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2***

  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篇3

  夏天來臨之前,是西安鐵路局安康工務段巴山線路工區最忙之時。4月8日上午,工長王庭虎像每天那樣,集合點名,安全宣誓,然後背上十幾公斤的巡道工具,帶著工友上道幹活。

  先是趴下,臉幾乎貼到鋼軌上,目測水平度;在關鍵處,用軌尺量水平、軌距;往前行進時,用長柄檢查錘敲擊鋼軌和固定鋼軌的每一個扣件……

  繁忙的襄渝鐵路,每7分鐘就有一趟列車。旅客不會注意到,這些汗流浹背的養路工,有人身懷絕技;更難想到的是,旅途的安全和舒適,有賴於他們的技能和汗水。

  耳目神技,讓40餘萬零件萬無一失

  有這樣一幅照片:鐵路工人身體幾乎趴在道床,耳朵貼近烏亮的鋼軌,目視前方,凝神靜氣。人們都以為,那是用耳朵在“聽”鐵路,其實不對。“那是看,是眼睛目測鋼軌的平滑度,因為身子趴得很低,耳朵快貼到鋼軌上了,別人誤以為是用耳朵在聽。”王庭虎笑著說。

  不過王庭虎確實可以用耳朵聽出鋼軌的毫髮裂紋。他給記者現場演示:找到鋼軌接頭處——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蹲下,檢查錘敲下去,“梆……”同時鬆開手柄,感覺錘的彈跳和鋼軌的回聲。看到記者一臉茫然,王庭虎解釋說:“這就是好鋼軌,迴音響亮、持續,彈跳長而均勻;如果表面有裂紋,或者內部有傷,聲音發木,彈跳短而不勻。”他告訴記者,用檢查錘敲扣件,都是一樣的道理。

  去年3月8日,王庭虎就是靠這把小錘,在巡道中“聽”出了一處道岔尖軌的細如髮絲的裂紋。“道岔尖軌,位置很關鍵,如果斷裂,列車過來會出大事故。”巴山工務車間書記魏尚憲說。

  王庭虎的眼睛也特別厲害,趴下身子目測鋼軌的水平度、彎道的平滑度,一眼看出去幾十米、上百米,毫釐之差都逃不過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目測的結果再用軌尺測量確認,幾乎沒有走過眼。軌距,鋼軌內側的距離,全路以1435mm為基準,大6mm、小2mm,都是合格的;但王庭虎的標準是“1435mm±1”。“就是隻允許有1毫米的正負誤差,這比國家標準嚴格多少倍的標準,是在基礎特別差的山區鐵路上實現的。”巴山工務車間主任莫志明說。

  依靠耳目神技,王庭虎常年徒步往返在他管轄的12公里鐵道線上,一個來回,“腳數、耳聽、目測”44160根枕木上的鋼軌、441600顆道釘和扣件,萬無一失。

  28年來,巡查行走線路等於繞地球3圈多

  王庭虎的養路神技不是等閒得來。

  襄渝鐵路巴山段是該路的最高峰,這裡有著全線最高的橋樑、最長的隧道、最小的區間半徑、最大的坡度等“六最”,被稱為鐵路的“地質博物館”。

  王庭虎1988年來到巴山鐵路,趕上了鐵路發展最快、跨度最大的時期:鋼軌型號從43軌到50軌、60軌,越來越高階;單軌長度從12.5米到25米、跨區間全無縫軌,越來越長;軌枕從木枕到69型、二型、三型灰枕,越來越大;列車時速從50公里到60公里、140公里,越來越快……每次提升,都對養護的要求越來越精準。

  “巴山鐵路做到了38年零事故的全路最高紀錄,憑什麼?招術就是巴山精神,它培養了12個省部勞模、百名各級先進,全國勞模王庭虎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像道釘一樣紮根巴山28年,做了16年的工長。”西鐵局安康工務段書記譚宗林告訴記者。

  大巴山2號隧道,是巴山鐵路的“最短板”,滲水、翻漿不斷,病害聞名於全國,只好限定時速15公里。可是王庭虎接過師父的接力棒,長期調養,現在已將這個卡脖子隧道的列車通過時速提高到90公里。“被判死刑的隧道”變成了優質隧道。

  有人算過,王庭虎巡查線路,每巡查一遍彎腰1.1萬次、記錄1.1萬個資料、檢查幾十萬個道釘和扣件,28年來,這些重複動作都是天文數字。其中,僅行走的線路超過13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3圈多。通過這些單調重複的勞動,他和工友們消除安全隱患2819起。

  一杯水測出晃車儀測不出的隱患

  王庭虎每次回家探親都選擇火車,上車後倒滿滿一杯水放在面前。別人納悶:這人真怪,一口不喝,卻一直盯著杯子。其實,這是王庭虎的特殊工作法。“空吊是特別隱蔽的病態,就是鋼軌下面藏著暗洞,平常的檢查發現不了,但列車駛過時鋼軌會下沉。”

