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志散文漢家寨教案
散文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思辨思維與質疑能力,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奠定基礎。那麼教師該怎麼制定教案呢?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結構層次,概括各層次內容
2、品味語言,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景抒情的。
3、探索作品的豐厚意蘊,並結合實際,體悟堅守精神對生命的意義。
教學重點
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充分探討、理解文章“堅守”這種精神對人生的意義,探索作品豐富的意蘊,從而進一步感受張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在散文的百花園裡,我們欣賞了溫馨的記敘散文、細膩的抒情散文、詼諧的幽默散文,今天,我們追隨張承志先生,步入《漢家寨》,掀開睿智的議論散文的篇章。
二、檢查預習:
1、生字難詞:
小組派代表釋詞解難,教師做必要的點撥和補充。
2、作者資料
四人一小組,交流成果。小組派代表將課前收集到的資訊分要點在堂上展示。
明確:張承志以小說的名義挖掘出人潛在的巨大精神能量,寫出了信仰對於人的根本性的意義。他以內蒙古草原為基點,在北方邊陲作自由漫遊和尋覓,作品處處顯示出作家對於理想的堅守和追求,而且具有強烈的批判氣質和人文主義精神。
“當你們感到憤怒的時候,當你們感到世俗日下沒有正義的時候,當你們聽不見迴音找不到理解的時候,當你們仍想活得乾淨而覺得艱難的時候——請記住,世上還有我的文學……” ——張承志
三、出示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結構層次,概括各層次內容
2、品味語言,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景抒情的。
3、探索作品的豐厚意蘊,並結合實際,體悟堅守精神對生命的意義。
四、講授新課:
***一***讀:粗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及作者的行文思路,並試用簡潔明瞭的語言概括各層次的內容。
結構內容:***1-6***走近漢家寨沿途所見所聞所感 ***7-30***走進漢家寨的所見所思 ***31-36***離開漢家寨後的思考
點撥:以行蹤為線***抓住標誌性語句理思路***
明確:一般的遊記,筆隨人離而止。可本文雖以作者的行蹤為線,但卻與一般的遊記不同,它重在寫離開後的思索領悟,有較強的理性色彩,這就凸顯了議論性散文也就是哲思散文的特點。
***二***品
1、漢家寨所處的環境有什麼特點,文章是如何體現這些特點的?請找出相關的語句,品一品。
明確:空曠死寂 酷熱乾旱 貧瘠險惡 貧窮落後 人跡罕至
***注: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結合學生分析到的句子,適時地邊讀邊品邊體味。***
1***抓住作者自身的感受來表現環境特點。
“心被四野的寧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樣的死寂包裹著……”、“三百里空山絕谷,一路單騎,我回想著不覺一陣陣陰涼襲向周身”、“天涯何處都像是那個鐵色戈壁,那麼空曠寧寂,四顧無援”、“在那種過於雄大磅礴的自然之境中,我覺得自己渺小得連悲哀都是徒勞。”
2***通過修辭手法的運用來形象地說明環境特點。
①“和北麓的藍鬆嫩草判若兩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傷的一塊面板”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天山南麓比作一塊被烤傷的面板,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是紅腫並傷痕累累,作者將這惡劣、酷熱、乾旱的環境特點具體形象地描繪了出來。
②“山坳折皺之間,風蝕的痕跡像刀割一樣清晰,獰惡的尖石稜一浪浪堆起,佈滿著正對太陽的一面山坡。”用刀割來比喻風霜的侵蝕,突出了風很大、很猛,風霜凜冽。
③“馬在這種碎石中謹慎的選擇著落蹄之地”,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馬擬人化了,突出了天山南麓地面上的貧瘠和尖利,路難行走。
④“親眼看到從高山牧場向不毛之地一步步一分分地憔悴衰老,心中感受是奇異的。”一般來說只有人才會憔悴衰老,現在用它來修飾土地,突出了環境的惡劣、寸草不生。
⑤“漢家寨,如一枚被人丟棄的棋子,如一粒生鏽的彈丸,孤零零地存在於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將漢家寨比喻成“被人丟棄的棋子”,形象勾勒出其早已被世人遺忘,突出其人跡罕至、與世隔絕的特點。“生鏽的彈丸”更是寫出其地小,被棄置的時間久長。此外,作者用“孤零零”將其人格化,把它可憐孤苦之狀盡現。
3***通過列舉特定環境下的特定景物來凸現環境特點。
“除開一種維吾爾語叫uga的毒草是碧綠色以外,岩石是酥碎的紅石,土壤是淡紅色的焦土。”除了毒草就是紅石、焦土,還有鐵色戈壁等,都抓住特色景物來寫環境。
作用:作者花如此重墨去刻畫環境的惡劣,傳達出蒼涼廣袤、寂寞悲涼的情緒,為下文寫堅守精神做鋪墊;為漢家寨人在如斯環境下的堅守做襯托。
