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回家過年的作文範文

  關於回家過年的作文1:

  今天是二零一二年二月九日,正是我和爸爸媽媽回老家過年的好日子,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帶著行李出發了。我們先乘公共汽車到火車站,檢完票,我們等著火車來。火車來了,我們急忙找我們的車廂和號碼,我們找好了,我才放鬆說:“終於可以回老家了!”“是啊!終於可以回老家了!”爸爸媽媽異口同聲說。

  我們這回坐的是硬臥,以前有一次我們坐的是軟臥,今天我爸爸媽媽讓我見識了硬臥,我爸爸媽媽稱現在人不多,帶我去看了看硬座,還看了看站票,我的感受非常大,因為每個的層次都不一樣,待遇也都不一樣,很複雜,就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介紹吧!

  最好的是軟臥:有兩個桌子,一個在床這邊,一個在有凳子的那邊。還有,一個房間有四個床位,每個床位都比硬臥的床位寬一點,有門。每個人,都有兩個耳機,一個電視。

  比較好的是硬臥:有兩個桌子,一個在床這邊,一個在有凳子的那邊。還有,一個房間有六個床位,只不過沒有門,還有一個統一的小電視。雖然沒有軟臥好,但是至少能躺著睡和看電視。

  還可以的是硬座:至少有座,有桌子,還有水。雖然沒有硬臥和軟臥好,但是也能湊合一下睡和玩。

  最不好的是站票:只在火車裡有個地方,沒有座,更別說硬臥和軟臥了。

  火車上的人特別多,不難看出,有些有錢人也有買站票和座票的,有些沒錢人也有坐軟臥和硬臥。不管是軟臥還是站票,這些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他們的眼裡充滿了回家過年的憧憬,雖然有些路途疲憊。正如歌裡唱的那樣:“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關於回家過年的作文2:

  日子一頁頁的翻著,轉眼間又過年了。

  對於充滿傳統節日色彩的中國來說,“春運”這個詞已經並不陌生了,也就是這個時刻人口流動量最大。忙著備年貨,忙著趕車回家。

  回家過年已經成為人們的夙願,無論在哪裡讀書,在哪裡打工,在哪裡漂泊,都要回家過年。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避風的場所。一年到頭,在外漂泊,忙忙碌碌的,辛辛苦苦的打工賺錢,為的是這個家庭的生活日子;為的是能夠在這段時間多陪伴在父母親身旁;為的是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城市雖燈火輝煌,卻不是我的家,卻不是給予我們最踏實的地方。家雖在偏僻的農村,我們那個地方卻充滿這祥和的鄉土氣息,充滿這最為溫暖的記憶。城市的魅力也誘惑不了回家的人們;城市的精彩也耐不住回家的步伐;城市的磚瓦也禁不住回家的心聲……

  人如潮,車入海的車站忙忙碌碌的。城市的打拼工們整理整理行李,做好手頭最後一份工作,也是年末的最後一份工作,就連忙著買車票甚至提前一些天的時候就買了車票了。

  車站的人們,排著老長的隊伍,等待著能夠買到回家的車票,能夠買到車票,家的距離就接近了。人們等待著,焦急的等待著,甚至連頓飯都顧不上吃。

  此時此刻,車站響起了音樂《常回家看看》,聽著熟悉的旋律,彌久不衰的歌曲,在這一刻會引起多少歸心似箭兒女的共鳴。是啊,常回家看看,但是因為生計,因為要過上美好的日子,所以只能夠一年到頭,過年回家一次。陪伴父母身旁,說說在外的日子,和家裡的情況。盡享家庭的天倫之樂。

  伴隨著耳機的音樂《坐上高鐵去北京》響起時,高鐵列車啟動了。也許,這一刻激動的旋律打動了我激動的心情,引起我的共鳴。

  高鐵快速的行駛著,美妙的旋律在耳畔輕快的響起。我坐在靠著車窗的一側,我邊看著外面的風景,一邊聽著歌曲,別提多歡心了。也許,這就是最為愉快的旅途吧,剛才排隊買票、等車的疲憊早已煙消雲散了。人生本是這樣的一次旅途,只有放下包袱,才能夠變得格外的輕鬆。

  隨著音樂的深入,高鐵的前行。想起自己以前小時候盼著過年的場景。爸爸在外打工,只有媽媽陪伴著我。小時候的我,通常喜歡扳著手指頭數著爸爸什麼時候回家,還有多少天就應該過年了。也許,那充滿七彩的童年給予我對過年的祈盼,和最為美好的回憶。

  我看了看手機,奧,今兒個是臘月二十三。小時候,通常媽媽在這個時候教我的那段童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此時此刻,我再也忍耐不住溫暖的眼淚,觸動深情。