  去年春運前,王庭虎就是用這種方法,發現列車經過一個隧道時,杯中的水有旅客不易察覺的一晃,他記下了位置“K438+300”處。回來後仔細查詢,發現列車通過時鋼軌確有一沉。經過整治,“晃車儀測不出來”的隱患被排除。

  王庭虎參觀啤酒廠,看到原材料進去、易拉罐出來,他受到啟發:把12公里線路劃分為200米的單元,按照輕重緩急,每次集中力量,一次性、全方位養護,把每個單元都做成精品。

  2010年,“工廠化單元修”新理念開始在巴山鐵路推開,至今已做完40個單元8公里線路。“重複勞動減少,效率顯著提高。以前道岔每週要用一到兩個天窗點來修,現在延長到一個月以上。”目前,該理念已走向全路。

  道岔養護四步法,異體複查,大兵團移動式作業,不信眼睛信儀器,不靠估計靠科技……王庭虎總結的新理念、新方法還有不少。

  眼下,王庭虎正在琢磨“整合式工具包”的事:“我想做個箱子,每樣工具有專用地方,這樣上工背起箱子就走,收工時缺什麼也一眼能看出來。”

      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篇4

  什麼是大國工匠?怎樣解釋工匠精神?我們從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航工業沈飛數控加工廠王剛班班長王剛事蹟中,能找到詮釋這一問題最直接的答案。

  王剛,黝黑、靦腆、消瘦,精神飽滿,但又透著與三十多歲年輕人不同的沉著與穩重。或許這也是每一位大國工匠的“標配”。

  他加工的鋁片能薄如A4紙般的0.1毫米;他加工的銑床銑削能達到0.005毫米;他小孔鉸削技術更能達到0.002毫米的精度極限……王剛的簡介,就是這位大國工匠的“功勳冊”。

  夢想終於照進現實

  1999年,剛從沈飛技校畢業的王剛如願以償的進到了沈飛公司。

  從小住在飛機場附近,每天看著在沈飛工作的鄰居整天出入自己嚮往的大門、聽著戰機在天空中飛過的轟隆聲,早在初中的時候,王剛就下定決心一定要進入沈飛工作。

  確立了夢想,便一步步朝著目標奮進。每天苦練自己的專業技能,成績優異的王剛被老師叫來談話,想讓王剛去考高中,接著考大學進入高等學府。“我想進入沈飛工作,要考沈飛技校。”一向靦腆的王剛此時沒有絲毫猶豫。

  他,做到了。

  入廠後,王剛被分到“銑工”隊伍。十七年如一日,王剛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時到崗。總是纏著師傅給自己活做。

  新員工進廠,都會有一年的實習期。當時廠裡生產任務比較重、缺人手,之前也在這裡實習過,領導找到王剛,希望他提前正式上崗。這正說到了王剛的心頭好。

  “一大早,就看到王剛銑床旁的一堆鋁屑。”徒弟吳學文剛調到沈飛數控加工廠後早早來到公司,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雖然常年累月任務繁重,但王剛從沒感到太大的壓力。喜愛解決各種技術難題在工友中是普遍的共識,可以說,若沒有難題就是王剛最大的難題。

  工作17年,王剛已數不清自己熬過了多少個攻堅克難的日日夜夜。

  每天至少工作15小時,每月工作時間都在300小時以上。面對艱鉅的工作任務,連續一個禮拜,王剛與工友連日加班。餓了,就拿麵包、火腿腸、方便麵充飢;困了,倒在廠房裡的鐵架床上小憩,從未鬆懈一步。“晚上回到家站在床邊就能睡著。”王剛說。

  入職第一個月就和其他老師傅一樣,完成了定額任務。

  “多造出一件好產品,就是為國家做貢獻。”把工作培養成愛好,是王剛在工作之餘的另一成就。午休間隙,工友們在工廠空地拉網起架,打羽毛球、踢毽子、打桌球,無不散發著青春的活力。而往往在勞模工作室的角落裡才能看到王剛的身影,靜靜地看書、思索著技術難題該怎樣解決。“年輕時候也愛運動,學過武術,不過最愛的還是逛書店、下象棋。”

  不斷重新整理技能高度

  “精雕細琢,把每一件東西都當成藝術品。”工作伊始,王剛就給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他延續了師傅張顯育的良好工作習慣。

  “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要求。”問到有什麼獨門絕技與他人不同,羞澀的王剛說到,“為確保加工質量,每次在幹活之前,我都在腦海中先模擬一遍加工內容,找出有沒有疏漏或者改進之處。”工作流程猶如歐洲早期古老的記憶宮殿般在腦海中清晰顯現。

  與自己比速度,將之前幹活花費的時間與現在做較量;與自己比精度,縮小至少一半以上規定的零件誤差範圍;與自己比溫度,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只增不減。

