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人社建設方案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一、樹立法治理念,增強法治意識

  1.落實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學法制度。落實局領導班子學法制度,局領導班子每年6月、12月集中學法兩次;實施人社幹部學法用法能力提升培訓;加強對基層人社平臺工作人員的法律法規、政策培訓,提高依法為民服務能力。***責任部門:法規處、組織人事處、就管中心、高訓中心***

  2.貫徹執行領導幹部和公務員輪流出庭、旁聽制度。落實領導幹部輪流出庭應訴制度和公務員輪流旁聽制度,確保領導幹部出庭率100%,確保局機關公務員、執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每年參加旁聽庭審不少於一次。***責任部門:法規處、各處室、執法事業單位***

  3.繼續強化幹部任用時引入依法行政能力考察機制。加強對單位和個人依法行政考核,在幹部任用時注重對依法行政能力的考察,把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責任部門:組織人事處***

  二、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實現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4.確定重大行政決策範圍。確定重大行政決策的具體事項和量化標準,將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與相對人利益密切相關或者關係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的決策事項,納入重大行政決策的範圍,並向社會公佈。***責任部門:辦公室、法規處、監察室、規劃與資訊化處、信訪處***

  5.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式。進一步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程式。實行重大行政決策廣泛徵求意見制度和聽證制度,除依法不得公開的事項外,均要公開徵求意見。貫徹實施專家論證、公眾參與、專業測評等相結合的風險評估機制,並把風險評估結果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對重大行政決策方案草案進行合法性論證,未經合法性審查或審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討論。***責任部門:辦公室、法規處、監察室、規劃與資訊化處、信訪處***

  6.落實重大行政決策責任。對決策嚴重失誤或者依法應該及時作出決策但久拖不決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嚴格追究領導和相關責任人員的行政、法律責任。***責任部門:監察室***

  三、推動人社政策體系建設,做好規範性檔案“立釋改廢”

  7.推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策體系建設。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規範性檔案制定辦法,依法做好規範性檔案制定、法核和報備工作。在規範性檔案制定中進一步強化公眾參與,注重聽取基層意見建議。***責任部門:法規處、相關處室***

  8.進一步加強規範性檔案的釋義和解讀。對涉及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規範性檔案,相應的釋義和解讀要同步釋出。***責任部門:相關處室***

  9.實施規範性檔案後評估制度。對事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規範性檔案,特別是執行過程中爭議較大、群眾反映強烈的規範性檔案進行跟蹤評估,及時進行反饋和調整。***責任部門:法規處、信訪處、辦公室、相關處室***

  10.做好日常規範性檔案清理工作。制定替代性規範性檔案時,及時廢止原規範性檔案。***責任部門:法規處、相關處室***

  四、實行政務主動公開,推進權力陽光執行

  11.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依託“數字人社”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資訊化和電子政務服務,拓寬網上辦事渠道,豐富網上辦事內容。嚴格落實規範性檔案公佈制度,按照政府資訊公開要求和程式及時予以公佈。及時公開行政執法結果,主動公開行政許可結果。依法答覆申請人的政府資訊公開請求,保障公民的知情權、監督權。***責任部門:辦公室、規劃與資訊化處、法規處、各相關處室、資訊中心、執法事業單位***

  12.完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進一步梳理、完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嚴格按權力清單行使權力,嚴格按責任清單履行職責,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責任部門:法規處、組織人事處、監察室、各相關處室、單位***

  13.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完善人社部門行政審批清單。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規範行政審批行為,行政審批事項承諾辦結時限不超過法定時限的50%。繼續推進行政審批服務公開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建立對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的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對下放事項的指導和監督。***責任部門:法規處、監察室、各相關處室、事業單位***

  五、完善執法制度,規範執法行為

  14.完善行政執法體制。進一步抓好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完善監察執法體系。初步建立以工資預警為主體的勞動關係預警體系,通過“數字人社”平臺改進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手段。採取委託等方式推進有條件的鄉鎮***街道***配合勞動監察工作。***責任部門:勞動關係處、法規處、監察支隊、各市***縣***、區人社局***

  15.堅持公正文明執法。落實江蘇省行政程式規定,完善行政程式標準,並在工作中嚴格貫徹執行。落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行政執法人員統一持證上崗及資格管理制度。***責任部門:法規處、各相關處室、事業單位***

