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後感5篇

  《弟子規》它告訴我們,做人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要與德性好的人打交道,遠離那些品行差的人。大家讀後都有哪些感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弟子規讀後感,歡迎參閱。

  弟子規讀後感篇一:

  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學習生活,我們迎來了升入中學的第一個長假——寒假。

  為了不浪費寒假的時間,我想在寒假裡學習不一樣的知識,便在姥爺的推薦下找來了《弟子規》來閱讀。閱讀才知道,這本書果然是“名不虛傳”,不禁可以陶冶情操,更是教了我們後人做人的道理,我想,要真能讀透這本書,肯定是受益匪淺啊!

  《弟子規》中一再強調“孝是信根,信是命根”,雖然只有八個字,但卻蘊含了決定人一生的大道理。就比如《入則孝》這一篇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所說,父母就好比樹根,我們好比樹枝。長出什麼樣的樹枝,不是有樹枝決定,而是由樹根決定。我們是樹,父母是根,根樹相連,樹由根生。父母叫我們,不能慢悠悠的。不孝順,不僅傷父母的心,到最後,最受傷害的還是自己,我們想:沒有父母愛的孩子,肯定不能茁壯成長。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遇事能先想到父母,從一件小事中使父母開心,久而久之,這一件件小事情積累起來,這便是孝了吧!

  《弟子規》教給了我做人的基本原則和禮儀,使我懂得了怎樣愛別人、尊敬別人,使我成為了一個懂禮貌的人!

  弟子規讀後感篇二:

  這個假期我讀了《弟子規》,它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它告訴我們,做人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要與德性好的人打交道,遠離那些品行差的人。

  父母生病時,要日夜守護在身邊,湯藥要自己先嚐,然後再讓父母喝。如果自己外出工作,一定要稟告父母,回來時也要和父母打招呼,以免父母牽掛。

  它讓我明白了細心是由專心和認真組成的。取得好成績也不能驕傲,要繼續努力,才能再次取得好成績。

  弟子規雖然是一本並不起眼的小書。,但是它卻包含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我們應該好好讀這本書,不要辜負作者的一苦心。

  弟子規讀後感篇三: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弟子規》,弟子規對我的幫助很大!

  像“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他的意思是:父母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父母責備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以強詞奪理,使父母生氣、傷心。

  在現實生活中,上面的我都沒有做到。可是,從這一分一秒開始,我要孝順爸爸媽媽,如果,犯了錯誤,我一定會主動認錯。不管爸爸媽媽罵、打我,我都不會抱怨。因為,爸爸媽媽都是在叫我做人的道理。

  《弟子規》還教會我做人不要驕傲自大,要謙虛。大個比方吧,比如,他考了100分,卻在驕傲地炫耀,另一個人也考了100分,卻坐在位置上,甜甜的笑了。這就是驕傲和謙虛的區別吧。還有一句話叫“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些道理也讓我深受啟發。

  弟子規讀後感篇四:

  《弟子規》大家肯定都知道,也會背下來,但是你知道《弟子規》寓意嗎?我知道,而且我還把它運用到生活當中去了。你呢?現在我來帶你去看看。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一天,我來到必勝客去吃飯。一進去,我就被眼花繚亂的美食給吸引住了。我打算在必勝客多吃一點,因為這是難得的美味,只有在我考試好的時候才能吃到。服務員帶著選單來了,我點了一個夏威夷匹薩、一份薯格、一盤泰式口口香、一盤雞翅、兩杯咖啡、和一塊蛋糕。

  餐上齊後,我開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完後,我絲毫沒有感到飽的感覺。但過了幾分鐘,我覺得我的胃不舒服了。我想:我肯定是吃多了,我可不能再吃了。

  我回到家後,準備上床睡覺了,但我的肚子還是很不舒服,怎麼辦呢?我只好將就睡了。我剛躺在床上,不舒服的感覺就來折磨我了。我躺著等,等著什麼時候胃會把肚子裡的食物消化掉。我等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我等不住了,心裡越來越著急。這時,我有個主意,這就是——吃藥。

  我叫爸爸起床,給我找藥吃,爸爸給我找了一盒“嗎丁啉”我吃了一片後,繼續睡覺。躺在床上後,我感覺舒服多了。一個小時後,我終於入睡了。這難受的感覺整整折磨了我5個小時。

  經歷過這次教訓,我以後可要細嚼慢嚥,晚上要少吃飯,我以後可再也不會出現類似的事情了。我也終於感受到“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這句話的寓意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對於食物,不要偏食,也不要挑食,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良。吃東西要適可而止,不要過量,過量會損傷脾胃。我可知道了,你知道了嗎?

  弟子規讀後感篇五:

  二年級暑假時,爸爸要求我讀誦《弟子規》,剛開始時,讀起來朗朗上口,覺得挺好玩,可爸爸要求我背誦下來,這可真有點難為我了,在爸爸的堅持下,慢慢的,每天背幾段,一個暑假,我終於全部背下來了,經過爸爸的耐心講解,我還真明白了很多道理呢,這個暑假收穫可真不少。後來在一次課堂精彩三分鐘上,我一口氣背下《弟子規》,同學們被我字正腔圓、抑揚頓挫、順口連句的背誦聲所打動,贏得一陣陣掌聲。我為讀到這本好書而感到自豪和高興。

  首孝悌。爸爸告訴我做人首先要學會孝敬自己的父母,愛護自己的兄弟姐妹,還說一個人如果連這些基本的都做不到,他怎麼可能去尊敬、愛護別人呢?爸爸也時常以這句話來教育我,正是因為學習了《弟子規》,我對爺爺、奶奶都很尊敬,每逢奶奶過生日時,我總會送給奶奶一個意想不到的禮物,使爺爺、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平常早晨上學前,我總會先向爸爸、媽媽鞠躬請安問好,然後再高高興興上學去。在班上與同學們也團結的很好,同學間過生日時,我們相互間還上門祝賀。

  次謹信。書上解釋說,其次說話要謹慎,為人要誠信。要求做人說話要講究方法,不要冒然隨便亂講,弄不好會傷害到別人,甚至好事變成壞事,這一點對我們小學生來說可真夠重要,平時我總好講話,守不住口,今後需要多加註意。為人要講信,平時凡借了別人的錢物,我就會即時歸還。

  還有很多諸如“身有傷,貽親憂。字不敬,心先病……”爸爸在看到我生病或受傷時,會用《弟子規》上話來告訴我,這樣會導致父母擔心的。看到字寫的不好,也總會說字不敬,心先病,你態度不端正,不恭敬,當然字就寫不好。

  《弟子規》上的句子短,好記,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有關的問題,用《弟子規》上的話來規範我們的言語行動,就會使我們小朋友變得懂事,有禮貌。儘管我還有很多不足,與《弟子規》上的要求還有差距,但在我今後的成長過程中,我會以《弟子規》為鏡子,時常照照自已,力爭使自己取得更大進步。


 

  看了弟子規讀後感的人還看了:

1.弟子規讀後感100字

2.《弟子規》讀後感彙編

3.弟子規讀後感600字 4篇

4.弟子規的讀後感3篇

5.《弟子規》讀後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