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命題作文審題例析

  作文的前提條件是內容要切合題意。要做到“切合題意”,就應在審題上精心經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抓住“題眼”

  命題作文文題中一般都有關鍵詞,這些詞就是所謂的“題眼”。抓住了題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點,瞭解了寫作要避免的誤區。尤其要注意題目中的修飾詞語、限制詞語和補充詞語,因為這些詞語對寫作範圍起著約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標誌。如濟南中考作文題《偶然的發現》,鹽城中考作文題《溫暖的時刻》中的修飾詞“偶然”和“溫暖”就是應深入挖掘的字眼。陝西中考作文題《做個有心人》中的“有心人”就是應濃墨重彩的內容,應闡明“有心人”的內涵和精神實質,無論敘事、議論、抒情,都要緊緊圍繞“有心人”展開。再如:南通市中考作文題《一道風景線》中“一道”這一數量詞也要注意,它給出了數量上的限制,如果你的文章只是羅列沒有內在聯絡的幾道風景線,沒有把這幾道風景線收攏並歸於“一道”的昇華文字,那就會進入偏題的誤區。

  二、把握概念之間的有機聯絡

  例如廣州市中考作文題《又見枝頭吐新芽》是個動賓短語式的命題作文。這裡的賓語“枝頭吐新芽”規定了寫作的範圍、物件,大多數人都能把握住,而另一個概念“又見”,很多人卻忽略了,其實,這應當是審題的關鍵,是寫作的重點所在,也就是題眼。“又見”不是指“可能看見”,而是指“已確確實實地看見”,是現實生活中鮮活存在的事物或現象,我們寫作時應把握住“枝頭吐新芽”和“又見”兩個概念之間的有機聯絡,緊扣住“又見”這個詞,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來。

  再如:《那一刻,冰雪在心頭消融》《那一刻,我怦然心動》這樣的文題要注意“那一刻”與“冰雪消融”“怦然心動”的有機聯絡,必須寫出“冰雪消融”“怦然心動”是在情感轉變的特定情境和故事發展的特定階段高潮瞬間發生的。

  三、注意副詞隱含的資訊與要求

  “最”“也”“還”“在”“更”“其實”等副詞出現在題目中,都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考生一定不能忽略。

  例如無錫市中考題《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中的“最”就規定了要寫的作為主角的人只能有一個;湖州市中考題《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援》中的“也”就應寫出波瀾,先突出力量之小,似乎與“支援”無關,然後宕開一筆,突出“小的力量”與“支援”的關係。再如:作文題《快樂就在路上》中的“在”就限制了快樂應是在“路上”產生的,如果只談快樂與“路上”的關係就偏題了。《其實並不是這樣》中的“其實”很關鍵,作文中應寫出“不是‘這樣’一“誤為‘這樣”’一“回到不是‘這樣”’的過程,如果缺少中間一層,文章就會偏題。

  四、要完全理解比喻意義

  如:濰坊市中考作文題《畫一扇窗給自己》、內江市中考作文題《仰望藍天》、廣州市中考作文題《留在心底的風景》《又見枝頭吐新芽》等文題都應完全理解其比喻義。

  這些題目中,有的一個詞是喻體,如“窗”“藍天”“風景”;有的兩個詞是喻體,如“枝頭”“新芽”。

  但也有特殊的情況,即整個短語是喻體,這種情形下,題目前往往會有一段精心設計的提示語。

  例如:在一個缺水的村莊裡。村民常用一排大缸接盛屋簷水。由於澄清缸裡的水需要兩三天,因此媽媽不允許我們玩缸裡的水。常有一些惡作劇的孩子,衝進院子把水攪渾,這使我們非常憤怒。媽媽看我們被幾缸水弄得心神不寧,就安慰說,各人去做該做的事,不要管水。水終有澄清的一天。媽媽的教誨,常常在我被誤解、扭曲、誣陷的時刻,從水缸中浮現出來……請以“水總有澄清的一天”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有位考生先描寫家鄉河水如何清澈美麗,然後寫環保的缺失帶來嚴重的水汙染,最後寫人們環保意識的迴歸,展望明天,堅信“水總有澄清的一天”。這位考生完全忽略了話題的比喻義,就水寫水,沒有從自然現象上升到人生意義,偏離題意。

  這段提示語講述的故事只是為了引入喻體,“媽媽的教誨”對“我”的啟示暗示了題目的比喻意義,那就是:被誤解、扭曲、誣陷時,不要頹廢失志,只要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總有洗刷冤情、真相大白的一天。考生審題時只要靜心閱讀,學會由“虛”而“實”,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確定與這一喻義匹配的本體,就不會出現上述失誤。