  16.規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嚴格執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實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使用說明理由制度,減小自由裁量權的彈性空間。***責任部門:法規處、監察室、監察支隊***

  17.執行行政處罰決定稽核制度。執法部門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必須經法制機構法制稽核,重大行政處罰決定應當經過局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審查委員會集體稽核,未經稽核或稽核未通過的,不得作出決定。***責任部門:法規處、監察室、監察支隊***

  18.推行行政指導制度。將行政指導與行政執法等剛性管理手段充分結合,通過政策輔導、工作提示、行政建議、警示告誡、案件回訪等柔性方式,充分發揮行政指導在行政執法中的積極作用。***責任部門:法規處、各相關處室、執法事業單位***

  19.強化司法聯動協作機制。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強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檢察機關聯動配合,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完善執法協作機制,做到應移交必移交。***責任部門:法規處、各相關處室、執法事業單位***

  六、暢通依法維權渠道,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20.完善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機制。協力做好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工作,推廣工資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制度。構建多層次、多形式的勞動人事調解組織網路,發展兼職仲裁員、基層調解員、網上調解服務平臺調解專家隊伍。***責任部門:勞動關係處、調解仲裁處、監察支隊***

  21.發揮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準司法的作用。加強仲裁案件質量管理和仲裁活動監督,進一步推進仲裁陣地示範化、仲裁程式規範化、仲裁隊伍專業化建設。***責任部門:調解仲裁處、勞動人事仲裁院***

  22.強化法律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權威地位。引導和支援群眾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對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引導引導群眾選擇法律途徑依法維權。***責任部門:信訪處***

  23.加強組織行政調解工作。探索研究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的有機結合,把調解貫穿到行政管理全過程,充分運用行政調解化解爭議糾紛。***責任部門:法規處、信訪處、工傷保險處、監察支隊***

  七、發揮多平臺法制宣傳,加強專業法教育培訓

  24.依託媒體平臺發揮法制宣傳的主渠道作用。注重發揮主流媒體優勢,精心組織和策劃好重大政策法規宣傳活動,並通過以案說法等形式廣泛進行人社法制宣傳;充分發揮新媒體、新載體的功能和作用,實現法制宣傳的高效化、便捷化、多渠道、廣覆蓋。

  25.利用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法制教育培訓。通過人力資源培訓、就業指導培訓等公共服務平臺,開展人社法律法規公益性宣講和專業人才培訓。

  26.通過服務視窗宣傳人社法律法規。提高視窗經辦人員的政策法規宣傳意識和宣傳能力,讓群眾在事務辦理過程中熟悉政策法規。

  八、完善監督體系,促進依法行政

  27.強化行政監督。完善行政執法聽證制度,將行政處罰、行政許可等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益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具體行政行為納入聽證範圍。實施執法案卷評查制度,加強對行政處罰、行政許可案卷的評審工作。加強內控管理,通過行政權力網上執行電子監察系統加強日常監督。暢通行政複議渠道,改進行政複議審理方式,完善行政複議案件調解機制。加強對市***縣***、區人社局的執法情況實施監督。依法做好被複議案件的答辯工作,自覺履行上級行政機關作出的複議決定。***責任部門:法規處、監察室、監察支隊、相關處室、事業單位***

  28.接受司法監督。健全法制工作機構牽頭協調、涉訴業務部門出庭應訴機制,自覺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和裁定,依法整改違法和不當行政行為。認真對待人民法院的意見建議,加強研究涉訴案件型別、特點及存在的共性問題,探索改進行政行為的方式方法。***責任部門:法規處、相關處室、事業單位***

  29.完善外部監督。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配合審計、監察等部門的專門監督。及時處理群眾舉報投訴,暢通群眾監督渠道。高度重視輿論監督,建立健全群眾和新聞媒體反映問題的處理機制。建立法治人社建設和機關作風建設監督員隊伍,開展點對點的監督。

  二

  為積極響應市直機關工委在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中開展“千人志願服務行動”,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經局黨組研究制定了《市司法局法律志願服務實施方案》,在全市司法行政黨員幹部,相關法律服務人員中開展“法律志願服務”活動。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激勵和執行機制,對志願服務活動作出整體部署和安排,有力促進了我局志願服務活動邁上規範化、制度化、專案化、常態化。

