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唱法發聲教學
愛好唱歌的你們,知道有哪些通俗唱法的具體知識?那麼就和小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通俗唱法發聲的具體教學方法吧?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
一:聲音共鳴
人體聲音共鳴區共分為三個部分,亦即三個共鳴區DIE、DREI、RESONANZEN,第一共鳴區是頭部後腦和頭頸以及肩部位置,第二共鳴區是前額、鼻腔及上額部位置,第三共鳴區是胸腔位置。第一共鳴區又肩負調整歌唱音域的位置,高音應當在後腦部及頭頂部,中音在後腦枕部,低音在額頭及肩部,那才是正確的,通常一個人所發出的聲音高、中音還好,可是一到低音就散掉了,沒有共鳴,原因出在沒把低音讓它在頭部肩部共鳴。其次第三共鳴區腹腔後部後腰部是最重要的聲音共鳴區,它是聲音的基礎,被稱為基礎音,它的重要有如房屋的基礎。第一共鳴區、第二共鳴區不是“發聲點”,如果把第三共鳴區的位置移到背部,和第一共鳴區及第二共鳴區連結在一起,則形成了人體的樂器,發出的聲音則共鳴豐滿圓潤,反之則聲音單薄幹澀尖銳不堪入耳,有些人以為第二共鳴區只是在眉間一共鳴點,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第二共鳴區是由好幾個共鳴點串連起來的,亦即眉間、鼻樑、鼻尖、上顎、下顎、牙齒、觀骨等。其次,要想做到有強有弱的聲音,必須先要了解聲音“前面”和“後面”的問題,要想明瞭聲音“前面”和“後面”的問題,要先明白“開母音”Aperto和“閉母音”Accuto的關係,“開母音”就用前面來唱,“閉母音”就以後面來唱,所謂前面就是第二共鳴區加上第三共鳴區唱出開的聲音Aperto。所謂“後面”就是第三共鳴區和第二共鳴區再加上第一共鳴區唱出蓋或稱閉的聲音Accuto。要唱漸強時先要把聲音的芯抓到,然後以此芯作為發聲點,將氣在第三共鳴區內擴散膨脹,使它好象變成氣球,之後,把它推向背部及後腰部增加其氣壓,同時加入第二共鳴區,此時聲音的芯要保持好,不可失去。漸弱時只要把氣壓逐漸減少,抓緊聲音的芯,使聲音回到胸口發聲點,然後用氣息切除聲音,使之停止,此時下腹往上的力量必須增大兩倍,否則無法使聲音回到胸口發聲點,當然這些要靠經年累月的苦練方能領悟,舍苦練別無他途。
二:聲帶的彈問題
聲帶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叫“聲韌帶”,這是兩片聲帶的尖端,猶如聲帶的面板,由它通過氣息的衝擊振動發出聲音,這是比較強韌的部位,較不容易受傷發炎。第二部分叫“聲脣”,若發聲時聲脣逼緊聲韌帶,和聲韌帶同時振動發聲,則聲帶容易受傷發炎,甚至腫脹出血,有些人發聲時由於聲脣過分避緊聲韌帶,以至氣息無法經由聲韌帶正常平衡摩擦振動發聲,造成聲音憋住出不來。遇到這種情形,我們只要把第一部分的聲韌帶儘量併攏,將第二部分的聲脣連同第三部分的聲帶肌肉--“縱走筋束”向兩邊撐開,不使聲帶的肌肉同時參加振動,如此即為健康的方法,也較能持久不受損傷。如果我們拿一根約一公尺塑膠管向四面八方摔轉,則會發出鳴鳴聲響,若我們把這根塑膠管出口處用橡皮筋綁緊使之出口處變小,那麼它所發出的聲響必然聲音較高,這就是聲帶的發聲原理。聲帶的運動可分前端和後端兩個部分來說明,聲帶的前端是長在喉結的下方約0.3公分的地方甲狀軟骨,然後連到後端,靠“披裂軟骨”來扭轉聲帶使聲帶拉長,拉長時的方向是前端要向下後端向後扭轉。