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型別有哪些

  硬碟的型別有哪些呢?下面將由小編帶大家來解答這個疑問吧,希望對大家有所收穫!

  硬碟的簡介

  從整體的角度上,硬碟介面分為IDE、SATA、SCSI和光纖通道四種,IDE介面硬碟多用於家用產品中,也部分應用於伺服器,SCSI介面的硬碟則主要應用於伺服器市場,而光纖通道只在高階伺服器上,價格昂貴。SATA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的硬碟介面型別,目前市場上最普及的介面型別,在IDE和SCSI的大類別下,又可以分出多種具體的介面型別,又各自擁有不同的技術規範。具備不同的傳輸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著一種具體的硬碟介面,各自的速度差異也較大。

  IDE硬碟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整合驅動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整合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整合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資料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硬碟生產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相容。對使用者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IDE這一介面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髮展,效能也不斷的提高,其擁有的價格低廉、相容性強的特點,為其造就了其它型別硬碟無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著硬碟的一種型別,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型別硬碟ATA-1,這種型別的介面隨著介面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而其後發展分支出更多型別的硬碟介面,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介面都屬於IDE硬碟。

  PIDE硬碟的傳輸模式

  PIO模式

  PIO***Programmed I/O***模式的最大弊端是耗用極大量的CPU資源。以PIO模式執行的IDE介面,資料傳輸率達3.3MB/s***PIO mode 0***-16.6MB/s***PIO mode 4***不等。

  PDMA模式

  DMA***Driect Memory Access***模式分為Single-Word DMA及Multi-Word DMA兩種。Single-Word DMA模式的最高傳輸率達8.33MB/s,Multi-Word DMA***Double Word***則可達16.66MB/s。

  PDMA模式同PIO模式的最大區別是:DMA模式並不用過分依賴CPU的指令而執行,可達到節省處理器執行資源的效果。但由於Ultra DMA模式的出現和快速普及,這兩個模式立即被UDMA所取代。

  PUltra DMA模式

  Ultra DMA***簡稱UDMA***模式***簡稱UDMA***是Ultra ATA制式下所引用的一個標準,以16-bit Multi-Word DMA模式作為基準。UDMA其中一個優點是它除了擁有DMA模式的優點外,更應用了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技術,加強了資料在傳送過程中偵錯及除錯方面的效能。

  硬碟的型別

  SATA硬碟:用SATA介面的硬碟又叫串列埠硬碟,是以後PC機的主流發展方向,因為其有較強的糾錯能力,錯誤一經發現能自動糾正,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資料傳輸的安全性。新的SATA 使用了差動訊號系統“differential-signal-amplified-system”。這種系統能有效的將噪聲從正常訊號中濾除,良好的噪聲濾除能力使得SATA只要使用低電壓操作即可,和 Parallel ATA 高達5V的傳輸電壓相比,SATA 只要0.5V***500mv*** 的峰對峰值電壓即可操作於更高的速度之上。“比較正確的說法是:峰對峰值‘差模電壓’”。一般轉速可達7200轉/分。

  SCSI硬碟:SCSI硬碟即採用SCSI介面的硬碟。 優點:SCSI介面具有應用範圍廣、多工、頻寬大、CPU佔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它由於效能好、穩定性高,因此在伺服器上得到廣泛應用。缺點:由於SCSI硬碟價格非常昂貴,所以一般的PC是不會使用SCSI硬碟。 一般轉速可達10000轉/分。

  SAS硬碟: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序列連線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和現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碟相同,都是採用序列技術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並通過縮短連結線改善內部空間等。改善儲存系統的效能、可用性和擴充性。 一般轉速可達15000轉/分,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