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語文教案

  要著力於凸顯教師思維個性、閃耀其獨特的思維亮色.那麼怎麼編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教學目的

  1.瞭解文中借事喻理的寫法。

  2.掌握課文細節描寫和對比的手法。

  3.體會家庭生活的健康情趣,培養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析讀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和細節描寫,表現3次養貓的樂趣和痛惜之情。

  2.感受作者在文中提倡明辨是非,反對主觀武斷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運用析讀法,按“粗讀一細讀一精讀”三個步驟組織教學。

  2.運用程式教學法,按“寫什麼一怎樣寫一為什麼要這樣寫”三步組織教學。

  3.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適當點撥。按“自讀一質疑一釋疑一練習”的過程組織教學。

  媒體設計

  課前製作好《貓》的光碟或投影片,準備好語言學習機。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先點一兩名同學談自己最喜愛的寵物,並說明為什麼喜愛它。然後教師相機點撥,早在幾十年前,鄭振鐸先生寫了“我家”3次養貓的經歷,讓我們隨他一起去感受生活的情趣吧!***板書課題,放貓圖片******解說:這主要考慮本文.寫作年代距今較遠,以此激發學生“動情”,引起興趣。***

  二、解題

  本文是短篇小說。作者鄭振鐸***1898~1958***,現代作家,文學史家,著名學者,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刨導者之一。福建長樂人。著有小說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海燕》等;論著《文學大綱》等。《貓》是作者的小說集《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作者於1928年10月24日為這本集子寫的《自序》中說:“我不曾寫什麼小說,這一個集子所收的不過是小小的故事而已。……我寫這些故事,當然未免有幾分的眷念***指對舊家庭——引者注***。”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聽課文錄音或示範讀課文。圈畫勾點精美的字詞句,自行注音釋義。

  憂鬱 鬱悶 慫恿 安祥 居然 蜷伏 懲戒 斷語

  ***2***思考。

  ①小說寫了什麼中心事件?

  討論明確:3次養貓的經歷。

  ***解說:可以以此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②討論:A、全文共分幾部分寫“我”養貓的經歷。B.同學們討論發言:有的說以時間為序,每次養貓為一部分,可分為三部分。有的認為結合“我”的感情變化,可分兩部分。C、教師點撥:按作者3次養貓的不同感情,共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1~14***記敘前兩隻貓受寵。可分兩層:一層***1~2***寫第一隻貓病死***略寫***;二層***3~14***寫第二隻貓亡失***較詳***。

  第二部分***15~34***寫第三隻貓受屈而死***詳寫***。可分三層:一層***15***寫第三隻貓來得可憐;二層***16~29***寫鳥被咬死後,貓蒙冤遭棒打;三層***30~34***寫“我”明白真相後的自責和悔恨。

  ***解說:為此整體感知文章結構和故事情節,概覽全文內容,把握文章的脈絡。***

  2.細讀課文,美點揣摩。

  ***1***鮮明的對比。

  ①討論:作者為何不單寫第三隻貓,而要在前面寫第一、二隻貓。

  ②同學們思考發言:可能會說出記敘、描寫、對比之類。

  ③教師點撥全文對比的兩大群落。***也可參照課後練習二中1題的4個方面列表比較***

  一是第三隻貓是隻野貓與前兩隻都是主人喜愛而要來形成鮮明對比;二是它毛色難看,性情憂鬱,不喜歡玩遊,而第一隻貓像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陽光裡滾來滾去,第二隻貓會亂跑、爬樹、撲蝴蝶。三是它終日懶惰地伏著,這與第二隻貓“居然捉到一隻很肥大的鼠”形成對比。因此,大家都不喜歡它,它是隻“若有若無的動物”,連最愛貓的三妹“對於它也不加註意”,這與前兩隻貓全家視若寶貝的地位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難看出,前兩隻貓的受寵,反襯了第三隻貓遭冷遇,而第三隻貓遭冷遇的地位,是釀成它的悲劇的直接原因。經過這樣層層鋪墊,故事推進到高潮“芙蓉鳥事件”。在這個事件中,貓的負屈含冤與“我”的暴怒虐待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解說:圍繞兩大對比群,文中衍生了若干小對比,由此可引導學生品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對比藝術的無窮魅力。***

  的反思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裡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力求突出課文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以研究性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一、《新課標》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這既是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兒童語言貧乏,他們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不斷積累語言的過程。頭腦裡的語言材料增多,語言水平自然提高。這是社會交際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認識、發展智力所必需。說話時“妙語連珠,出口成章”,習作時“文思泉湧,妙筆生花”都在於一個人具有深厚的語言積澱。而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天我就是結合課文的內容,讓學生積累有關重點詞語,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我採用先扶後教的方法,即先引領學生通過“老實”“貪玩”這兩個詞來體會貓的古怪性格,然後讓學生自己在文中找出其他表現貓性格的詞語,並看看作者是怎麼把這些矛盾詞語連起來的?從而讓學生有機會自己閱讀,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如果每節語文課,我們語文老師都能花上幾分鐘的時間,做這樣一件事情,相信學生日後將終身受益。

  二、過去在閱讀教學中,長期存在煩瑣的內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學程式。《新課標》中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因此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去讀寫貓性格古怪的句子,並且說說為什麼這麼讀?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劃出作者喜歡貓的語句仔細品讀。學生們通過朗讀揣摩,從老舍優美生動的語言文字中體會到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有同學說:“在作者眼中,貓的髒腳印成了可愛的‘小梅花’,可見作者是多麼喜歡貓呀!”有同學說:“我在‘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這句話中體會到老舍對貓的喜愛,在他眼中貓就像一位歌唱家一樣棒。”還有的同學說:“我從‘蹭你的腿,要給你抓癢癢’這句話看出貓與作者之間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可見,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來潛心研讀,讓學生經過充分的朗讀,獲得感知印象,並和已有的感知經驗碰撞、於是心有所悟,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