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的選官方式是什麼
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九品中正制的選官方式,希望能幫到你。
九品中正制的選官方式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對朝廷官吏的挑選有很大的影響。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大的地主貴族和官僚階級,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總是能輕易干擾我國古代官僚的選拔。為了防止這種壟斷,九品中正制產生。
我國古代的寒門學子沒有家世背景,沒有錢財珠寶,他們收到大地主階級的欺壓和剝削,在那個年代幾乎與政治無緣,無數有才華的士人空有一腔熱血和救國救亡的思想,卻無處施展。九品中正制的產生,使得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九品中正制通過各種測試將士人分為九個等級,然後再由朝廷選派中正官員考查這些士人。在這九個等級之中,被評為上等的士人將被推薦到朝中做官。九品中正制度將考查全國各地士人的權力都賦予了中正官。九品中正制度通過考察士人的家世背景和品行才德,依據這些來給這些士人定官職。一般一品較為難得,幾乎如同虛設,沒有人可以得到。因此九品中正制選拔的最優秀的士人,也僅僅是二品官職而已。
在九品中正制度設立的初期,負責考查士人的中正官員還是比較負責任的,但所有的制度都是在後期走向沒落。九品中正制的的考官在後期與朝中的大地主貴族階級交往甚是密切,使得九品中正制度迅速走向衰亡。
士人也與以前一樣,很少可以進入朝中做官。
九品中正制的影響
九品中正值的影響深遠,首先是能為統治集團甄選到品德優秀的人才。九品中正制之前選拔人才的途徑主要是察舉制,這種制度由世族操控,推舉出來的人才往往隸屬於某個利益集團,當官的目的在於培植勢力,並不在乎被推舉之人是否德才兼備。而九品中正制就不同了,它祛除了察舉制的弊端,考察人才的品德,設定具體評價標準來確定品級。
其次是有利於統治集團維護統治秩序。在推行九品中正制之前,各州郡長官有權利建立自己的統治小集團,他們將中央的權力分解,根據各自利益來選擇官員。中央沒有權利去評判由州郡舉薦的官員,只能聽之任之。實施九品中正制,可以將選拔官員的權力收歸中央,選擇統治階級需要的人才。
最後是開闢了下層學子進入上層建築的通道。中正官根據品德、品行、家世來評判一個人的能力,也就是評價這個人的綜合實力。家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子的視野和見解,在他進入到統治集團內部以後可以迅速找到與自己利益貼合的團體,不會因為不穩定的因素而背叛朝廷。道德和才能決定了這個人的修為和素質,可以提高統治階級的整體水平。
九品中正制實施之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統治階級和世族大夫之間的矛盾,有利於上下齊心,共同維護王朝的***和團結,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
九品中正制的簡介
東漢後期,我國的政治制度日益完善,選官制度也比前代更為科學和嚴謹。地主貴族在我國古代歷史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東漢後期也不例外。當時的大地主貴族家大業大,勢力範圍及其深廣,他們依靠自己在朝中的勢力間接操縱了地方吸納人才。
許多家境貧寒的知識分子沒有辦法參與到政治中去,使得矛盾激化,九品中正制在這個時候產生。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登基之後制定的選官制度。這個制度通過各種測試將士人分為九個等級,然後再由朝廷任命的官員到地方上去檢查考查這些士人,由此來決定他們可不可以做官。任何制度都是在制定初期較為有效,九品中正制也是這樣。
在初期剛開始實行的時候,九品中正制度促進了時代的進步。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各樣的問題便暴露出來。九品中正制走了以前選官制度的老路,後期的九品中正制度開始發生變化,被一些名門望族位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控制。他們跟以前一樣,壟斷了朝廷選拔人才的通道,將好的職位全部留給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或者是親近的人。九品中正制度一步步走向腐敗,這就使得社會下層沒有身份背景的寒門書生跟以前一樣,沒有辦法參與政治,切斷了他們的政治之路,使得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社會底層,永無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