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繆姓姓氏源流

  繆姓,出自百家姓,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一位,人口約有四十六萬七千餘,接下來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希望大家喜歡!

  繆姓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秦國的國君秦穆公,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

  繆姓 春秋時期,秦國的秦繆公***秦穆公***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繆公為嬴姓,趙氏,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前620年***。秦穆公精明強幹,但當時秦國崇尚武力,不喜文治,還非常迷信,許多治國的規則也都不文明。在秦繆公逝世的時候,還讓他那三位最有名的賢人殉葬,他認為生前陪他的人,死後也要陪他。孔子對這種事就非常反對。秦繆公死後諡號為“繆”。因為古代“繆”、“穆”二字同音,都讀作mù,所以秦繆公又常常被寫作秦穆公。

  在秦穆公的支庶子孫就以他的諡號為姓,稱繆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mù,改音讀作líu,變音讀作miào亦可。

  繆姓源流二

  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時期官吏繆吏,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

  繆吏,亦稱繆人、繆使,是戰國末期出現的並延續到清朝時期的官吏,也就是專職負責絞殺罪犯的劊子手。“繆”,在古代通“絞”,原來是將麻線扭絞在一起成為繩索稱“繆”,後延伸為絞殺、絞刑,是一種寬宥性質的死刑,因為絞刑之後保留了受刑者的全屍。繆有藝,繆吏既可以令受刑者迅速死亡,也可以令其死去活來地受罪,因此繆吏是一種很重要的職官,甚至多有受刑者家屬以重金行賄於繆吏,以使親人在受刑時免受痛苦。在典籍《禮·檀弓》中記載:“衣衰而繆絰。繆,當為不樛垂也之樛。疏注:繆絰,謂絞麻為絰。”在史籍《前漢書·孝成趙皇后傳》中記載:“卽自繆死。師古曰:繆,絞也。”繆吏多為世襲,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繆氏,世代相傳至今。

  繆姓遷徙分佈

  繆氏或是典型的多讀音漢族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一位,人口約有四十六萬七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29%左右。

  繆氏起源於春秋時期,有兩個主流,一是秦繆公的後代,二是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古代,繆氏望族大多出自於蘭陵郡。

  繆姓郡望堂號

  郡望

  蘭陵郡:蘭陵郡始建於晉元康元年***291年***,是從原東海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丞縣***今山東棗莊嶧城鎮***,下領五縣,其時轄地包括今山東棗莊、滕縣一帶地區。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黜。

  蘭陵郡又稱濟寧、氶縣、棗莊。夏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南屬鄫國,北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商朝時期,今棗莊地區西北部為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屬鄫國,中部為蔇國,南部為逼陽。西周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屬鄫國,南部屬逼陽,西屬薛國,北屬滕、郳二國。春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屬鄫國、南屬逼陽國,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國和小邾國。戰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為蘭陵、南部為傅陽,西為齊之舒州,北部為齊之滕國。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4年***,今棗莊地區全境屬於楚國。秦朝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為郯郡的蘭陵縣、鄫縣,南部為傅陽縣,西部為薛郡的薛縣、戚縣,北部為滕縣。西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國、南部為楚國。東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東海郡。三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全境屬魏。兩晉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南北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郡,轄蕃、永興、昌慮,南屬蘭陵郡,轄氶、鄫、傅陽。南朝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以後,今棗莊境內只有氶、蕃兩縣建置。隋朝時期,今棗莊境內北為蕃縣,後改為滕縣,南為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唐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河南道,北置滕縣,南置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宋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為氶縣。金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置嶧州。到了元朝,今棗莊地區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明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濟寧府,後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後降為嶧縣。清朝時期,今棗莊境內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縣。民國時期,沿襲清朝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今棗莊地區仍為滕、嶧兩縣,屬濟寧專署領導。1960年庚子,嶧縣改為縣級棗莊市。1961年辛丑棗莊升格為山東省省轄市。

  堂號

  蘭陵堂:以望立堂。

  好德堂:明洪武初年,繆鑾公從金陵到湖陵縣***山東魚臺、江蘇沛縣等***任縣令,連任三界達九年之久。固於古棠亭之谷亭老運河東購置林地,久居此地,延續二十代之久!

  盡忠堂:晉朝時候繆播在惠帝時任太弟的中庶子。太弟當了皇帝后就封他為給事黃門郎,後又升中書令。他和胞弟繆胤盡忠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