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宮原文及翻譯賞析
《行宮》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五言絕句。《行宮》全詩以特別的視角和凝練的語言,表現了唐玄宗昏庸誤國的事實,抒發了盛衰之感。今天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行宮》原文及翻譯賞析,希望你喜歡。
《行宮》原文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宮, 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 閒坐說玄宗。
《行宮》註釋
①寥落:寂寞冷落。
②行宮: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宮殿。
③宮花:行宮裡的花。古詩百科
④說:談論。
《行宮》翻譯
空曠冷落的古舊行宮,只有宮花寂寞地豔紅。
幾個滿頭白髮的宮女,閒坐無事談論唐玄宗。
《行宮》簡析
這首詩中的行宮即洛陽行宮上陽宮。據白居易 《上陽白髮人》說,天寶末年許多宮女被 “潛配”這裡,與外界隔絕,一閉就是四十幾年。這首五絕傾訴了宮女無窮的哀怨之情,抒發了同情之感。
首句點明地點,一座年久失修、空虛冷落的古行宮。次句暗示環境和時間,陽春三月,春光明媚,宮中庭園紅花盛開,爭奇鬥豔。第三句交代人物,幾個白頭宮女,聯絡下句可知,原來她們是天寶末年倖存下來的老宮女。末句如一個特寫鏡頭,但見幾個白頭宮女寂寞無聊,閒坐一團,正在回憶天寶遺事。
全詩僅二十個字,便構成了一幅色調分明、人物躍然其中的絕妙圖畫。而且這個畫面還能觸發讀者浮想聯翩:年輕時花容月貌、嬌姿豔質的宮女,無端幽居於與世隔絕的古行宮之中,年復一年,青春消逝,紅顏盡退,白髮頻添,往事豈堪回首!淒涼之身世,哀怨之情懷,盛衰之慨嘆,盡在此詩中。
本詩另一手法是以樂寫哀,倍增其哀。紅花色彩鮮豔,一般表現熱鬧場面,烘托喜慶氣氛,但在這裡卻起反襯作用,盛開之紅花與寥落的行宮相互映襯,突出了往事不堪回首的盛衰之感;紅花與白髮對比尤為鮮明,凸現了宮女們的哀怨情緒。
《行宮》賞析
元稹的這首《行宮》是一首抒發盛衰之感的詩,可與白居易《上陽白髮人》參互並觀。這裡的古行宮即洛陽行宮上陽宮,白頭宮女即“上陽白髮人”。據白居易《上陽白髮人》,這些宮女天寶***742-756***末年被“潛配”到上陽宮,在這冷宮裡一閉四十多年,成了白髮宮人。這首短小精悍的五絕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雋永的詩味,傾訴了宮女無窮的哀怨之情,寄託了詩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此詩首句點明地點:古行宮;二句暗示時間:紅花盛開之季;三句介紹人物;白頭
《行宮》詩意圖
宮女;四句描繪動作:閒坐說玄宗。構築了一幅完整動人的圖畫。當年花容月貌,嬌姿豔質,輾轉落入宮中,寂寞幽怨;此時青春消逝,紅顏憔悴;閒坐無聊,只有談論已往。此情此景,十分悽絕。這首詩平實,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並給人以想象的天地,歷史滄桑之感盡在不言之中。
詩人塑造意境,藝術上主要運用了兩種表現手法。一是以少總多。我國古典詩歌講究精煉,寫景、言情、敘事都要以少總多。這首詩正具 有舉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點。四句詩,首句指明地點,是一座空虛冷落的古行宮;次句暗示環境和時間,宮中紅花盛開,正當春天季節;三句交代人物,幾個白頭宮女,與末句聯絡起來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寶末年進宮而倖存下來的老宮人;末句描寫動作,宮女們正閒坐回憶、談論天寶遺事。二十個字,地點、時間、人物、動作,全都表現出來了,構成了一幅非常生動的畫面。這個畫面觸發讀者聯翩的浮想:宮女們年輕時都是月貌花容,嬌姿豔質,這些美麗的宮女被禁閉在這冷落的古行宮之中,成日價寂寞無聊,看著宮花,花開花落,年復一年,青春消逝,紅顏憔悴,白髮頻添,如此被摧殘,往事不堪重省。然而,她們被禁閉冷宮,與世隔絕,別無話題,卻只能回顧天寶時代玄宗遺事,此景此情,令人悽絕。“寥落”、“寂寞”、“閒坐”,既描繪當時的情景,也反映詩人的傾向。淒涼的身世,哀怨的情懷,盛衰的感慨,二十個字描繪出那樣生動的畫面,表現出那樣深刻的意思,所以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二說這首詩“語少意足,有無窮之味”;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六以為這首詩是王建所作,並說“語意絕妙,合***王***建七言《宮詞》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
另一個表現手法是以樂景寫哀。我國古典詩歌,其所寫景物,有時從對立面的角度反襯心理,利用憂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氣氛之間的矛盾,以樂景寫哀情,卻能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這首詩也運用了這一手法。詩所要表現的是淒涼哀怨的心境,但卻著意描繪紅豔的宮花。紅花一般是表現熱鬧場面,烘托歡樂情緒的,但在這裡卻起了很重要的反襯作用:盛開的紅花和寥落的行宮相映襯,加強了時移世遷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紅花和宮女的白髮相映襯,表現了紅顏易老的人生感慨;紅花美景與悽寂心境相映襯,突出了宮女被禁閉的哀怨情緒。紅花,在這裡起了很大的作用。這都是利用好景緻與噁心情的矛盾,來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齋詩話》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陽白髮人》“宮鶯百囀愁厭聞,樑燕雙棲老休妒”,也可以說是以樂寫哀。不過白居易的寫法直接揭示了樂景寫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宮》則是以樂景作比較含蓄的反襯,顯得更有餘味。
《行宮》作者簡介
元稹***779—831***唐代詩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幼孤,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除左拾遺,歷監察御史。坐事貶江陵士曹參軍,徙通州司馬。自虢州長史徵為膳部員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誥。召入翰林為中書舍人、承旨學士,進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幾罷相,出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東觀察使。太和初,入為尚書左丞、檢校戶部尚書,兼鄂州刺史、武昌軍節度使。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830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