  五、把握文字較長或句式複雜的題目的內在關係

  如:《我擁有,我快樂》等作文題往往有著因果、條件等內在聯絡,審題時必須辨別清楚。“擁有”是“快樂”的前提和原因,“快樂”是“擁有”後必然產生的心理情感反映,兩者緊密聯絡,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這一點,因果意識不強,下筆時只寫“擁有”,不見“快樂”,缺少必要的抒情議論;有的則只見“快樂”,少見“擁有”,缺少作為“快樂”支撐的敘述和描寫。

  六、從題目中審出詳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如:溫州市中考作文題目是《下雨天,真好》,這是一道情景類的命題作文題,學生只要在行文之中,創設“下雨天”這樣的情景,就可以寫作了,題目之中的“真好”,才應該是立意的關鍵所在,應詳寫。可以寫一個人的品質,可以表現事情反映的新風尚,可以展現社會改革的新面貌,可以反映群體的品質……可是有些考生寫此文時,用大半篇幅寫“雨”或“下雨的情景”,寫“好”卻一帶而過,在文章最後用一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於沒有具體內容支撐,“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樓閣,如此詳略安排顯然偏離題目要求。

  七、要審準人稱

  審準人稱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提示語或作文要求。如果作文要求“請以你的親身經歷為素材”寫一篇文章,那麼就應該用第一人稱寫你自身的經歷;二是作文題目。如煙臺市中考作文題《美麗的瞬間》、上海市中考作文題《我眼中的色彩》,前一個題目沒有人稱的限制,後一個題目就確定了必須是第一人稱。

  二

  [模擬題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些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關於探索“路”的名言警句,曾經給了我們多少勇氣與感動。

  我們每天都要走路,有的平坦,有的坎坷,有的通暢,有的曲折……路,有看得見的地上之路,也有看不見的心路。請以“路”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題目自擬,立意自定。

  [快速點睛]

  這是一個虛實都可寫的話題,初看上去似乎抽象、空洞,但仔細分析,卻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臨的抉擇,尤其是對於處於人生轉折期的青少年學生來說,它更是一個無法迴避又難以解決的問題。個人性格如何塑造、人生道路如何選擇、未來何去何從……這都是困擾青年學生的日常問題。

  寫好這個題目,首先立意構思要新。如唐僧西天取經之路,這途中充滿各種苦難,如能作為一個敘議話題,也是新穎的。再如有人這樣構思:兩個不共戴天的仇敵,在“狹路相逢”中遇到了,他們必須互助才能存活,為了生存,兩個仇敵終於攜手並行,前嫌頓釋,走出了一條陽關大路。

  文章要寫得內容充實,還必須圍繞主題進行發散思維:看身邊各色人等,人生道路的選擇引起的感情可謂喜憂參半,滋味多多;體察自身,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又何嘗沒有很多喜悅很多遺憾!這些都可以作為材料,組織進我們的文章,使文章內容充實,感情充沛。但是發散思維不是任意的胡思亂想,必須圍繞核心內容做材料的取捨,以突出中心主題。

  具體寫作時,同學們可用抒情筆調寫成散文分析路的含義:路,大多是曲折的,世界上沒有什麼筆直的陽關大道,也沒有兩條完全相同的路。人生的路上有成功也有失敗,有歡笑也有淚水,只要我們永不停歇,不懈奮鬥,人生的新境界就在眼前;可寫成記敘文敘述自己或某人的人生之路,敘述成長道路上的二三事;可寫成議論文論人生之路,論坦途與崎嶇,論如何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困境;可寫成說明文介紹路的來源、發展演變、種類、作用等;還可寫成小說、詩歌要定好主題。

  [佳作展示]

  父親送我一條路

  柳成龍

  美國著名的喜劇演員大衛•布倫納出身貧寒。小時候,當別的孩子為沒有轎車沒有別墅嘟囔不休的時候,他卻在為一雙鞋子一頓飽飯而發愁。中學畢業之際,他的同學、他的好友,有的得到了父母送的新衣服,有的得到了汽車甚至別墅。看到人家得到這麼貴重的禮物,大衛也眼巴巴地望著父親,希望父親能送點什麼。他父親微笑著,把手伸進褲兜,摸出了一枚鎳幣送給他:“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用它去買份報紙吧,逐字逐句看,然後翻到廣告欄,其他欄裡沒你的所求,廣告欄裡你是可以得到你的活兒乾的——那上面有你的路。”

  大衛拿著父親給他的一枚鎳幣,當真買了一份報紙認真地,連廣告版都,終於看到了一篇介紹一位喜劇演員的文章。他深深地被那位喜劇演員所打動,放下報紙,他遐想著:要是我也是一名喜劇演員,多好啊!所以,他就決定走喜劇演員這條路。許多年過去了,他終於成了一位著名的喜劇演員。

