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緬懷革命烈士的勵志演講稿

  多少英雄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用自已的生命譜寫了"義勇軍進行曲",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老師們、同學們:

  伴隨著濃濃的春意,我們一起走進四月, 4月5日是清明節。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永遠的紀念》。

  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聚集在鮮豔的國旗下緬懷革命先烈,站在這裡,我們心中感慨萬千,被烈士們那偉大的生命價值所震撼。那些英勇的烈士們不愧為炎黃子孫的後代,不愧為新中國永遠矗立的豐碑。

  我們凝視著烈士鮮血所染的國旗,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烈士們為了祖國獨立統一挺身而出,為了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從不惜千金買寶刀的女俠秋瑾,到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的鄒容;從江姐到劉胡蘭;從黃繼光到董存瑞……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在祖國危亡之時,他們用生命、熱血圓了爭取“民族解放”的中國夢。

  歷史沒有忘記,我們抗擊非典的大無畏,抗敵汶川地震災難的眾志成城,抗擊洪水的萬眾一心,在危難時刻體現國家和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他們用行動共同編織著“國富民強”的中國夢。歷史永遠不會忘記!

  而如今新的世紀早已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的虛無,我想我們要愛國、我們要學習先烈的精神,首先應該落腳在我們的學習、愛校、遵紀守法等等一些小事情,小細節上。

  在休假日裡你遵守了學校的規定,不破壞公物,文明守紀。你主動的制止了其他同學的不良舉動,那麼你就是愛護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你這個微小舉動的意義卻和英烈們一樣的偉大。

  在商場購物時、在上公共汽車,如果你主動禮讓年長的爺爺奶奶並使用禮貌用語,那麼你就巨集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就在文明的禮儀之邦中描繪了絢麗的一筆。

  在春意昂揚的季節,你給學校花壇裡的小樹除除雜草,澆一澆水,你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你就是一個愛校、愛家、愛國的人。這些微小舉動的意義卻和英烈們一樣的偉大。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學生;在社群我們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呼喚祖國美好的明天,告慰烈士的忠魂。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行動來回報先輩》。

  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重耳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重耳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後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餓暈了,大臣裡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忠臣,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後給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後來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來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來逃進了綿山上。 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燒山讓介子推自己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並沒有看見介子推出來,進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親抱著一棵樹已死去,樹上有個洞,裡面的衣服上寫著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後來重耳把綿山改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為清明節。

  今天的我們雖然在和平中生活,不像那會兒戰爭頻繁。但是轉念一想,這和平中的生活又是多少革命者們鮮血換來的呀!沒有他們,我們的新中國能成立嗎?我們現在會有這好日子嗎?而我們的同學們現在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報答、來面對先輩的英靈呢?一些同學認真學習,而另一些同學呢?回到家後,個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這又是多麼讓人痛心的事情呢?

  馬上就要去烈士陵園了,我希望同學們以後要自強不息 ,用優異的成績、自強不息的精神來回報先輩!

  篇三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六年級二班的徐康文,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傳統文化 發揚感恩精神》。

  伴隨著濃濃的春意, 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一起走進了四月。唐朝大詩人杜牧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可能大多數同學都已經學習過,詩中就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4月5日是清明節,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節,晚輩們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為先祖掃墓,紀念先祖。學校也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

  此時此刻,我們聚集在一起,讓我們一齊望向這面代表著共和國的五星紅旗,它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灑盡熱血、獻出生命染紅的!我相信大家的心中一定感慨萬千!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烈士們為了祖國的獨立和統一挺身而出,為了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從不惜千金買寶刀的女俠秋瑾,到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的鄒容;從江姐到劉胡蘭;從黃繼光到董存瑞……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我們緬懷先烈,並不僅僅是為烈士生命的消失而悲嘆,更是被他們那偉大的生命價值所震撼。那些英勇的烈士們不愧為炎黃子孫的後代,不愧為新中國永遠矗立的豐碑!

  今天,我們擁有舒適的生活條件與優越的學習環境。花園般的校園,寬敞而明亮的教室,先進的教學裝置,還有循循善誘,無私奉獻的老師……要知道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新世紀的少年兒童,該用怎樣的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清明節注入了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掃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學會在生的世界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所有愛我們的人。

  同學們,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敬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群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把這種文化傳統、感恩精神發揚光大,不僅是在清明節日,更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