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高考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

  文言文閱讀是遼寧高考語文中的一個重點題型,為幫助同學們練習文言文閱讀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考生閱讀練習。

  遼寧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李澄,遼東襄平人,隋蒲山公寬之遠胄。以勇剽隸江淮都統李垣府為偏將。又從永平節度李勉軍,勉帥汴,表澄滑州刺史。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賊,希烈以為尚書令,節度永平軍。興元元年,澄遣盧融間道奉表詣行在。德宗嘉之,署帛詔內密丸,授澄刑部尚書、汴滑節度使,澄未即宣,乃行勒訓士馬。希烈疑,以養子六百戍之。賊急攻寧陵,邀澄至石柱。澄密令焚營偽驚遁者,養子輩果乘以剽掠,澄盡斬之。以告,希烈不能詰。賊遣將翟崇暉率精兵寇陳州,未還,汴軍寡,澄度不能制己,又中官薛盈珍持節至,封澄武威郡王,賜實封,乃燔賊旗節自歸。希烈既失澄,而崇暉覆敗,由是奔汝南。

  澄引兵將取汴,屯其北門不敢進,及劉洽師屯東門,賊將田懷珍納之。比澄入,洽已保子城矣。澄乃舍浚儀,兩軍士日爭忿,未能安。會鄭州賊將孫液送款於澄,澄遣子清馳赴。先此,河陽李茺使偏將雍希顥攻鄭,數殘剽,液拒之。及納清,希顥大怒,急攻鄭。清助守,殺河陽兵數千,希顥焚陽武去,澄遂如鄭。詔授清檢校太子賓客,易名克寧。貞元初,遷澄檢校尚書左僕射、養成軍節度使。澄始封隴西公後乃進王爵每上章必疊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二年卒,年五十四。

  澄之喪,克寧祕不發;閱旬日,欲自領事,其行軍司馬馬鉉不許,克寧殺之,加卒嬰城,將為亂。劉洽以兵屯境上,遣使諭止,遂自戢,然道閉者半月。詔以賈耽代鎮,克寧乃護喪歸,悉索府中財夜出,軍士從剽之殆盡,澄柩至京,猶賜克寧莊一區、錢千緡、粟麥數千石雲。

  遼寧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勉走 走:逃走 B.希烈不能詰 詰:追究

  C.數殘剽 數:多次 D.遂自戢 戢:自盡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以養子六百戍之 ②不賂者以賂者喪

  B.①澄乃舍浚儀 ②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C.①澄之喪,克寧祕不發 ②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D.①加卒嬰城,將為亂 ②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

  11.下列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澄始封/隴西公後乃進王爵/每上章/必疊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

  B.澄始封隴西公/後乃進王爵/每上章/必疊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

  C.澄始封隴西公/後乃進/王爵每上章/必疊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

  D.澄始封/隴西公後乃進王爵/每上章/必疊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

  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澄多次封官加爵,開始時做江淮都統李垣幕府的副將,曾經被李希烈封為武威郡王,後還被朝廷加封王爵。

  B.興元元年,李澄在得到德宗親手書寫的帛詔時,他沒有立即宣佈,而是先集訓兵馬,為反叛李希烈作準備。

  C.李澄被叛亂分子李希烈任命為尚書令,卻派人向朝廷表明心意,李澄被封為武威郡王,後又歸順朝廷。

  D.李克寧殺馬鉉,將要作亂,後來皇上讓賈耽代任節度使,克寧才護喪而歸,進入京城,朝廷還賜給他財物。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澄密令焚營偽驚遁者,養子輩果乘以剽掠,澄盡斬之。***5分***

  ***2***清助守,殺河陽兵數千,希顥焚陽武去,澄遂如鄭。***5分***

  遼寧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9.D***戢:停止***

  10.C***C.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派/因;B.於是/才;D.作/因為***

  11.B

  12.A***武威郡王是朝廷所封***

  13.***10分***

  ***1******5分***李澄悄悄派人焚燒軍營假裝驚逃,李希烈那些養子果然乘機搶劫,李澄全部斬殺了他們。

  評分標準:“偽”“遁”“乘”“盡”的翻譯各1分,句子通順1分。

  ***2******5分***李清幫助守護,殺了幾千名河陽兵,雍希顥焚燒陽武后離去,李澄便前往鄭州。

  評分標準:“助”“定語後置”“去”“如”的翻譯各1分,句子通順1分。

  遼寧高考文言文閱讀譯文

  李澄,遼東襄平人,他是隋蒲山公李寬的遠世子孫。李澄因勇敢剽悍隸屬江淮都統李垣幕府任副將。又跟從李勉到永平軍節度使幕府,李勉為汴州節度使,上奏推薦李澄任滑州刺史。李希烈攻陷汴州,李勉逃走,李澄舉城投降叛賊,李希烈任他為尚書令,節度永平軍。興元元年,李澄派遣盧融帶著奏表抄小路到皇帝外出停駐的地方。德宗嘉獎他,親手寫了帛詔藏在密丸內,授任李澄刑部尚書、汴州節度使。李澄沒有立即宣佈,而是先集訓兵馬。李希烈起了疑心,派養子六百人防範他。賊軍急攻寧陵,邀令李澄到石柱。李澄悄悄派人焚燒軍營假裝驚逃,李希烈那些養子果然乘機搶劫,李澄全部斬殺了他們。並將此事報告,李希烈不能追究。賊軍派遣將領翟崇暉率領精兵進犯陳州,還沒返回,汴州賊軍的兵少,李澄估計他們不能控制自己,又有宦官薛盈珍持節來到,封李澄為武威郡王,賜給實封,於是李澄焚燒叛賊旗幟符節歸順朝廷。李希烈已經失去李澄,而且翟崇暉又失敗了,因此逃奔汝南。

  李澄率領兵將攻取汴州,駐紮在北門不敢進攻,等到劉洽軍駐紮東門,賊將田懷珍接納他。等到李澄進入時,劉洽已經佔據子城了。李澄於是駐軍在浚儀,兩軍士兵每天忿爭,不能安寧。適逢鄭州賊將孫液投降李澄,李澄派遣兒子李清快馬前往。先前,河陽李芃派副將雍希顥進攻鄭州,多次殘酷搶掠,孫液抵抗他。到這時孫液接納了李清,雍希顥大怒,急攻鄭州。李清幫助守護,殺河陽兵數千,雍希顥焚燒陽武后離去,李澄便前往鄭州。皇上下詔授任李清檢校太子賓客,改名叫克寧。貞元初年,升任李澄檢校尚書左僕射、義成軍節度使。李澄開始封隴國公,後來又進封王爵,他每次呈上表章,必定連著簽署兩個封爵,士大夫譏笑他粗野。二年去世,終年五十四歲。

  李澄去世後,李克寧祕不發喪,過了十天,想要自己統領軍鎮事務,而行軍司馬馬鉉不同意,李克寧殺了他,增加士卒據城固守,將要作亂。劉洽派兵屯駐在邊境上,派使者勸阻,於是停止,但道路斷絕了半個月。皇上下詔使賈耽代任節度使,李克寧才護喪而歸,他索取府庫中的全部財物夜晚出發,軍士跟隨幾乎將城中財物搶奪光了。李澄的靈柩運到京城,朝廷還賜給李克寧一區莊園、一千緡錢、敷千石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