2、在如斯環境下有沒有人生活在這?我進入漢家寨後,一老一少見到我有什麼反應?請你們從他們的反應中分析各自的性格特點。
明確:從語言、動作、神態分析人物形象
老漢:無言 搖搖頭 只微微搖了一下頭,便不動了 突然鑽進泥屋
——木訥、遲鈍
小女孩:不眨眼 盯著我 七八歲 穿破紅花棉襖 一動不動 一直凝視
——天真、好奇、茫然
作用:兩個木訥而近乎靜態的人物形象恰恰是對漢家寨天荒地老地存在的一種最佳詮釋。漢家寨的寂寞、荒僻從人物的行動中一覽無遺。
***三***悟
1、環境如此惡劣,但在這片土地上,“從宋至今,漢家寨至少堅守著生存了一千多年”。他們頑強的生命力確讓我們欽敬,可我們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漢家寨周圍有三條巨大的戈壁通向遠方,為什麼他們不選擇其中的一條路,去開始新的生活,永遠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呢?他們留在這裡有什麼意義呢?請同學們互相交流。
明確:***漢家寨人的堅守***
老人和小女孩堅守祖先留給後人的家園,堅守著漢家寨傳統的生活方式,堅守著生存了一千多年的信念。
2、這種堅守對離開漢家寨迴歸現代文明的作者是否還有影響?結合補充資料,小組討論,作者在堅守些什麼?
***至1992年秋,張承志在日本和加拿大“漂泊”了兩年。而這兩年異國生活,不是觀光訪問也不是講學研究,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為生存而打工,或忙於寫作或忙於餐館洗碗。
他真切地感受到西方世界***包括日本***對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包括中國人***的文化偏見和歧視,以及他在北京感到的中國文化可怕的墮落***當時的文壇要麼吟風弄月、無病呻吟,要麼互相吹捧謾罵,剩下的就是對西方的文明進行獻媚和嬌嗔***,中國已面臨著危險形勢。一種強烈的民族文化的危機感促使他寫下了兩本散文集:《荒蕪英雄路》、《清潔的精神》。
明確:有。
“我強忍住心中的激烈,繼續著我的長旅。從那一日我永別了漢家寨。也是從那一日起,無論我走到哪裡,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堅守著什麼。”
“它與漢家寨這地名天衣無縫”
“在美國,在日本,我總是倔強地回憶著漢家寨,仔細想著每一個細節。直至……直至……直至……”
*** 注:這部分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點,因此這部分要讓學生集體朗讀,反覆品味,最好留適當的時間給學生自由品讀。***
***作者的堅守***
不僅是一種堅忍、頑強,它還是對家園、國家、文化、信仰的執著保護、懷念追求、不離不棄,一種在任何困難面前也不低頭的人生信念!
***四***究
你怎樣看待漢家寨人的堅守?在今天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堅守”還有沒有價值?小組合作探究。
組織討論,可提示思考角度***參考***:
1、求生存求發展 2、與時俱進 3、價值取向 4、人的追求
觀點列舉:
1、堅守只是為了活著嗎?沒有改造,不求發展,不去了解外面世界,只是守著這片天,而且活得愈久人性中那固有的好奇、渴望越消失殆盡,沒有思想、沒有希望地活著,直到死去,這樣的生活有多少意義呢!
2、如此下去漢家寨要麼成為原始的古董,要麼被人類遺忘。
3、堅守在這裡不光是一種堅忍、頑強,它還是對家園、故國、文化、信仰的執著保護、懷念、追求、不離不棄。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
五、課堂小結
通過對漢家寨荒涼死寂環境的描寫,我們深深地領略了漢家寨人所具有的堅守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他們歷經千年而依然固守在這片土地上,也正是這種精神哺育了我們的民族,乃至於整個人類。
相信,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自己的“堅守”,那就繼續吧,它將使我們更具有生的價值。
六、寫
假設多年以後那位穿紅花棉襖的小姑娘因某種原因走出這塊絕境,而後又回到漢家寨。請你設想一下她離開的原因、在外界的經歷、為什麼又回去,回去之後的生活有什麼變化?並寫在本子上。
***溫馨提示:描述時注意潤色你的語言。***
二
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一、理清文章結構層次,並概括層次內容。
二、引導學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初步感受其莊重、嚴肅、冷峻的語言風格基礎上體悟、思考生命的意義,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難點]
一、分析課文層次及各層次的具體內容。
二、引導學生充分探討、理解文章“堅守”這種精神對人生的意義,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從而進一步感受張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由各名家散文風格及散文的意義引入,激發學生探討的興趣***
在充滿詩情畫意卻又富含哲理的散文天地裡,如果說我們在冰心委婉明麗的散文中明白了平淡日子裡的無數哲理,在朱自清清麗雋永、溫文爾雅的散文中體會到生活的溫情,在沈從文極具地方特色的濃郁韻味的散文中瞭解到對生活成熟和理性的思考,在汪曾祺幽默閒適、詼諧風趣的散文中體會到大智若愚的睿智及對生活的自適與豁達,那麼,今天我們將在張承志的《漢家寨》中看到些什麼?
