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張遼的事蹟有哪些

  張遼,字文遠,三國時期魏國的著名將領,張遼得到事蹟也一直被流傳,那張遼的事蹟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三國張遼的事蹟,希望對你有幫助!

  張遼生平事蹟

  張遼,字文遠,是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據說張遼是漢武帝時期聶壹的後人,張遼逍遙津一戰中被推為名將。張遼早期歸屬丁原,後被董卓所管,董卓被呂布所殺後,歸屬呂布。最後曹操打敗呂布,張遼歸降於曹操。

  張遼少年時期因武力過人而被推為官吏,東漢末年後此時丁原召張遼為他效力,將他派往京城的張進手下,不過張進讓張遼募兵的時候,因剿宦失敗被殺,張遼所帶領的官兵都歸董卓所有。在呂布手下時,張進為任騎都尉。198年,呂布在下邳被殺,張進歸順曹操,被封為中郎將。公元201年,張遼與夏侯淵招降昌豨於東海,次年張遼被升為中堅將軍。從公元203年開始張遼就隨曹操攻破袁氏,張遼的戰鬥之氣深受曹操賞識,任命張遼為蕩寇將軍,後烏桓相遇,張遼引軍突圍,斬殺單于蹋頓。公元209年成功幫助曹操平定叛亂,之後又在合肥之圍中張遼以八百步兵擊敗孫權大軍,孫權差點被生擒,此後張遼威震四方。

  曹丕即位魏王后,張遼被升為前將軍,加官進爵,這是張遼的地位達到最高的時期,公元222年,張遼帶病破呂範,病情加重的張遼在江都病逝,曹丕為之痛哭流涕,追封諡號剛侯。

  張遼合肥之戰事蹟

  張遼合肥之戰在歷史上,是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張遼在對於己方而言極其不利的形勢下,冷靜分析戰局,作出了正確的決策,勝利的是他的計謀和身先士卒的精神。合肥之戰是他的巔峰之戰,多年之後仍然令孫權心有餘悸。

  215年時,曹操身在漢中,孫權見機便率十萬大軍前往合肥。彼時曹操只留有七千餘人留守在合肥。張遼開啟先前曹操遣人送來之函,明瞭曹操之意,冷靜分析局勢。他認為曹軍距合肥甚遠,倘若等曹軍帶領的援軍到來,合肥早已淪陷,所以應該在孫軍完全集合之前,先他們一步攻打他們,不僅要使他們內部混亂,並且穩定我軍軍心。

  此戰只能孤注一擲,成敗也在此一舉。他召集了八百名勇士,殺牛來犒勞他們。次日便率眾人突擊敵軍,成功擾的敵軍軍心不穩。雖然之後張遼被吳軍重重包圍,但是因他的勇猛,數次都突出重圍,並且救出眾多勇士,使吳軍無法應戰,而曹軍軍心穩定。吳軍圍攻多日攻城不下,又遇上疫病,軍心散亂而終撤退。張遼選擇了乘勝追擊,孫權被包圍,最後還是被甘寧、淩統救出。

  此戰極具危險性,對於張遼和眾勇士而言,更是九死一生,人人都抱著必死的心態決一死戰,戰鬥力強盛。而對於吳軍而言,他們擁有巨大的兵力優勢,認為此戰必勝,並不會抱著絕對的必死心態,戰鬥力肯定相對較弱,加上張遼的勇猛,這才有了正面突擊勝利的勝算。

  再說孫權戰敗的狼狽結局也是由於他指揮的失誤,撤兵的時候完全沒有提防追兵,倘若沒有甘寧和淩統,可能也難逃覆沒的命運。

  張遼馬邑之戰事蹟

  張遼先祖其實並不姓張,而是姓聶名壹,是漢武帝時期的邊境富商。在張遼先祖生活的時期,漢武帝發動了一場規模十分浩大的馬邑伏擊戰。當時的聶壹在邊境經常與匈奴通商,單于對他十分信任。出於一片報國熱情,他通過好友王恢向漢武帝獻計,自己假裝賣國,引誘單于帶領大軍來到長城邊境,然後設伏兵攻打單于,可以一勞永逸。匈奴單于果然上當,他率領十多萬匈奴鐵騎進入朔州城。

  可是這位單于十分奸詐,他發現牛羊遍野卻無人放牧的怪異現象,就拒絕前行。之後抓了一個附近的亭長,從他口中得知聶壹與漢朝廷之間的全盤計劃。最終單于順利脫險,逃出生天,大漢王朝功虧一簣,功敗垂成。聶壹兩面不得好,只得隱姓埋名,從此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之中,為避禍改姓為張。張遼就是聶壹的後人,因此張遼和馬邑之戰的關係十分緊密,是這場馬邑之戰間接地引出了後世的張遼,而張遼的發跡使得人們追根溯源,瞭解那場驚天動地的馬邑伏擊。張遼和馬邑之戰的關係使人們瞭解到歷史的曲折和巧合。張遼隨曹操北征匈奴,他奮勇殺敵,一雪前世之恥,使得先祖的夙願得以在他的身上實現。雖然他的先祖沒能實現馬邑之戰的計劃,張遼卻在三百五十年之後以另一種形式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