  是啊,現在自己長大了,父母們卻老了。我記得,當我出去上學、打工的時候,當列車從家鄉向城市出發時,站在窗外的媽媽哭了,向我揮揮手,我也在揮揮手。爸爸卻站在一旁不說話。我知道,這時無聲卻勝有聲,爸爸雖有千言萬語的叮囑,但卻保持了沉默……

  關於回家過年的作文3: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年味兒漸漸濃起來,大街小巷洋溢著過年的氣氛。紅紅火火的商場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年貨,川流不息的街頭湧動著購買年貨的男女老幼,臨街的店鋪裡播放著祝福新年的歌曲……近日,遇到熟人朋友見面打招呼,總不忘問一聲過年回家嗎?每每此時心中便湧起另番滋味。

  我明白,所說的回家,是人們傳統觀念裡的那個老家。有了小家不算家,只要父母健在,那個生你養你的家才是你的歸宿,才是回家過年的終點站。所以,無論你年齡有多大,身邊的兒女有多少,都會習慣而幸福地說:“春節,我要回家過年”。於是,很多人不管路途有多遠,春運的車票有多難買,各種交通工具有多擁擠,都難以阻擋他們渴望回家過年的匆匆腳步。於是,我明白了臨近年關,提著大包小包,匆匆往家趕的人們,臉上總洋溢著回家的喜悅。

  於是,我也理解了遠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的哥哥,每逢過年,不管有多麼忙碌,都不辭辛苦地飛回北京,過中國傳統的年節,和親人短暫的小聚之後,又匆匆飛回遙遠的大洋彼岸。我已好多年沒在家鄉過年了。自從離開家鄉到外地讀書至今,已有好幾個年頭了。起初的那幾年,還常常回家過節,但後來,回家過年的次數漸漸少了,尤其在建立了自己的小家有了孩子以後,工作和生活的忙碌,總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取消了回家過年的計劃。

  但每當春節來臨的時候,回家過年的願望一直魂牽夢繞。過年,曾經是兒時的期盼。在那貧瘠的歲月裡,過年意味著穿新衣,吃好飯,拿壓歲錢,有多少過年的美好往事留在記憶中。歲月的流逝,如今多年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也不再渴望過年了,小時候那種充滿喜悅與期盼的感覺已漸漸消失殆盡。但我依然嚮往回農村老家過年,在那裡,可以尋找舊日的時光,回憶童年的美好,享受親情的溫暖。

  回家過年不需要理由,回家過年是無聲的召喚, 是千百年來中國人不變的情懷。“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唱出了多少在外遊子共同的心願。回家過年吧,不管你官有多大,也不管你事有多忙, 為了親情,為了那份對故鄉揮之不去的眷戀,帶上愛人,領上孩子,常回家看看。

  關於回家過年的作文4:

  臘月初旬的東北,寒冷卻瀰漫著忙碌與歡樂的氣氛,大大小小的集市上,佈滿了出售年貨的小攤,小老虎頭、中國結、春聯等,異常熱鬧,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夾雜著縷縷寒風,但這絲毫也不能減弱人們過年的熱情。

  一晃到了臘月初八,人們用各種方式昭示著節日的到來。用薏米、紅豆、各種乾果,加上紅糖等,和在一起,煮成甜滋滋、香噴噴,還冒著會熱氣的臘八粥;或者把大蒜泡在陳醋中,再加上適量的糖,製成爽口的糖醋蒜,吃起來別提多帶勁兒了,看老姑吃了一口,我跟著也吃了一口,:“啊,好酸呀!”1月30過春節,各式各樣的鞭炮在晚上響起,煙花的光輝映照出我們喜悅的笑臉;我們開啟電視,換到CCTV1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有說有笑,可熱鬧了!除了與放鞭炮我們還吃了餃子。包餃子時,大家一齊動手,把餡料放在餃子皮中央,用餃子皮把餡料包裹起來,把邊沿捏緊,餃子就做好了。我包的餃子像枕頭,老姑包的像桃子,媽媽包的最漂亮,像閉合著的貝殼。

  鍋裡的水燒開了,老姑把包好的餃子倒進鍋裡,那些餃子們像跳水運動員一樣,一個個爭先恐後撲嗵撲嗵地跳進了水裡面。

  過了一會兒,餃子煮熟了,老姑用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餃子撈起來,放在碟子裡,再加點醬油、香油、蒜泥、剁辣椒,端到桌子上來了。

  我迫不及待,嘴向碟子湊過去,一股香氣撲鼻而來,舌頭一碰到餃子,就情不自禁地說:“啊,味道好極了!”

  一轉眼,年的腳步又遠去了,曾經熱鬧的街道也一下子安靜下來,下一年的氣息去向樸實的東北人召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