二、通讀全文、整體把握
1?快速閱讀全文,理清文章層次及作者的行文思路,並試用簡潔明瞭的語言概括層次內容。
點撥:瞭解隔行分層的知識。
學習抓住關鍵句把握行文思路,確定層次內容。
明確:行文思路
“走近漢家寨”——“走近了漢家寨”——“離開漢家寨”
課文層次:
***1***“走近漢家寨”,主要寫漢家寨地處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空寂、蒼涼、荒蕪、殘酷。
***可通過抓住“我在曝晒中暈眩了,怔怔地覺得馬的腳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及“我覺得自己渺小得連悲哀都是徒勞”等作者主觀感受的語句,感受漢家寨生存環境的惡劣。***
***2***“走近了漢家寨”,主要寫了在漢家寨的所見所感——神祕、隔絕、真實、堅忍。
***可通過“猛然間感到所謂‘大漠孤煙直’並沒有寫出一種殘酷”“在那塊絕地裡,他們究竟怎樣生存下來,種什麼,吃什麼,至今仍是一個謎”及“但是這不是幻覺也不是神話”“從宋至今,漢家寨至少已經堅守著生存了一千多年了”來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漢家寨所體現出來的“堅守”精神。***
***3***“離開漢家寨”,主要寫了作者離開漢家寨時的感受和離開漢家寨之後思想的變化——遺憾、不捨、回憶、堅守。
***可通過“我只是隱隱感到了人的堅守,感到了那堅守如這風景一般蒼涼廣闊”“遙遙地,我看見了那堆泥屋的黃褐中,有一個小巧的紅豔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紅棉襖。那時的天山已經完全升起於北方,橫擋住大陸,涼峰和乾溝裸谷相映襯,向著我傾瀉般伸延的,是漢家寨那三岔戈壁的萬噸鐵石”及“也是從那一日起,無論我走哪裡,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堅守著什麼”進一步感受漢家寨體現的“堅守”精神對作者的影響。***
注:因為最後一部分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點,因此這部分要讓學生集體朗讀,反覆品味,最好留適當的時間給學生自由品讀。
第二課時
一、探討與拓展
***說明:這個環節是學生活動,在第一課時結束後,留下探討與拓展的話題,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發現。***
***1***“在美國、在日本,我總是倔強地回憶著漢家寨”可見漢家寨對作者影響深遠。那麼你認為對於作者來說漢家寨給予作者最重要的是什麼?
***2***“也是從那一日起,無論我走到哪裡,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堅守著什麼。”作者說“我不知道那是什麼”。你認為這個作者堅守的“什麼”會包含哪些東西?
***3***文章還有哪些描寫觸動了你的心靈?說說你的感受。
課下上網查閱資料,進一步瞭解作者張承志的作品、生平及其寫作背景和創作初衷。
二、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五。
三
一、匯入新課
千百年來的生命存活之謎作者無法揣測,只是隱隱地感到了人的堅守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漢家寨,支撐著我們的民族,支撐著人類生生不息的繁衍。
二、寫作特點
1、獨具特色的語言。
沉鬱、凝重的語言給文章帶來了一股蒼涼之氣,作者用了一連串奇異的比喻來描繪對於天山腳下獨特地貌的新奇感受,如:“風蝕的痕跡像刀割過一樣清晰”等等。
2、變幻交錯的時空結構。
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一書的首句首創了一種特殊的時空結構:“多年以後,奧雷連諾站在行刑隊伍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運用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倒敘手法,容納了未來、過去、現在三個時間層面,而作家顯然隱匿在“現在”的敘事角度。 本文有幾處運用了這種結構方式。第8自然段:“這個地點在以後我的生涯中總是被我反覆回憶,咀嚼吟味,我總是無法忘記它。”
3、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
4、寓情於景的表達方式。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
假設多年以後那位穿紅花棉襖的小姑娘因某種原因走出這塊絕境,而後又回到漢家寨,請設想一下她離開的原因、在外界的經歷、為什麼又回去?回去之後的生活有什麼變化?描述時注意潤色你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