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題作文審題立意

  要提高中學作文訓練有效性,針對近年來中考作文的出題方向,解決應試中學生的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問題,使學生能更好的遊刃於考場,遊刃於語文的廣闊天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 的資料,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半命題作文的特點

  半命題作文兼具命題作文和話題作文的優點,其開放性和限制性介於命題作文和話題作文之間。與限制過死的命題作文相比,半命題作文更多地尊重了考生的情感體驗和自主選擇的權力,為考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也給考生提供了更大的寫作自由。

  與過於靈活的話題作文相比,半命題作文在題目中設制了一定的限制,規定了大致的寫作範圍,因而寫作的思維更為集中、更為明確、更易於考生操作。同時,多數半命題作文在題目中就隱藏著較為豐富的寫作資訊,考生只要用心思考,就不難寫作。如“ 是一把雙刃劍”,一看“雙刃劍”這個詞,考生馬上可以斷定:“雙刃劍”應該是所寫文章的“文眼”,寫作時需運用辨證思維,從正反兩個方面來寫***審題***;文章適合寫議論文,寫記敘文亦可***定體***;既要寫正面事例,也要寫反面事例***選材***;文章最好提出如何化“雙刃劍”為“繞指柔”的見解***立意***。有的半命題作文,還直接給出了文章體裁。如“我和 的故事”,命題者在提示語中明確規定考生寫記敘文。這些或隱或顯的資訊暗示或提示,大大減輕了考生在擬題、定體、選材、立意等方面的思維負擔。

  然而,考生在半命題作文中擁有的“自由”只是一種“不完全自由”,因而這種作文形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考生在補題、定體、選材、構思和立意時,均要受到一定限制,處理不當,“限制”往往會變成“桎梏”。譬如考生在補題時,若不獨運匠心,便極易發生或擬題雷同,題材撞車;或題目空泛,大而無當;或填詞隨意,文不對題;或詞性錯誤,語法不通等現象。對此類高發的“寫作事故”,每一位考生朋友都應引起注意。

  半命題作文的補題型別

  半命題作文的補題,簡而言之,有兩種型別:或命題中不作提示,由考生自由擬題,如“擁抱 ”;或命題中列出幾個詞語,提供考生參考,如“我找回了 ***自尊、自信、友誼、母愛等***”;總的來說,主要包括如下六種型別:

  1.補前半部分。如“____之樂”“ ,觸動了我的心靈”“ 讓我陶醉”“ 需要我”“ ***懂得、學會***感謝”。

  2.補後半部分。如“十六歲,我多了一份 ”“家庭的 ”“想起了 ”“精彩 ”“學會 ”“分享____。

  3.補中間部分。如“我與 ***小草、春天、智者、母親等***的對話”“生活因 ***音樂、讀書、挫折、愛等***更精彩”、“當 的時候”“發生在 的糾紛”“我與 交朋友”

  4.補前後兩部分。如“ 誇我

  5.補前、中或中、後部分。如“我想讓 ***自己、家庭、江河等***更 ***成熟、和睦、潔淨等***”

  半命題作文的補題方法

  補題是半命題作文至關重要的一步,補題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半命題作文水平的高低。具體來說,半命題作文的補題,應遵循如下幾條原則:

  1.揚長避短,熟悉為先、

  每個考生所擅長寫作的文體往往是不同的,惟有揚長避短,方能奏凱考場。近年來各地的考場作文,對文體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這一點,補題時根據自己的文體特長,選填相宜的詞語,將半命題化為自己最拿手文體的全命題來運營文思。

  考場作文是一種“速成”作文,很難有充裕的時間來選材、構思。因此,考生在補題時,所選擇的詞語,應與自己平時庫存較為豐富的生活經歷相契合;所確定的內容,須是自己較為熟悉、感受較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體驗。因為只有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感可發。如河南題“我深深感受到了 ”,題目要求中列出的可供選填的詞語有“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痛苦”、“集體的溫暖”、“家庭的溫馨”、“友誼的可貴、“誠實的可敬”、“虛偽的可鄙”等***也可不受以上詞語限制,自行選詞填補***,很顯然,任何一位考生對上述諸種情感

  體驗不可能有著同樣程度的感知、擁有同樣深刻的感受,這時他們就必須“趨熟避生”。

  2.創新求異,獨樹一幟。

  為半命題作文補題,最易題目雷同、題材“撞車”,為避免這一點,考生在補題時,要充分運作求異思維。選詞所表現的內容,最好是別人不曾經歷過、不曾想到過、不曾抒寫過,甚或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寫不出的。為此,應儘量選擇自己親身經歷過或足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生活事件,儘量避開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果考題沒有強制一定要從提示語中選詞,最好跳出提示,另選新詞補題。如河南卷文題一“我與 ***小草、春天、智者、母親等***的對話”,多數考生從提示語中選擇“春天”、“智者”、“母親”等詞,但有一位考生卻自出機杼,將文題補為“我和崇高的對話”,抒寫自己一次真實而獨特的心路歷程,呼喚崇高人格的迴歸,充滿情趣、理趣。

  文有鮮腐之分,題有新俗之別。而題目的新俗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內容的鮮腐。半命題作文補題應打破慣有的思維定勢,全方位、多角度地運動思維。思維發散得越開,聯想和想像越奇特,則與其他考生的區分度就越高,內容就越新穎鮮活,文章就越能獨樹一幟。

  3.力避空泛,小處切入、

  補題虛空浮泛、大而無當,是半命題作文又一高發的“寫作事故”。中考作文,字數要求一般在600左右。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寫深寫透一個主題,誠非易事。因此補題時就應“就實避空”,因為題目越空泛,相應地寫作範圍就越廣,選材、組材的難度也就越大。半命題作文命題中設定的思維空白,為考生展開自由聯想提供了一個廣闊空間,可補入空白處的詞語很多很多,一些考生往往就拿捏不準,如無錫市作文題“精彩 ***一幕、瞬間、人生等***”,按說以提示語中的“一幕”、“瞬間”入題,也非常不錯,然而卻有考生為了“創新”,將文題補成“精彩世界”、“精彩世紀”之類,範圍越擴越大,文題越變越虛,最後寫出來的文章大而空、虛而浮,事與願違。

  因此,要寫好半命題作文,最好“小口徑切入”,題目不要補得過大。如濟南卷文題一“擁抱 ”,很多考生如此補題——“擁抱地球”、“擁抱美德”、“擁抱生命”,等等。不是說這樣的題目不可以寫,而是說因為它們涵蓋範圍過大,寫起來較難把握,容易流於泛泛而談。如果將“地球”縮小為“綠地”、將“美德”縮小為“寬容”、將“生命”縮小為“青春”之類,經營起來,可能難度會變得小一些。有一種以具體事物人題的補題方法,可有效地縮小寫作範圍。如昆明題目“我好想 ”,很多考生就採用此法,擬出了“我好想栽一棵蘋果樹”、“我好想去草原”、“我好想擁有一間書房”等範圍具體的題目,降低了寫作的難度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