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吃什麼養胃
發現患有胃炎要早診斷、早治療,治療胃病一定要有耐心。同時,一定要注意胃部日常的養護,俗話說胃炎要靠“三分治,七分養”。慢性胃炎患者平時飲食要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減輕胃腸負擔。那麼慢性胃炎患者吃什麼 養胃好呢?下面小篇和你一起來學習學習。
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維生素食物,保證機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如瘦肉、雞、魚、肝腎等內臟以及綠葉蔬菜、番茄、茄子、紅棗等。注意食物酸鹼平衡。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可喝牛奶、豆漿,吃饅頭或麵包以中和胃酸;當胃酸分泌減少時,可用濃縮的肉湯、雞湯、帶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同時也要多進食健胃的食品,譬如多吃乳酪***乳糖不耐的人可以喝***、牛蒡、木瓜、木耳等。
口裡發苦、有異味、口乾為肝胃鬱熱型——— 多吃“三瓜”
每天要進食適量蔬菜水果,如苦瓜、黃瓜、絲瓜等清熱瀉火通便食物。可將絲瓜切成小塊,加調料做湯。臉上長痤瘡者,可常食“瘦肉炒三瓜”。
具體做法:先將50克豬肉煸炒至半熟,依次將苦瓜、絲瓜、黃瓜各100克下鍋同炒
口裡泛酸水、不想吃東西為脾胃不和型——— 多喝白蘿蔔湯
犯病期間可喝些白蘿蔔湯,或將蘿蔔切細絲加花椒、大茴香炒至軟爛食用。
對於胃酸分泌過多者,應禁用肉湯,可喝牛奶、豆漿以中和胃酸,也可將肉類煮熟去湯後再烹製。
口乾咽燥、吃東西沒滋味為胃陰虧虛型——— 多吃酸味食物
犯病期間可喝些肉湯、雞湯等,或帶酸味的水果、果汁,以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
萎縮性胃炎患者不妨喝些酸奶,因酸奶中的磷脂類物質會緊緊吸附在胃壁上,對胃黏膜起保護作用。
長期調理者,建議煮粥時常加些沙蔘、玉竹、山藥等生津健脾藥。如沙蔘20克,枸杞10克,粳米100克,共煮為粥。
上腹脹滿者,粥快熟時,加玫瑰花5克,稍煮片刻,加少許白糖食用。
食慾差、乏力怕冷、苔白為脾胃虛寒型——— 多吃砂鍋燉菜
年老體弱或胃病日久不愈者,飯菜要做得軟爛,易消化且富含營養,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
避免吃生冷和含纖維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
蓮福堂健康社群
現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學習以下9款食療~
1.蘿蔔粳米粥
鮮蘿蔔汁100毫升,粳米100克。將蘿蔔洗淨搗爛,取汁100毫升,同粳米一塊加水500毫升,煮為稀粥。早晚溫熱服用。主治因肝胃氣滯引起的胃炎。
2.羊肉蘿蔔湯
羊肉100克,蘋果150克,豌豆100克,蘿蔔300克,香菜、胡椒粉、鹽、醋各少許。羊肉洗淨,切成小方塊,香菜洗淨切成段待用。
豌豆、蘋果、羊肉、姜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1個小時,再放蘿蔔塊煮熟,放鹽、香菜等即成。用醋蘸食。
3.雞蛋冰糖酒
冰糖500克,黃酒500毫升,雞蛋12枚。將冰糖與黃酒用文火煮沸後打入雞蛋,攪勻,熬至呈焦黃色即成。每日3次,飯前服,每次20毫升。
用於治胃痙攣。
4.胡椒燉豬肚
豬肚1個,白胡椒15克,生薑9克。白胡椒壓碎,生薑切絲,共納入洗淨的豬肚內,用線紮緊,並加水少許。將豬肚放入砂鍋中酌加清水,文火煨燉至熟,即可調味服食。飲湯吃肚,2-3日服1次,連服3-5次。
用於脾虛寒、胃痛隱隱、胃下垂、大便溏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者。
5.蜂蜜蘿蔔汁
白蘿蔔500克,洗淨去皮切碎,榨汁備用。每次取60毫升蘿蔔汁,加入20—30克蜂蜜調勻服用,每日3次。
6.蜜蒸百合
百合50克,蜂蜜50克。將百合洗淨,脫瓣,浸清水中半小時後撈出,放入碗內,加入蜂蜜,隔水蒸約1小時即成。
7.蜜餞雪梨
雪梨500克,洗淨去果柄、果核,放在鍋內,加水適量,煎煮至七成熟爛。水將耗干時加水適量、蜂蜜250克,再以小火煎煮熟透,收汁即可。待冷,放瓶罐中儲存備用。
這種食物有良好的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
8.百合蓮子粥
取幹百合、蓮子、冰糖各30克,大米100克。將蓮子清洗乾淨,置於水中泡發。幹百合、大米分別淘洗乾淨後,與蓮子一同放於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熬煮,待快熟時加入冰糖,稍煮即成。
9.百合花山藥粥
取百合花10克,山藥30克,大米30克,冰糖適量。將山藥清洗乾淨,削去表皮,切成薄片。大米淘洗乾淨後與山藥一同入鍋,加水煮粥,粥快熟時加入洗淨的百合花。當粥煮至兩次開沸後,放入冰糖,冷卻後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