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考文言文精選例題及答案

  備考河北高考語文科目,文言文閱讀部分對於考生來說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如何提高文言文閱讀得分是很多考生都關心的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考生閱讀練習。

  河北高考文言文精選閱讀原文

  顧隱君傳 ***明***歸有光

  隱君諱啟明,字時顯,世居崑山之七浦塘,今為太倉人。相傳晉司空和之後。隱君有子曰存仁,舉嘉靖十一年進士,選調餘姚知縣。以最,入為禮科給事中。皇太子生,覃恩①近侍,封隱君如其官。

  隱君為人敦樸,尤不能與俗競。君故生長海上,言語衣服,猶故時海上人也,無纖毫城市媮靡②之習,及貴,愈自斂約。就養餘姚,以力自隨,獨夜至官舍,縣中人無知者。敕受章服,閉門不交州郡。郡太守行鄉飲酒禮,到門迎請,終不一往。每旦,焚香拜闕,一飲一食,必以手加額,曰:“微天子恩,不得此。”居常讀書,有所當意,每抉摘向人談說不休,曰:“不信今人非古人也。”故平生未嘗愛財,未嘗疑人。

  季弟蚤世。先屬意隱君子為後,隱君固讓其兄子。雖流離顛沛之際,孜孜以濟人為務。有乞貸,分貲予之,知其人必負,業已許之,不變也。或偽指隱君賺人金,隱君曰:“吾不知金,而金實為我。”卒償之而不自言。州大夫建綽楔③,使人送其直,送者詭曰:“此吾贖金也,而非其罪。”隱君惻然,遽還之。裡有某宅某墓地相鄰比,有某橋道未修,有某死未殮葬,以告,必得所欲。至其所自奉,布衣蔬食而已。瀕海多逋稅,置役田以恤其里人。嘗曰:“海上吾故鄉,吾不能一日亡首丘之志。”故自號海隱居士。竟自海上得疾以歸,而卒。

  初,隱君未六十,為教曰:“古人葬以掩形,務從樸實,觀美何益?吾葬不拘忌,棺必油杉,有一不然,是為逆命。”因乞兄書之,勒石於墓。

  ***選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刪改***

  【注】①覃恩:廣施恩澤。②媮靡:奢侈的生活。③綽楔:古時表彰孝義的牌坊或木柱。

  河北高考文言文精選閱讀題目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故平生未嘗愛財 愛:吝惜

  B.隱君固讓其兄子 讓:謙讓

  C.置役田以恤其里人 恤:憐憫

  D.勒石於墓 勒:雕刻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世居崑山之七浦塘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一飲一食,必以手加額 空以身膏草野

  C.卒償之而不自言 勞苦而功高如此

  D.因乞兄書之,勒石於墓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10.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有乞貸,分貲予之,知其人必負,業已許之,不變也。***4分***

  ***2***吾葬不拘忌,棺必油杉,有一不然,是為逆命。***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傳主顧隱君為人處世有哪些主要特點?請簡要概括。***5分***

  12.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斷句。***斷句限9處******4分***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孟子•梁惠王上》***

  河北高考文言文精選閱讀答案

  8.C***恤:救濟***

  9.B***兩個“以”均為介詞,可譯為“把”。A項第一個“之”為結構助詞“的”;第二個“之”助詞,取消獨立性,無義。C項第一個“而”為錶轉折的連詞,;第二個“而”為表並列的連詞。D項第一個“因”表承接的連詞,譯為“於是,就”;第二個“因”介詞,譯為“通過”***

  10.***8分******1******4分***遇到有人乞求借錢,***顧隱君***馬上分錢給予,就是知道那人一定會背棄***信義***,自己已經答應了,也一定不會改變承諾。***大意2分,落實 “貸”“負”各1分***

  ***2******4分***我死後安葬不必被禁忌約束,棺材一定要用普通的油杉木材,有一點不是像我說的這樣,這就是違抗我的遺命。***大意2分,落實 “然”“逆”各1分***

  11.***5分***①敦厚朴實,不喜歡和世俗之人攀比。②不喜歡結交官場人士。③對皇帝有感恩之心。④仗義疏財,對人有憐憫之心。⑤待人坦誠,從不懷疑人。***一點1分,共5分。語意相近即可***

  12.***4分***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每對兩處給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