  說到底,人生不是衣服、汽車與別墅,而是一條路。衣服有穿舊而遺棄的時候,汽車有鏽壞而報廢的時候,別墅有破舊而倒塌的時候,不管當時這些禮物有多貴重,多麼地讓人羨慕,它們總會變得一文不值,讓人遺忘。因此,有了衣服、汽車與別墅,那是舒服,而不是幸福,因為真正的幸福緣於人生的成功。而所謂成功,就在於自己能開拓出一條路,並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走到別人走不到而足夠讓人遙望的里程。所以,我們真正衡量一個人的成功,用的是路的標準,而非衣服、汽車與別墅的標準。比如秦始皇,我們記住他,是因為他讓歷史轉了一個彎;比如屈原、李白、柳公權、哥倫布,他們成功地佔據了我們的記憶,是因為他們在各自的路上走到了可豎里程碑的地方;比如比爾•蓋茨,他所創下的產業,百年以後,並不用來證明他曾經擁有過的財富,而只是證明他在電腦軟體這條富有開拓性的路上達到過怎樣的高度。

  大衛•布倫納在成功以後回憶道:“當時,我認為我的父親在同我開玩笑,路怎麼能送呢?但我現在終於明白,我的朋友們得到的僅僅是新衣服,新汽車,而我得到的則是整個世界!”所以,大衛深深地感謝他父親用一枚鎳幣贈送給了他一條路,一條成功的人生之路。

  [創意點評]

  本文選材特別,從大衛的成長道路看到了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選擇自己的路,選擇一條自己有信心走向未來的路。這樣的選材,既是在寫人生,也是在寫路,寫人生之路,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文章結構緊湊。在敘述上,作者精選的是大衛所走過的成功之路;在論述上,也由大衛的人生道路拓展的成功深入地展開分析,對一個個代表性人物的成功經驗進行剖析,並從這些個人經驗的總結上,輻射到了眾人身上。語言犀利、有力。

  [模擬題2]

  有人曾問3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麼?”

  第一個工人說:“砌磚。”

  第二個工人說:“我正在賺錢。”

  第三個工人說:“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據說到了後來,前兩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磚工人,而第三個工人卻成為有名的建築師,他的成功在於他為自己樹立了崇高的理想。

  請以“成功”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高效點睛]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成功都和你離得很近,關係也很密切。成功是每個人都有過的體驗:你可以沒有取得好成績的成功,但是你可以擁有真正的友誼的成功;你可以是個失敗的領導,但你可以是一個成功的家長;這件事你失敗了,並不意味著你以後就不再成功……話題的開放性給了我們寬泛的思路。

  文章要力求內容豐富充實。成功的標準不是唯一的,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個人的感覺——成就感。大家在構思時,不要只把眼光向外,鎖定在名人成功的事例上;也要注意向內轉,寫自己的成功或成就感。從大處落筆,你可以寫偉人成功的經驗對於後世的影響;從小處著手,可以寫自己的成功體驗。這樣文章才可以擺脫說教色彩,不落俗套。如果寫議論文,就要對事實有客觀理性的分析,在總結規律的時候,要符合客觀規律,不要為了追求不同,而使文章落入偏頗的境地。如果寫記敘文,就該寫自己真實的感受和體驗,

  就創意而言,寫凡人的成功,並且從平凡人的素材中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就可以做到獨特。就深刻角度而言,成功表面上是一個點,一個結果,實質上是條線,一個過程,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的是這個過程中某些不被人所見的東西。怎樣正確看待成功?成功的背後有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怎樣的經歷……這些值得深入挖掘。

  參考擬題:“我成功是因為我要成功”、“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的背後”、“成功來自勤奮”、“比成功更寶貴的”、“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成功”等等。

  [佳作展示一]

  分享成功

  吳藝

  有一個花農,不遠萬里從非洲帶回珍貴的種子。經過幾個月的精心培育,春天到來的時候,他的花園開滿了朵朵珍奇的花。見此景,鄰居和朋友紛紛來要種子,他卻捨不得給。原來,他有一個心願:希望他的花園成為全國最美的。本以為心願將成,可奇怪的是,他的花竟一年不如一年好了。花農請來學者,才瞭解到其中的奧妙:由於鄰居的花園裡種的都是普通的品種,風在流動中把花粉帶到他的花園,通過傳粉作用,花種的純度受到了影響。

