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開題報告一般為表格式,它把要報告的每一項內容轉換成相應的欄目那麼你們知道大學論文的開題報告要怎麼寫嗎?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

  臨近畢業了,大家的論文寫好了嗎,下文是醫學論文開題報告,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1、 研究題目

  2、 立題依據

  3、 科研目的

  4、 科研設計方案

  5、 步驟和進度

  6、 條件

  7、 預期結果

  8、 經費預算

  1 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資料等等。

  2 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可採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綱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3 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

  4 要求

  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於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項“格式”的規定。

  開 題 報 告

  學 生:

  一、 選題意義

  1、 理論意義

  2、 現實意義

  二、 論文綜述

  1、 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

  2、 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3、 國內研究的綜述

  4、 本人對以上綜述的評價

  三、 論文提綱

  上文是醫學論文開題報告

  2:

  姓 名:XXX

  班 級:文學院02級乙班

  指導教師:XXX

  專 業:漢語言文學

  論文題目:變老的新奇——試論情節型小小說的結局設定

  一、選題目的和意義

  情節型小小說的結局往往與前面的情節發展單元形成一種轉變關係,給人以出人意料的感覺。這種結局佈置法是實現小小說構思奇特,以及因小寓大功能的一種重要的結構方式。本文就小小說研究中常被忽略的結局設定問題予以探討,借鑑當代文學理論,並結合具體的文字分析的方法,試圖揭櫫情節型小小說創作中結局設定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趨向,以引起人們對小小說結局問題的注意和重視,也將對情節型小小說的創作有所裨益,使之永葆藝術的新鮮性。

  二、研究現狀

  小小說因篇幅短小、容量有限,故其在豐富完滿地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展現社會生活圖景的巨集大敘事等方面,都難與中長篇小說相媲美。篇幅的限制促使小小說必須在有限的敘事空間裡,儘可能地容納更多的社會內容。這種敘事策略也對小小說的結局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到目前為止,關於小小說的結局設定的理論探討尚屬少見。筆者目前所見到的涉及這一問題的相關專著和單篇論文主要有:

  1、劉海濤《微型小說的理論技巧》一書指出了情節型小小說的多種藝術技法,具體地分析了小小說情節的構成。其中談到結局問題時說,小小說的結局存在“出人意料、合乎情理之特徵”,並指出這一特徵是它出奇制勝的法寶。

  2、龍綱華在《試論微型小說的求異思維》***《理論與創作》,1999 / 02***一文中說,小小說創作的求異思維是一種與常見的邏輯思路相異的思維方式,它不按照順向的邏輯演繹執行,而逆著常規的軌道,反著既定的規範執行,它要求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的束縛,以不同的思路,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提出超乎尋常的見解。這裡他雖然探討的是小小說創作的思維特點問題,而這種創作思維是針對包括結局設定在內的小小說的各個結構組成部分而言的。

  3、吳繼芹的論文《小小說情節設定七法》***《綜合天地》,2004 / 01***,裡提出創作小小說,

  最重要的是構思情節,他從七類常見的情節設定方

  從現有的研究現狀來看,學界還未將小小說結尾的設定及其所涉及的諸多理論問題進行廣泛地探討與研究。基於這種認識,本文試圖就小小說結尾設定所關涉的情節突變等問題,進行簡要的論述。

  三、論文提綱

  第一部分:研究現狀概述。

  第二部分:正文

  1、提出意外結局在小小說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2、指出現階段情節型小小說結局設定中存在的問題。

  3、從多方位分析存在這種問題的原因。

  第三部分:結語。

  四、論證過程

  首先,概述研究現狀,指出本文將要闡述的觀點。其次,運用文字分析和理論探討相結合的方法,指出情節型小小說的結局的重要地位和它的意外結局特徵。再次,論述這種意外結局在微型小小說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並指出現階段它的特徵是由新奇變成老套,分析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以及這種變化所引起的結果。最後,總結全文,提出解決辦法。

  五、參考文獻

  [1]劉海濤.微型小說的理論與技巧[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2]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教出版社,1998年。

  [3]彭福華.小小說瑰麗的藝術世界[J].井剛岡山師範學院.1998年,第4期。

  [4]龍鋼華.試論微型小說的求異思維[J].理論與創作.1999年,第2期。

  [5]龍鋼華.試論微型小說的審美特徵[J].理論與創作.1999

  [6]渡邊睛無.中國當代微型小說發展及動向[J].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7] 高同鈍.“精”——小小說的本質特徵[J].淮南師範學報.2000年,第4期。

  [8]胡延喜.小小說情節設定[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0年,第14期。

  [9]邢可.小小說鑑賞論[M].理論與創作.2002年,第6期。

  [10]宋文良.二十年來微型小說理論研究述評[J].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11]閆佔士、杜夕曦.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小小說的研究述論[J].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12]劉文良.微型小說理論研究的缺失[J].雲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

  [13]吳繼芹.小小說情節設定七法[J].綜合天地.2004年,第1期。

  [14]黃立平.關於小小說評點[J].求索.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