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句子賞析

  李密的《陳情表》在表達纏綿悱惻的親情的同時,隱含著更為隱祕的目的。解讀這篇文章需要對文章的內涵進行深入的剖析,才能探知作者內心的隱祕。尤其對涉世不深的中學生講讀這篇文章,更需要抓住作者的思路,引導學生深入作者的內心世界。 以下小編蒐集整合了:陳情表的句子賞析,歡迎參考閱讀!

  如下: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2.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3.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鑑。

  4.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5.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6.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陳情表》原文賞析

  中國古代散文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在閱讀鑑賞時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能結合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時代背景加以體會;著重要注意鑑賞語言特色,節奏的抑揚頓挫和遣詞用字的妙處;此外,要特別注意熟讀和背誦,積累散文知識和鑑賞方法。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於鄉里。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後來晉武帝徵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於是寫下了《陳情表》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在封建社會裡,辭詔的話不是好講的,稍不留神便會以“不忠”之罪慘遭殺身大禍。因此,李密必須尋找充分的理由,以十分謹慎的言詞書寫表文。李密辭詔的目的就在於為祖母養老送終。

  為此他尋找出一個響噹噹的政治依據,這就是晉武帝自己提出來的“以孝治天下”的口號。所以李密在結構全篇時,緊緊扣住了一個“孝”字。為了打消晉武帝可能有的猜忌,他在文中還申明自己作為故舊遺老,現在不奉詔決非是忠於前朝,而是實屬無奈,是為盡孝而難以遠行的,因此反覆強調“逮奉聖朝,沐浴清化”,特蒙“國恩”,“凡在故老,猶蒙矜育”,“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等等,以表自己對當今的感情,同時表達“生當隕首,死當結草”願望皇恩的誠心。如果不如此婉轉陳辭,一味地辭不奉詔,那麼作為表文的特殊讀者----晉武帝在心理上就決難承受了。

  李密反覆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藉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整篇《陳情表》密佈著感情的濃雲。在作者的筆下,展現出一位可親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憫孫兒孤弱,躬親撫養,對李密有著大恩大德;正因為此,作者才與祖母建立起深切的感情。同時,作者還懷著憐憫之情,傾述著祖母的年老多病孤單無依的境況。第一段寫她“夙嬰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寫她病情“日篤”;第三段則寫她“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凡此都充分地表明一位晚輩對長者的關切與憐愛。李密在《陳情表》中不是一味地同晉武帝講道理,而是充分地擺事實,以具體的實情說服晉武帝體諒他的苦衷。

  當然他所擺給晉武帝的實情,均染上了濃郁的感情色彩,引致晉武帝感到李密強調的孝是北孝,而不是不仕晉的託辭,這便是作者所擬想達到的寫作效果。為了更深一層的打動晉武帝,李密還盡力渲染自己的處境與遭際。開篇便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凶o”然後就在這一悲調中泣訴自己早年失去父母,孤弱多病,家不盛,族不旺,“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慘狀,詔書特下本是件好事,大可受寵若驚,然而他告訴晉武帝,正是由於詔書切峻,祖母病情加重,反使他處於進退兩難、狼狽不堪的境地;接著勾畫出祖孫二人更相為命的狀況。由於李密所陳述的情況充滿了感情色彩,果真使晉武帝為之動容。晉武帝閱後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不僅沒對李密的辭不赴詔表示不滿,而且還痛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甚至賞賜他兩個奴婢,命郡縣按時給他的祖母送飯。足見《陳情表》所體現出的“情”的力量。

  《陳情表》的語言藝術也是大可稱道的。作者採用了不少排比,對偶句式,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內容。如“既無叔伯,終鮮兄弟”,“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以長幼、內外皆無來顯示自己的孤苦伶丁。又如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的對句表明李密的孝名與才名並傳。再如以“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的排比渲染出聖命逼人的緊張氣氛。“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則表示了作者誓報恩德的冰心誠意。《陳情表》的寫作多用四字句,雜以參差句,語言練達,琅琅上口。由於此文的問世,為後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急於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