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結構的型別有哪些

  財務結構是企業全部資產的對應專案,是指資產負債表右邊的全部專案是如何構成的,及它們之間的比例關係等等。下面小編要為代價分析的是。

  財務結構的型別之保守型財務結構

  資產結構方面:

  1長期資產的規模被壓縮,資金儲存在貨幣性資產和存貨資產上;流動資產比重大,能適應季節性高峰的需要,經營風險小。

  2經營淡季時,流動資產閒置多,經營高峰時固定資產生產能力不足,資產的收益率較低。

  資本結構方面:

  1長短期資本的比例較協調。長期資本比例高,資本供應有保障;債務資本與權益資本的比例中,債務資本比重偏高,有財務風險的隱患。

  2債務資本結構內部,流動負債比重小,長期債務比重大。長期財務風險的影響比短期財務風險大。

  兩類結構關係上:

  1貨幣資產大於短期信貸,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保持平衡,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指標較高,短期償債能力強,短期財務風險的影響小。

  2相當一部分長期資本,特別是權益資本,用來作為流動資產的資金來源資本成本負擔不能有效地通過資產收益消化。

  3長期資產比例小,存貨資產數量大,較小的經營風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釋長期財務風險。

  財務結構的型別之穩健型財務結構

  資產結構方面:

  1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的比例適中,經營風險略高於保守型財務結構的經營風險。

  2貨幣資產比重適宜於正常經營規模的資金需要,但無法滿足經營高峰的要求,只能保持正常的資產收益率。

  資本結構方面:

  1長短期資本的比例協調,債務資本與權益資本的比例協調,長短期財務風險比較均衡。

  2長期資本中,長期債務不多,權益資本量大,長期財務風險小,但權益資本成本負擔重。

  兩類結構關係上:

  1貨幣資產只能償付短期信貸,速動資產小於流動負債,速動比率低,短期償債能力不強,短期財務風險相對影響大。

  2長期償債能力較強,長期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不大。

  3長期資產雖有經營風險,但長期資產全部由權益資本支撐,較小的長期財務風險能稀釋經營風險。

  財務結構的型別之激進型財務結構

  資產結構方面:

  1貨幣資產及整個流動資產規模小,資金不易閒置,資產收益率高,但正常經營波動就會造成資金用量緊張。

  2長期資產特別是固定資產比例高,資產營運效率低,經營風險大。

  資本結構方面:

  1流動負債特別是結算性流動負債高,短期財務風險大,大量的流動負債降低了資本成本負擔。

  2長期債務很少,長期財務風險不強烈。

  兩類結構關係上:

  1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持平,流動資產規模小,資金用量緊張,促使流動負債的增加,較高的經營風險和短期財務風險可能會相互激化。

  2在經營高峰時,只要能籌措足夠的信貸債務特別是長期債務,較高的資產收益和較低的資本成本可以緩解經營風險、短期財務風險,否則,兩者會相互惡化。

  在實踐中,怎樣判別最優財務結構,資產結構與資本結構各自達到怎樣的比例才算合理?這並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在不同的國家,不同型別的企業,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環境都是不盡相同的。筆者認為,如果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基本出發點來確定,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內容:。

  1.在數量和規模上,能及時滿足股份公司對資金的需要。企業再生產過程的實現,是以資金正常週轉為前提的。如果資金不足,會影響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有序地進行;反之會影響資金使用效果,造成資金的浪費。

  2.資產報酬最大化。資產報酬一般用資產報酬率或淨資產收益率來表示。①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全部資產平均餘額×100%,該指標反映企業經濟資源配置是否合理。②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權益資本總額×100%,該指標能反映公司運用財務槓桿所取得的收益。

  3.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為能及時滿足企業對資金的數量要求和實現資產報酬率最大化這兩個條件,只有達到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才能使股東財富最大化。

  一般而言,相同條件下,如果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低於行業平均加權資本成本,則該企業財務結構已是“最佳”或接近於“最佳”了。

  除上述三個判別標準以外,我們還應該把握“最佳財務結構”的基本特徵。包括:

  ①絕對性。最佳財務結構就是在特定條件下,使企業能正常運轉,能保持高質量的償債信用,能使股東財富最大化。

  ②相對性。最佳財務結構難以量化,而且,它是相對於特定的行業,在特定的時間和經營環境等條件下的最優化。

  ③模糊性。主要表現為最佳財務結構一般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一個無限逼近的過程。可以說,最佳財務結構只能是讓人比較滿意的財務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