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議論文

  一篇議論文思辨色彩的強弱度直接影響著思想的深刻度,文章有無思辨性直接決定其可讀性,因此學生要關注思辨性在議論文寫作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他是一位深受觀眾喜愛的相聲演員,一部《榮譽》又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影視演員。然而,就在他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卻因酒後駕車而永遠地離開了他鐘愛的藝術舞臺,永遠地離開了他的人生舞臺。他的名字叫牛振華。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位女英雄,懲惡揚善,扶危濟困;她是人民的保護神,頂著各種壓力,打掉了一個又一個黑勢力團伙。然而在一次辦案途中她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去了年僅40歲的生命,過早地離開了她為之奮鬥了二十一年的警察崗位。她,就是任長霞。

  對於他們的離去,人們深感惋惜,然而在悲痛之餘,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發生車禍?悲劇一次次地重演,人們為什麼還不警醒,還不吸取教訓,還不遵守規則?

  也許我們應該向德國人學習,一位留學德國多年的中國學生說,在德國,他從未看到一輛車闖紅燈;即便在深更半夜,空寂無人的街頭,德國人依舊沿著人行橫道,看著紅綠燈過馬路。正如德國老人喜歡向人炫耀的那樣,在幾十年的駕車生涯中,違章紀錄檔案始終是一片空白的人比比皆是。

  有一位名人說過:“如果世界上真有所謂的天堂和地獄,那麼,天堂的規則肯定比地獄的規則更詳細。”

  讓規則看守的世界,是生命的聖潔花園,是人們嚮往的天堂。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共建那人人嚮往的聖潔花園。

  篇2

  如果生命是花園,那麼我們就要愛其美麗的鮮花,絢麗多姿。

  如果生命是詩篇,那麼我們就要品味其最有韻味的章節,意蘊悠長。

  如果生命是大樹,那麼我們就要細數歲月的年輪,豪情勃發。

  我站在黃河岸邊,遙望滔滔河水,感悟生命的力量。佇立在水邊向遠方望去,看見俄羅斯的風景。古老的白樺林、唱歌的夜鶯、升起的明月……年老的列夫·托爾斯泰依舊睜著天真的眼睛憧憬未來,瞳孔折射出的是無怨無悔的熱愛之情,那是對生命的執著。

  海子說:“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我有三種幸福:詩歌、王位、太陽。”海子生前總是告誡人們熱愛生命,享受生命,可他竟以臥軌這種殘忍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也許我們沒讀懂他熱愛生命的方式。

  陶淵明吟著《歸去來兮辭》,一路踏歌,那是一幅多麼清晰的歷史畫面。五斗米又怎樣?男兒錚錚鐵骨,怎可讓心靈沉澱上俗世的浮華?不為五斗米折腰,只為護住生命的一方淨土,那是對生命的熱愛,是一種對生命的維護。

  楚霸王站在烏江邊,回首過往,是後悔,是尊嚴。選擇自刎,是他對生命最後的詮釋,更是因為熱愛,為了儲存那一絲對生命的尊重。

  生命是一朵即將開放的玫瑰花,需要我們帶著呵護去撫摸它;

  生命是一首傳世的詩,需要我們帶著欣賞和熱誠去品味它;

  生命是一棵堅韌不拔的樹,需要我們帶著敬意去仰望它。

  所以,請熱愛生命吧!賦予它最有價值的名稱!

  篇3

  曾在雜誌上看過這樣一首詩——《花蕾的希望》。

  從詩中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朝我走來,朦朧中她那銀鈴般清脆的童音在我耳畔迴響:

  我憧憬著美麗的天堂/因為那裡沒有車來車往/我可以自由地遊戲,跳舞,踢球,捉迷藏/我不擔心/也不害怕/幼小的生命會在車輪下消亡/我不再希冀縹緲的天堂/縱然那裡沒有車來車往/只要我們與交警叔叔一起/用我們的智慧、行動和力量/共同把那可恨的惡魔來提防/只要車輪下不見血光/人間路上/車來車往又何妨

  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為了躲避車禍這個殘酷的惡魔,竟嚮往起了天堂中沒有車來車往的“原始”生活。一個個交通事故畫面,一組組沉甸甸的事故統計資料,讓我感到窒息。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失去了生命便失去了一切。因此,我們應對“交通安全”這個話題予以高度的重視。

  雖然我們不願去探討這個沉重的話題,但面對頻頻上演的被扼殺的人生、被碾碎的幸福,我們不能不警醒,我們不得不深思。

  生命是脆弱的!凡是珍愛生命的人,都不願面對死亡的要挾,然而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卻在一場場交通事故中如流星劃過天際般逝去。無數個家庭眨眼間失去了家裡的頂樑柱,無數年過半百的老人還要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不僅如此,交通事故給國家造成的損失也無法彌補。據統計,建國以來,我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五百多萬起,死亡一百多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一百多億元!

  為了已經逝去的,更為了還活著的;為了像詩中所說的,讓人間路上車來車往而沒有生命在車輪下消亡,為了我們的生命安全,請行文明車,走文明路,做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