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

  閱讀題是語文考試的基本題型之一。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方法:加強詞句訓練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並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裡?重點應引導學生說,也就口頭運用。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句式變換說法。

  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方法:讓學生讀,讓學生說,讓學生寫

  1.要讓學生多讀。我每篇課文都先叫學生回家預習,讓學生能大體知道課文講了什麼。教學第一課時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把不太通順的句子多讀幾遍。每篇課文都會有生字,三年級的學生有自學生字的能力,待學生學習後,同桌互相糾正。自從我用了這個方法後,我發現學生讀書水平提高了,連一些平時不會讀的同學也基本上能讀好。

  2.要讓學生多說。精讀課文則是與文字的對話,讓學生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瞭解。儘量多讓學生說,這樣老師就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理解文字的程度,從而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

  3.要讓孩子多寫。教完生字後,要讓學生描紅生字,並且把難寫、易錯的字多寫幾遍。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指導書寫。

  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方法:以讀為主體

  以“讀”為主體,體現以讀為本,讓“讀”啟用語文課堂,是上好語文課的主要途徑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依本人之見,讀書不僅要注重讀的數量,還要重視讀書的形式和質量。讀書在形式上有教師的領讀、範讀,學生的默讀、朗讀、誦讀、自由讀、分組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選擇相應的讀書形式。如在教學散文題材的文章《秋遊》、詩歌類題材的文章《快樂的節日》時,教師可讓學生在自由讀熟的基礎上學會誦讀,這對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功、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很有幫助。如在執教《螞蟻和蟈蟈》一課時,教師可運用分角色讀與表演讀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在表演時,教師還可設計讓學生各自用上事先準備好的道具***,這樣一來,既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又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此乃一石雙鳥。

  在某種意義上說,讀書的形式其實就是為質量***即教師的教學目標***服務的,既然如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讀有目的,即帶著疑問去讀,或是在讀中讀出疑問。當然後者比前者更具有創新性,這就靠教師如何去引導。其次,教師要重視讀的指導。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如遇學生停頓不當、情感把握不準時,教師有必要作示範指導。第三,要引進評價激勵機制,對同學之間的讀書質量通過相互評價、相互激勵,最終達到取長補短、提高自身讀書能力的目的。“讀”是語文課堂的主旋律,只有“讀”到了位,語文課堂才會煥發生機。

  培養閱讀能力要善於啟發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閱讀教學中,如果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於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一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儘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解答,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解。

  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要注意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一時難以解答,可是,發動學生又把疑難解決了。有位教師教了《蜘蛛的網》後,有個學生提出問題:“蜘蛛的網能粘住小飛蟲、甲蟲等等,它自己卻不會粘住,是什麼原因?”教師想不到學生會提出這個問題,便隨機應變,發動學生,說:“你們想想吧,看誰能想出來!”有個學生回答說:“因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師接著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呢?”學生答:“我在《動腦筋爺爺》那本書上看到的。”由於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在教材中沒學過的詞語,可見,學生是在課外閱讀中獲得的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無疑是朋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