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送友人鑑賞

  唐唐詩中送別友人的詩句非常多,都是感情真摯,情緒外露。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能獲得大家喜愛。

  1: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

  遊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註釋

  ⑴朱大:孟浩然的好友。

  ⑵秦:指長安:

  ⑶遊人:遊子或旅客,此指的是朱大。

  ⑷五陵:地點在長安,唐朝的時候是貴族聚居的地方。

  ⑸值千金:形容劍之名貴。值:價值。

  ⑹脫:解下。

  鑑賞

  作者:佚名

  首句“遊人五陵去”“遊人”,強調其浪遊者的身份。“五陵”本為漢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長安,詩中用作長安的代稱。京華之地,是遊俠雲集之處。“寶劍值千金”,惜別贈別乃知之所為這句詩本為曹植《名都篇》詩句,這裡信手拈來,不僅強調寶劍本身的價值,而且有身無長物的意味。

  這樣的贈品,將是無比珍貴,不可等閒視之。詩中寫贈劍,有一個誰贈誰受的問題。從詩題看,本可順理成章地理解為作者送朱大以劍。而從“寶劍”句緊接“遊人”言之,似乎還可理解為朱大臨行對作者留贈以劍。在送別時,雖然只能發生其中一種情況;但入詩時,詩人的著意唯在贈劍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這反而耐人尋想。

  2: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註釋

  作者:佚名

  ①安西:安西都護府,治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

  ②驄:指黑色的駿馬。

  ③虜障:指防禦工事。燕支:山名,這裡代指安西。

  ④太白東:具體指秦嶺太白峰以東的長安。

  ⑤離魂:指離別時的心情。惆悵:失意、難過。

  ⑥寶刀雄:指在邊地作戰建立軍功的雄心壯志。

  鑑賞

  首送別詩最動人的地方,是融注於詩中的雄壯豪放之情,同時,詩人以意驅象,既有“飛蓬”、“鐵驄”的形象描繪,又有廣袤萬里的空間描繪,這些超邁遒勁、雄渾闊大的形象,不僅體現了詩人感情的豪壯,同時也煥發出昂揚奮發的盛唐時代精神。

  響亮警拔的聲調,高亢有力的節奏,進一步增強了詩歌的力度和氣勢。高適在詩中善於用四聲組成抑揚亢墮的聲調韻律,使詩歌顯得聲情並茂。如第一聯中“對”、“指”兩字,在意義上不但屬對精切,聲調上也去、上相對,顯得抑揚有致。第三句中“萬里外”三字連用去、上、去三個仄聲,由於音節響亮震徹,有力地突出了主人公奮身萬里疆場的雄心。

  尤其是最後一聯,“莫惆悵”三字,以“清而遠”的去聲煞尾,使節奏顯得平緩委婉,情深動人。對句“看取寶刀雄”以金戈鐵馬、揮刀奮擊的豪壯軍旅生活,鼓勵友人昂揚奮發地踏上征途,盡掃愁緒。在聲調上,第三字用一上聲“寶”字,最響亮有力,與後面既是寫刀、又是寫人的“雄”字相連,使詩句力重千鈞,具有斬釘截鐵之勢。再加之全詩一律押易於表達樂觀開朗情緒的東韻,和前面的中心音節相配合,使全詩神采飛動,音調鏗鏘,讀之如“長空擊鼓”。

  3: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註釋

  ***1***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之,往。

  ***2***荊:今湖北省

  ***3***征帆:指遠行的船。帆:帆船。

  鑑賞

  此詩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彌長”,已經具有詩人風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畫出“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王維《齊州送祖三詩》***的送者情態,十分生動。讀者在這裡看到的,與其“說是孟浩然的詩,倒不如說是詩的孟浩然,更為準確”***聞一多《唐詩雜論》***。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雲流水,近歌行體,寫得頗富神韻,不獨在謀篇造語上出格而已。

  此詩表達了詩人的離別之痛以及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