  “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飛機上更要保證零件的安全執行。”不斷挑戰自我極限,才年能達到16年生產上萬飛機零件無一廢品的高度。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在轉型。同時也在強迫著技工技能需要不懈地提升。“活到老,學到老。”堅持終身學習,汲取養分是王剛奮力向前的保障。

  除卻銑工知識外,數控加工技術知識,是王剛下一部要學習的方向。

  加工精度達到0.005毫米背後的初心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不想當大國工匠的匠人不是好匠人。”

  在一次沈飛公司領導去波音公司參觀學習回來的交流會上,王剛得知其中一展示工件加工精度達到0.25毫米,而當時王剛徒弟能達到0.3毫米的精度。心裡便暗暗較起勁來,“他們能做到,我們一定能做的更好,我一定要超過他們。”

  緊接著,王剛開始進行緊鑼密鼓的加工實驗,把最小的加工壁厚挑戰到薄如A4紙的0.1毫米。“鉗工怕鑽眼,銑工怕銑扁”,0.1毫米已是在挑戰自我極限,但是王剛並不滿意,經過不間歇的反覆實驗,王剛迎來了自己技能新高度——銑床銑削加工的手工精度達0.005毫米。

  像以往臨危受命、攻克技術難題、優化一項技術後一樣,王剛心中油然升起一絲成功的自豪感。

  堅忍不拔、敢於拼搏、不服輸、默默奉獻,是沈飛數控加工廠工會主席焦威東形容的王剛。“他幾乎要把銑床旁的水泥地磨出坑來。”徒弟吳學文說到。

  王剛懇幹,“豁”得出去,是廠裡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既做航空人,就知責任重,既做新裝備,就得多付出。”

  工匠精神代代相傳 完成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雙槳單舟總爭渡,千帆競發渡江海。”王剛深知,要永遠站在技術先列,也必須要帶動身邊工友“永珍爭先”,發揮好“傳幫帶”的作用。

  2010年9月19日,在沈飛的廠房裡,軍事化管理的首支以員工名字命名的班組——中航工業沈飛數控加工廠王剛班組成立,唱響了中航工業“四歌”,至今,從未間斷。

  不到5年的時間裡,榮獲了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安康杯”競賽先進班組、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瀋陽市先進集體、瀋陽工人先鋒號等稱號,一年邁上一個新臺階。

  由他率領的團隊不僅攻克了413項科研生產重大技術和質量難題,還發明瞭12項國家專利,創造經濟效益1.9176億元。

  2011年,在某型號生產研製關鍵階段,王剛帶領他的年輕團隊創造了全部產品“零缺陷”交付的奇蹟。在新機試製生產階段,恰恰是問題高發的時期,質量問題、研製生產階段各種問題都會隨之而來。這一次,他們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任務,這在沈飛研製歷史上還是首例。

  2012年帶領徒弟吳學文參加全國銑工技能大賽,兩人既是師徒,又是競爭對手。晚上回到賓館,扔不忘向徒弟講解疑難。發現徒弟走路困難,得知吳學文後腳跟長了骨刺,正值大賽集訓攻堅期,王剛放棄半天的集訓機會,到外邊頂著烈日為徒弟找尋購買厚的氈墊,在腳跟處挖了個洞。徒弟看著工服幾乎全部被汗浸溼的師傅,現在談及,仍熱淚盈眶。

  忠誠築魂,靈魂因忠誠而高尚;百鍊成鋼,鋼鐵經過錘鍊更堅韌。在王剛的心裡,什麼也沒有沈飛人特有的航空情結更重、更珍貴。高薪沒有動搖他,榮譽和光環也沒讓他陶醉,王剛始終保持著謙遜低調的本色。很多人常勸他說該功成身退、多為自己和家庭考慮考慮了,王剛總是一笑了之。

  “只想帶她出門旅行”

  談及愛人,王剛停頓良久,眼裡閃過一絲淚光,對妻子懷著滿腹的愧疚。2011年,王剛與妻子陳麗在相識兩年後步入婚姻殿堂。婚後還沒來得及“蜜月旅行”,王剛便又投入緊張的工作中。日常回家大部分時間也是在鑽研工作中的事情,妻子對此也從未有過怨言,也從未提過多要求。

  今年5月,妻子因肺癌腦轉移,顱內壓增高導致雙目失明。陳麗得病後,每月自負的治療費就在上萬元。“就是把房子賣了,也要把陳麗的病治好。”

  兩人婚後幾乎從未出過瀋陽。“馬上要迎來十一,準備帶妻子在瀋陽周邊轉轉。”

  王剛,一個“掃地僧”般低調的技術大拿,每天都在不斷努力的成為好班長、好師傅、好丈夫。

  王剛身上所體現的堅定信念、大愛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


看完“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的人

1.傳承工匠精神演講稿

2.青年關於工匠精神演講稿

3.關於工匠精神的個人事蹟演講稿

4.關於工匠精神演講稿

5.工匠精神演講稿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