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要怎麼進行復習

  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系統性,打好基礎相當重要。科學合理的複習方法,對於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並有效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複習狀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查缺補漏,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更深入更系統的學習,使自身的知識素養得到提升。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數學複習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廢除“注入式”“滿堂灌”的教法。複習課也不能由教師包講,更不能成為教師展示自己解題“高難動作”的“絕活表演”,而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主動積極地參與探索活動中,實現創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智慧,提高數學素養。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任務是點撥、啟發、誘導、調控,而這些都應以學生為中心。複習課上有一個突出的矛盾,就是時間太緊,既要處理足量的題目,又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二者似乎很難兼顧。我們可採用“焦點訪談”法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因大多數題目是“***寬,上手易”,但在連續探究的過程中,常在某一點或某幾點上擱淺受阻,這些點被稱為“焦點”,其餘的則被稱為“外圍”。我們大可不必在外圍處花精力去進行淺表性的啟發誘導,而只要在焦點處發動學生探尋突破口。通過訪談,集中學生的智慧,讓學生的思維在關鍵處閃光,能力在要害處增長,弱點在隱蔽處暴露,意志在細微處磨礪;通過訪談,實現學生間、師生間智慧和能力的互補,促進相互的心靈和感情的溝通。

  二、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

  在複習時,由於解題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們將解題活動組織得生動活潑、情趣盎然,讓學生領略到數學的優美、奇異和魅力,這樣才能變苦役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勞,保持解題的“好胃口”。一道好的數學題,即便具有相當的難度,也像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又像一部情節曲折的電視劇,那迭起的懸念、叢生的疑竇正是它的誘人之處。“山重水複”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悅取代之後,學生又怎能不讚嘆自己智慧的威力?我們要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課堂上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情境,激發熱情。有這樣一些比較成功的做法:一是運用情感原理,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二是運用成功原理,變苦學為樂學;三是在學法上教給學生“點金術”,等等。

  三、讓學生精選習題

  在知識點逐個複習過程中,要緊抓課本,深刻理解和掌握各種數學概念、定理、性質、公式、法則,以及各部分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和規律,並進行歸納、類比,達到溝通、串聯,形成合理的認識結構及知識網路。複習題選擇要緊扣大綱,要具有典型性、綜合性。既要有利於雙基化的掌握和鞏固,又要利於能力的提高。同時,探索“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及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四、讓學生做好改錯反思

  每個學生都要準備一個改錯本。在複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失誤,也會遇到一些攔路虎,這時候,可能要麼束手無策,要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解決,要麼是問題雖然解決了,但自我感覺不好或是思路不清,東拼西湊才找到答案;或是解法繁瑣,不盡如人意。碰到這種情況不要緊張,這正是拓展思維、提高能力的契機,不要輕易放過。“錯誤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認真地糾正錯誤,當然,更重要的是尋找錯因,及時進行總結,三五個字,一兩句話都行,言簡意賅,切中要害,以利於吸取教訓,力求相同的錯誤不犯第二次;輕描淡寫,文過飾非的查錯因是沒有實質性意義的。只有認真地追根溯源地查詢錯因,教訓才會深刻。在複習過程中,要注意多學習,多更新,不要固守自己熟悉但落後的方法和習慣,要向老師學,向其他同學學,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要做好解題後的反思,清理解題思路,尋求最佳解答方法,以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

  五、讓學生學會創新

  數學複習是一個溫故知新的學習過程。在“創新”意識的指導下,努力搜尋與問題相關的知識,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問題,從而達到對有關知識的靈活和運用,形成對知識的最佳組合。要努力探尋與其他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絡,總結一般規律,同時要挖掘其新的意義,新的作用。在數學解題練習中,特別是對典型題,更要多想一想是否有其他新的解法,是否有更簡捷的解法,代數問題能否用幾何方法來解,能否用函式等方法來解,等等。在開放題的求解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解法的多樣性,答案的不唯一性,更要重視方法及解答過程的比較與鑑別,在比較與鑑別中複習所運用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及知識和技能。

  高中數學複習策略

  1.專題訓練領會數學思想

  在單元過關、查缺補漏時,應重視基本題型的解法總結和強化訓練.適度綜合,歸類整理,對有關重點、難點、熱點內容做專題複習.把握知識的縱橫聯絡,著眼於知識重組,以重點知識的綜合性題目為載體,滲透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系統介紹,強調數學思想方法在問題解決中的指導意義.在對解題規律的探究、發現、歸納和應用過程中掌握數學基本方法,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重視過程提高書寫規範

  俗話說“不怕難題不得分,就怕每題都扣分”,考試複習需要大量練習,有些學生為了追求做題數量,往往只注重解題思路的尋找,不按規定格式解題,導致會而不對,對而不全.所以,解題過程一定要非常規範,寫得層次分明,結構完整,重要步驟不能丟.同時要不斷積累解選擇題的經驗,儘可能小題小做,除直接法外,還要靈活運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檢驗法、估計法來解題.解法的差異,書寫的差異,正體現了學生不同層次的思維水平.

  3.加強反思提高做題效率

  做題時切忌眼高手低,要堅持把一道題目做到底、做透徹.要重視解題後的反思,悟出解題策略和方法的精華,把複雜的數學問題化歸為基本的數學概念和解題技巧.有的同學漠視自己作業和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將它們簡單地歸結為粗心大意.其實錯誤都有其必然性,一定要找出真正的原因,及時改正,並記住這樣的教訓.對複習中所犯的錯誤和模糊的東西要加強記憶和理解,對題目及解題過程要有自己的認識和領悟.

  4.養成習慣提高解題速度

  解題時審題要慢,思維要全,下筆要準,穩中求快,立足於一次成功,不要養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搶著做,寄希望於檢查的壞習慣.這樣做的後果一則容易先入為主,致使有錯誤難以發現;二則一旦發現錯誤,尤其是起步就錯,又要重做一遍,既浪費時間,又造成心理負擔.對於學生來說,首先要把不懂的知識點搞懂,其次要把搞懂了的變為會做,把會做的變為單位時間內會做,最後要把會做提升為做對得分.不能僅僅滿足於答案正確,還要學會優化解題過程.

  5.體驗成功保持良好心態

  成功的數學活動往往是伴隨著最佳心態產生的.在複習數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給自己創造一種輕鬆感、愉悅感和成功感,這樣才能保持積極的進取心態,產生主動學習的傾向性.輕鬆是數學活動成功的發動機,愉悅是成功的催化劑,而成功既是關鍵又是最終的目的.此外,不要被一次次的考試亂了陣腳,壞了心情,考出問題就是收穫,現在有錯誤是為了考試少犯或不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