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的起源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是魏文帝曹丕為了拉攏士族而採納陳群的意見。曹丕篡漢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書陳群制定。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

  主要內容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內容就是選擇“賢有識鑑”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縣的大小中正官,負責察訪本州、郡、縣散處在各地的士人,綜合德才、門第定出“品”和“狀”,供吏部選官參考。所謂“品”,就是綜合士人德才、門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評定的等級,共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您正在訪問的文章《九品中正制的起源》因涉及到敏感詞彙暫時無法顯示,我們的工作人員正在加緊處理中,請您稍後再訪問,感謝您的支援!

> > >
>

將本文的Word文件下載到電腦,請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軟體開啟,如發現文件不全可以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申請處理。

> > > > > > > > > >

驗證碼

> > >

請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支付

> >

如開通VIP或下載有問題,請聯絡客服(1838811973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