  花農並不完全是自私,只是面對成功有點小小的私心罷了——希望自己的花園是最美麗的。這本無可厚非,他錯在不瞭解世界萬物存在著普遍的聯絡,事物多多少少都受到環境的影響。他的珍貴的花種,僅靠好的品種和充足的陽光雨露是開不出瑰麗的花朵的,還要靠鄰居花種的影響。從這個角度講,只有當他願與別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時,他的心願才能圓滿地實現。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也存在這樣的道理嗎?我們每個人都和其他人——老師、同學有著緊密的聯絡,沒有一個人能孤立地學習、生活而不受他人的影響。我們也常常會有花農一樣的私心:希望自己的學習成績是最好的。但我們也深知,這不是完全靠一個人的努力就能達到。我們需要老師的指導,需要和同學合作、交流、探究、競爭,共同提高。只有你所處的環境是優秀的,你才能從中汲取養分,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個同學,別人問他題時他總是不遺餘力。我問他難道沒留一點私心。他說在解題的過程中他的知識得到了鞏固,通過討論和交流,他也學習到了別人的方法,拓展了思路。這不就是一個雙贏的結局,一個分享成功的典型嗎?

  與別人分享成功的喜悅,這喜悅的分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會更強烈、更深刻。試想花農若把珍貴的種子分給鄰居,春天來到後,站在遠處的山上,發現不僅他的花園,幾裡以內的花園裡都開滿了奼紫嫣紅的花朵,空氣中流動著奇妙的花香。這樣的成功,才更加珍貴;這樣的愉悅,才更加濃情啊!

  [創意點評]

  本文構思獨特。作者從花農的故事切入,得出自己的結論:只有把成功和別人分享,成功才是更加珍貴的。文章主旨明確,中心突出。與別人分享成功的喜悅,這喜悅的分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強烈、更深刻。作者的觀點揭示了成功的真正意義。一般情況下,人們都喜歡讓別人分擔自己的痛苦,卻很少有人能夠真誠地希望別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可作者卻提出了這樣的看法。可見作者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深刻的,希望讀者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示。

  [佳作展示二]

  成功與奮鬥

  戴玲

  記得有一位作家說過: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奮鬥。

  成功者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人們為了成功不斷努力著,不停地奮鬥著。成功是奮鬥的結果,奮鬥是成功的必經之路。所以,與成功相比,重要的是奮鬥。

  誠然,誰都不否認,人們付出努力就是為了有一天能獲得成功,在自己的人生記錄上抹上輝煌的一筆,哪怕是經歷多次的失敗。可是在我看來,這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奮鬥過程不也是很有意義、很輝煌的嗎?成功的喜悅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奮鬥的意義則更值得回味。居里夫人曾把諾貝爾獎章給女兒當玩具,友人驚問其故,她說:“我把獎章給她當玩具就是讓她明白,不僅僅是為了榮譽而奮鬥。”多好的回答!居里夫人奮鬥了一生,得到了許多榮譽,她成功了。而她留給世人的不僅是成功的榮譽,更主要的是這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精神不正體現在她的奮鬥歷程中嗎?

  有許多人經過努力與奮鬥,像居里夫人那樣,取得了成功,他們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鮮花和掌聲,這是可喜可賀的。也有許多人,他們也奮鬥過,甚至他的路比成功者的還艱辛,可是成功與他無緣,或者他沒能看到成功,但因此我們就能說他是個失敗者嗎?當然不能!他同樣是成功者!他在奮鬥中已體現了自身的價值,他同樣也應該擁有鮮花和掌聲。不然為什麼馬拉松賽中即使是最後一位堅持到終點的運動員,人們也要為他鼓掌呢?

  相反,一心想要成功,卻忽略奮鬥的艱辛,這樣的人是決不會成功的。取得了一次成功便固步自封,不再繼續奮鬥,曾經的成功者也會淪落為失敗者。還有,如果跌了一跤便從此一蹶不振,不敢繼續奮鬥的人,必然是一個與成功無緣的人。

  真正的成功者總是敢於戰勝自我、不斷進取的人,他們成功後不會醉倒在榮譽的光環裡,反而不斷地尋求更高的目標,併為此而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為將來攀登知識的高峰,我們應該把每一次成績看作一次前進的起點,把每一次失敗看作一帖良藥,在永不停息的奮鬥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我們需要成功,我們也無法逃避失敗,而成功與失敗都是暫時的,唯有奮鬥才是我們生命中永恆的財富和主題!

  [創意點評]

  本文的優點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文章立意新穎,角度獨特。文章圍繞“重要的是奮鬥”這樣的論點展開,討論只要奮鬥了或奮鬥著,就沒有失敗。這種見解不落窠臼,獨特新穎。

  二、文章採用對比論證的方法,從正面和反面分別展開討論,深化了文章中心。

  三、作者運用事例論證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從開篇的名言到文中的居里夫人的事例,都豐富了文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