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政治思想上主張是什麼

  墨子是戰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那麼墨子的政治主張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墨子的政治主張是什麼,希望對你有幫助!

  墨子的政治主張是什麼

  墨子,本名墨翟,生卒年不詳,相傳是魯國人,長期在宋國居住,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自立門戶,創立了墨家學說,並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尊天”、“事鬼”的思想主張。

  墨子開始時追隨儒家理論,後來自立門戶,自創墨家學說,在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曾擔任宋國的宋大夫,是墨家公派的創始人。

  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社會動盪不安,在這樣的情況下,墨子心懷悲憫之心,積極的針對社會問題,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力挽狂瀾,拯救世道人心。他把自己的思想傳播出去,得到了許多手工業者和下層人士的支援,在百家爭鳴的文化鼎盛時期,有人稱“非儒即墨”,由此可見,墨子的思想影響深遠。

  墨子所在的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戰爭頻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在政治上,墨子主張“實行仁政”,首先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他認為,如果君主昏庸無能,百姓有權利換掉統治者。他所提出的“兼愛非攻”主要講的就是仁政的重要意義。農民出身的墨子,對於普通百姓有著深厚的情誼和認識。主張尚賢,認為國家的根本,國家的興亡成敗主要在用人上,提出讓百姓中的人才賢士也參與到國家管理中去。

  墨子的尚同是什麼意思

  墨子尚同是一種集權主義的思想。這種高度的集權思想認為,一切事物必須統一在上級的手上,等級觀念非常森嚴,必須要自上而下的實現統一的控制和有效的管理,也就是說這是集權制度早期的體現。

  尚同思想的中心內容是對百姓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希望百姓能和天子有統一的目標,上下同心,希望建立一個“大同”的國家,全民為了同一個思想而努力。

  《尚賢》、《尚同》這兩篇主要講述了墨子希望改善小私有者的地位。所以另一方面來看墨子尙同的思想也反應了小私有者的利益追求精神追求,這也反應但是的社會小私有者已經快速的湧現,這或許也是之後社會矛盾急劇突顯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墨子的尚同思想和他所生存的環境分不開,墨子出生的時候,正值春秋戰國,群雄爭霸的時候,這種時候,各個國家之家都希望通過武力統一天下,再這樣的環境下,墨子認為沒有什麼能比生活太平更為重要的事了。

  《墨子尚同上》裡面說:遠古的時候人們都處於沒有約束的自然條件下。而墨子認為所謂的自然狀態指的是人類沒有被一套共同的規範的法律所約束,而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百姓來說國家來說,這是一種最自然的狀態。

  不過墨子的尚同思想雖然是主張天下太平,可是大同世界的想法終歸是不成熟,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要有統一的信念畢竟沒有那麼容易實現。

  墨子三表法的內容

  墨子是戰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哲學家,是春秋末戰國初期的魯國人,大約生於公元前468年,卒於前376年。之所以說墨子是哲學家,是因為他就認識論提出的“三表法。”

  墨子的三表法主要是判斷言論是非的標準,《墨子·非命上》裡面具體的論述了什麼是三表,講述了什麼樣的做法才是應該的,特別是對於君王的取捨問題也作了一些闡述。他認為,有很多事情之所以出錯因為是直接根據前人經驗,依據為古代典籍,屬於間接經驗。而要想做出正確的抉擇,就是從平凡人民的直接經驗中尋求根據,屬於直接經驗。他覺得應該將直接的言論用於國家大事,看它符不符合國家人民利益,再來決定該不該取捨。

  墨子覺得要讓直觀的感覺經驗作為認識的唯一來源,他認為,對事物有無的判斷,不能以個人主觀想象,應該以所看和所聽為依據。墨子三表法是一種先進的樸素唯物主義經驗論,是言談思想和推理論證的標準。

  後期墨家繼承和發展墨子思想,提出依靠"心"對"五路"所得的經驗知識進行判斷,才能形成理性認識。之後還有按它的來源將知識分為“親知”、“聞知”和“說知”,親知是直接經驗,聞知是間接經驗,說知就是推理而來的,在今天看來,這些思想都很先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