生技術工人家庭的耿家盛,1982年技校畢業後,先是在昆明銑床廠當油漆工。兩年後,他調入昆明重機廠改行當了車工。零基礎的他,從最基本的搖手柄學起,在廠裡請教老師傅,回家就問同為車工的父親。勤學苦練的耿家盛很快成為骨幹。
“車工就玩‘一把刀’,刀好活就不會差,否則就算不上合格。”耿家盛從工具箱裡又翻出幾把車刀說。如果掌握不好磨刀要領,車刀用起來就容易報廢,尤其是特殊材料,就會造成浪費。
工作30多年,到底磨過多少把車刀,耿家盛自己也算不清了。“每把車刀都得靠手工在每分鐘3000轉的砂輪機上打磨。多的時候一個月要磨10到20把,少的也得3到5把,加工一個工件最多時就需要20多把不同的刀。”為此,他沒少吃苦頭,雙手經常磨起血泡,漸漸結成厚厚的老繭。
耐磨的“工匠”技術刀
“角度清晰可辨,刀刃錚亮鋒利,這是高手磨出的刀,用這種刀幹活快、準、好。”迷上了車刀,車間幾乎成了耿家盛生活的全部,這種熱情直到今天仍沒有變。
車刀切削著金屬,陣陣尖銳響聲摻雜在機器的轟鳴聲裡,一卷一卷的鐵屑隨之落下……這場景,耿家盛再熟悉不過了,他就是這樣和車刀“較勁”的,車間一呆就是一天,琢磨讓刀使用壽命更長,讓工件光潔度更高……
鑽進車刀改造的“牛角尖”,耿家盛幾乎年年都有一兩樣“改革”。“這把刀,乍看和其他的沒差異,但其實刀的角度、材質區別很大。加工軋輥時連續切削11個小時不用換,可加工洛氏硬度65至68度的材料。”2015年,以耿家盛為主或獨立完成的“一種深孔錐度鉸刀”“一種高硬度、高韌性難切削材料機加工刀片”獲得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
“這活需要經驗積累,多年之後我才懂得老一輩強調的‘一把刀’,不僅要磨好刀,還要‘因材施刀’。”耿家盛說,針對特殊工件,常規的刀用不上,就必須琢磨專用車刀。
“同一臺機器,他做出來的和我們做的天壤之別,他的精度可以到一兩絲,我們的誤差會有十絲。”同事馬自輝說。
耿家盛從骨子裡喜歡對技術精益求精。一談技術,他有說不完的話,技術之外,他內斂拘謹。這些年,耿家盛帶領團隊完成了拉絲機、橡膠縐片機等產品工藝編制和圖紙改進500餘項,改進塔機起升部分、重卷機滑槽等生產工藝400餘項。
當好一把“師匠”的傳承刀
利用休息時間,耿家盛又學了鏜床、鑽床等加工技能,還自學CAD製圖,成了一名技術全面的加工能手,每年完成車間大量的“硬骨頭”加工任務。
“幹這行,就是學習、積累、再傳授。”除了車間,現在耿家盛多了一個去處——“耿家盛技能大師工作室”。靠著老一輩經驗成長起來的他,知道“傳幫帶”的重要性,2010年以來,他帶了20多個徒弟,昆明重工湧現出一批年輕的技術人才。
近年來,不斷有企業高薪來“挖”耿家盛,都被他拒絕。“30多年一門心思做一件事,並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耿家盛的徒弟李益雄說。也許,有人認為“工匠”就是一種重複勞動。其實,對“工匠”最好的詮釋,應該是耿家盛這樣,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有人覺得車工的活很枯燥,就是反覆磨刀,但在耿家盛看來,當一塊塊粗糙的金屬通過車刀打造成一個亮堂堂、有價值的“藝術品”,是很快樂的。
耿家盛說,“中國製造2025”、產業轉型升級……要將這些巨集偉藍圖變為現實,推動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技術工人承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問及他心中的中國製造是什麼時,耿家盛堅定地說,就是磨好手中的這把車刀。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