  一、積極動員深化黨員志願者行動。局黨組以“學習貫徹、爭創發展新業績”為主題對全體黨員進行了行動動員,要求全體黨員以身作則,率先行動,積極投身於這一行動中,群策群力,響應上級號召,爭取圓滿完成任務。同時借志願服務系列活動的廣泛開展,進一步擴大了黨員志願者的影響,弘揚了社會新風,促進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

  二、注重愛心工程開展送法下鄉活動。深化“法律六進”活動,著重加強公務員尤其是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工作,推進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深化了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工作。堅持以憲法為核心,大力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提高了全民法律素養。今年以來,全市中心組學法87次2970人次,進行學法用法考試***競賽***8610人次,舉辦各類法制講座78場5750人次,演出法制文藝節目118場12200人次,辦固定法制宣傳欄171期,組織農民工等大型廣場法制宣傳20場1.1萬人次,開展防控藏民兜售違禁物品等專題法制宣傳26場3500人次,利用新聞媒體、農村無線調頻廣播開展法制宣傳2400餘次。

  三、深入開展“法律服務進園區,跟蹤專案促發展”活動。發揮“直通車”法律服務機制作用,為企業提供個性化跟蹤式法律服務。全市律師、法律工作者擔任政府、園區建設顧問92家,審查製作規範性檔案7個,起草修改重要經濟合同6份,進行專案法律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1次,代理行政複議2件,協助處理了七星臺船舶園巨星公司、安福寺果蔬園海通公司意外身亡事故賠償等重大糾紛3起。推動律師、公證等服務進村入戶,為保障民生和新農村建設提供法律服務。2014年,全市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40年,法律援助事項1000件,接待上訪群眾16批次,代理訴訟659件,非訴訟代理216件,辦理公證450件,司法鑑定380件,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1%、6%、28%和7.5%,正確引導了群眾採取正常渠道表達利益訴求,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100多萬元。

  四、積極開展法律援助活動。探索開展“點援制”改革,建立執業人資訊檔案,實行供需見面,按需指派,增強了援助效果。積極介入應對突發事件,發揮援助作用,爭取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規維權,及時化解了社會矛盾。加強典型宣傳,打造法律援助團隊,參加全市“千名志願者”服務活動啟動儀式,發放援助宣傳資料6萬多份,製作更新宣傳展板50塊,舉辦巡迴宣傳19場,解答諮詢1500人次,擴大了法律援助的社會影響。貫徹落實《省法律援助條例》,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援助服務,加強與工、青、婦、殘、社保等部門的協作,開展服務網點視窗建設,提高了辦案質量和服務效能。元至十一月辦理援助案件94件,援助事項700件。

  為進一步深入開展千名黨員志願者大行動活動,我們將繼續增強廣大黨員的黨性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大力興辦實事惠民生、積極服務群眾轉作風,在工作中繼續做到求真務實,銳意創新,開拓進取,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三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人社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治建設實施綱要***2016-2020年***》和省政府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省人社廳在率先出臺《關於全面推進全省法治人社建設的實施意見》***湘人社發〔2015〕1號***的基礎上,出臺了《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治建設發展規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

  《發展規劃》在新的法律和政策背景下,既總結了近年來的人社法治建設的經驗,又對人社法治建設進行了理論總結和提升,將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人社法治建設分解為52項主要任務和措施,劃定了全省人社法治建設工作的中長期格局,明確了任務書、制定了路線圖、排出了時間表。《發展規劃》還以臺賬的方式列出了2017年至2020年我省人社法治建設的主要任務,清晰精準的將67項人社法治建設任務具體到處室單位,明確到時間結點,人社法治建設目標更為清晰,問題找得更為精準,措施提出更為具體。

  在主要任務和措施部分,《發展規劃》從依法全面履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職能,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地方法規配套力度,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全面提高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七方面,明確了我省“突出法治人社建設重點,依法全面履行人社職能”的七大重點,包括了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才隊伍建設、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勞動關係維權、績效評估等業務板塊,將法治人社建設中的重點進行了概括和總結。為強化組織保障,確保落實到位,《發展規劃》還明確了要加強黨對人社法治建設的領導,加強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大法治經費保障力度。要落實工作責任,建立年度報告制度,強化考核評價和督促檢查,開展法治人社示範建立活動、層層制定實施方案等措施保障法治人社建設的順利開展。

  《發展規劃》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實施綱要的“湖南”創新版,省政府實施方案的“人社”落實版,是“湖南”名片與“人社部門”元素的交織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