如此拉長後聲帶的長度則比原來未拉長前長上1/3或1/2。一個嬰兒剛出生,他的聲帶後端是非常發達的,可是以後受到語言子音的影響,這時聲帶後端慢慢退化,前端反而發達起來,所以我們練習歌詞咬字必須明白要把子音和母音分解開來,子音用前端,母音用後端以“S”或“C”加上母音即Sa、Se、Si、So、Su、Ca、Ce、Ci、Co、Cu或Pra、Pre、Pri、Pro、Pru來練習效果較佳,亦即子音往前送,母音向後送。聲帶的後端遠比前端更重要,也常被一般人所忽略,甚或不能接受棄而不用,這是多麼可惜。要感覺聲帶後端披裂軟骨的位置,它是在於食道處,當我們吞嚥東西時,披裂軟骨就會跟著扭轉,所以我們把吞嚥時的感覺用來發聲那就是正確的。其次談到“輪狀喉頭肌”,輪狀喉頭肌長在上部食道的前面,當我們用手去壓迫胸骨及氣管上方凹陷處,就會有咳嗽會癢的感覺,這個部位就是輪狀喉頭肌的位置。至於如何去感覺聲韌帶併攏的技巧,只要我們吸氣時故意發出聲音,以這種感覺來發聲那就對了,這個位置就是正確的發聲的位置。在此我要將聲帶後端再次加以說明,一隻狗在叫的時候是用後腦頭腔來共鳴的,它們用這種聲音來傳遞感情訊息,這種聲音可傳得非常遠,絕不是用聲帶前端,我們人類也是動物,當然用這種方法來傳遞情感訊息更能被人接受,而這種聲音是具有感的。
三:呼吸的位置
首先來談談吸氣,吸氣的時候五個部位要同時進行參加吸氣工作。一、氣管上部輪狀軟骨或鼻腔要縮小,用“I”母音使聲韌帶併攏,保持緊張狀態;二、胸部胸骨要向左右擴張;三、背部肩胛骨向外擴張;四、腰部末位肋骨向外擴張;五、腹部肚臍以上叫上腹,肚臍以下叫小腹上腹向前撐開,以保護橫膈膜,小腹向內向上收縮。這五個動作必須在緊張狀態下進行,不可鬆弛。其次呼氣時的動作仍然和吸氣時的形態Form是一樣的,縮緊肛門,上腹向前撐開,小腹使勁使氣往內向上推送。其次談到“氣壓”的問題,我們在一個茶壺裡裝滿水,下面用火加熱,當水沸騰的時候蒸氣會推動茶壺蓋,使茶壺蓋上下抖動,但是我們如果在茶壺內裝上一個笛子,水沸騰後水蒸氣就會從笛子排出,發出聲響,這個原理和我們發聲原理是相同的,這個笛子就是氣管後端所發出的聲音,我們以“U”母音來練習較能體會出來,使上面的氣胸部、肩部及下面的氣腹部、腰部保持緊迫狀態後,上面的氣紋風不動,擋住氣,使聲脣撐開,然後下面的氣往內向上輸送,使維持平衡狀態,要唱之前提前一秒鐘作準備,然後再發出聲音,這就是正確的呼吸,也唯有這種方法才能發出感的聲音。
四:實際演練
歌唱技巧在講求母音和子音的發聲方法以及母音和子音之分離揭開,五個母音a、e、i、o、u對聲門的閉合和張開均有所不同,“a”聲門是完全開啟的,“e”聲門半開,“i”聲門關閉,“o”聲門半開,“u”則聲脣張開,聲門韌帶關閉。在這五個母音之中以“u”母音的開合狀態是最健康,所以要把“u”以外的四個母音保持相同與“u”的發聲位置來發聲,用暗一點的音色,只用一半的聲音用聲帶後端來唱,其中唱“i”母音時要保持“a”母音的位置,“e”母音很容易位置移上去,要儘量避免,須知吾人唱歌時是以傳達母音為主。至於子音由於它是缺乏感的聲音,它只是母音的附庸,我們要多練習母音和子音揭開的方法,這種方法已如前述以“中庸的聲音”mezzavoce用S、C或Pr加上母音來練習,效果甚佳,練唱練習曲應當多用“中庸的聲音”來唱,其它不論是唱長音或歌曲也依然如此,試想,如果要演唱整個歌劇,從頭聲音拼到尾,任誰也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