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楊善洲觀後感

  下面是一些李強優秀員工的觀後感,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楊善洲觀後感

  20年3月09日,按照上級要求,魚臺縣環保局工作人員在魚臺縣影劇院觀楊善洲這部電影,看完之後內心久久難以平靜。楊善洲同志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值得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的崇高品質與奉獻精神。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更要認真學習,在心裡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楊善洲同志1953年入黨,1988年4月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並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後被評為省、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境保護傑出貢獻獎”、“中華環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通過認真學習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蹟之後,我覺得我們主要應從四方面進行學習:

  一、學習他鞠躬盡瘁、不懈奮鬥的革命精神

  退休前,他廢寢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後,他志在千里,植樹造林,把“我要回家鄉種樹,為家鄉百姓造一片綠”這句話講的鏗鏘有力,開始了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徵程。向楊善洲同志學習,要求我們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在實踐中開拓創新、努力奮鬥,不斷磨練自己意志。

  二、學習楊善洲同志愛國愛黨,無私奉獻的精神。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黨員的風采。 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餘年,但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轉非”的戶口本,沒有給家裡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常對家裡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裡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三、學習他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

  對於共產黨人來說,要牢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人民公僕來說,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質就是公僕情懷。楊善洲始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共產黨員和人民公僕的深刻含義。他光明磊落,心裡裝滿黨和人民的利益,唯獨沒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卻折射出萬丈光芒。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公僕,在工作中認認真真的為老幹部服好務。

  四、學習楊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後把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出於對他幾十年卓著成績的褒獎和關心,省委曾讓他到昆明居住,併到省人大常委會工作,但他婉言謝絕。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捨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

  “楊善洲,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當官一場手空空,退休又鑽山溝溝;二十多年綠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場,創造資產幾個億,分文不取樂悠悠……”楊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覺實踐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和道德追求,為每一位黨員幹部樹立起光輝的楷模。

  學習楊善洲,一輩子忠於黨的事業,踐行黨的宗旨,黨的生命力必定更加旺盛。

  學習楊善洲,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我們將在信念的堅守中收穫更燦爛的人生。

  楊善洲觀後感

  主旋律電影能不能感人?建黨90週年獻禮影片楊善洲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回答--能!

  楊善洲是生活中的真實原型:原雲南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為了兌現自己當初“為當地群眾做一點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後,他放棄了定居昆明幹休所,執意回到家鄉繼續為黨的事業、為家鄉父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事蹟的真實感人為電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腳步匆匆、太匆匆,楊善洲始終奔忙於黨的事業,惦記著人民的疾苦,而絲毫不謀私利。這樣的黨的幹部是時代的呼喚、人民的希冀呀!

  在位時,他一心為公,堅持原則,嚴於律己,從不以權謀私,在他的心目中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他總是深入基層,每每出現在田間地頭,矛盾關頭,為民排憂解難。那久旱逢甘霖的狂喜,體現了他與民共苦同樂的崇高境界。

  楊書記退休要離開了,同志們歡送書記那場戲太感人了,楊書記帶領新黨員和全體黨員做黨員宣誓的場面,就好像我們每一個黨員重溫入黨誓言,我相信每一個有熱血和理想的共產黨員都會默默跟隨宣誓的。這是老一輩對後來人的鼓舞呀!緊接著電影把鏡頭推到楊善洲那雙堅定卻也匆匆的腳步上,那漸行漸遠的腳步預示著楊書記在另一片天地開始了新的長征……

  退休後,不忘自己的承諾--“為當地群眾做點實事”楊善洲義無反顧地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自己的家鄉大亮山,帶領群眾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積5·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左右,價值3億元的林場,給大亮山人民帶來了戰天鬥地、抗旱豐收的實際效益,最後將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一個人有幾個22年呀!更何況是退休以後,他是把自己的畢生精力都獻給了黨、獻給了生他養他的大亮山父老鄉親呀!真正是嘔心瀝血啊!

  電影的感人之處更在於抓住了情節的焦點--權利的利用

  為了解決轄區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楊善洲不惜自己請來有關領導為解決代課教師指標苦口婆心、曉之以理;而對於自己的女兒,即便是哭訴求情、以致傷了父女情分也堅決不走關係,這在當代社會真的是不多見的啊!我們黨的幹部如果能像楊書記這樣,黨的威信能不高嗎!

  影片進一步將此問題深化。楊書記力薦年輕有為的林場職工周波到縣林業局工作,為的是成全年輕人對事業的忠誠、和對生活的追求。楊波跟著楊書記一干就是17年,風風雨雨一起走過,是在楊書記的言傳身教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楊書記的有血有肉也表現在這裡。正是由於楊書記的理解與寬容,使得楊波終於把新媳婦帶上了山,一起從事大亮山林場的建設。使我們感受到了事業與愛情的力量,感受到了楊書記的高瞻遠矚。跟著這樣的領導,再大的困難也不再話下呀!常言道:沒有不好的群眾,只有無能無德的領導!

  在楊書記的最後時刻,廣大群眾自發看望的場面也是十分感人的。正是由於楊書記帶領大亮山人民植樹造林,才避免了大旱之年的災害,獲得了豐收,那眾手相傳的一碗清洌洌的水,表達了人民對楊書記的信任和愛戴……我的眼睛再一次模糊了……

  電影配樂十分精彩到位,沒有轟轟烈烈、沒有慷慨激昂,幾處出現的牧歌一樣的縹緲女聲吟唱、哼鳴,把我們帶入影片營造出的大亮山的神祕氣息之中,帶你進入人物豐滿而深邃的內心世界,為影片增色不少。回來查找了一下,影片配樂出自著名音樂製作人、北京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青年作曲家舒楠之手,他曾經為建國大業讓子彈飛建黨偉業等多部影片作曲配樂,真的是非常動人心脾哦!讓我體會到哼鳴吟唱在背景音樂的運用是多麼烘托氣氛。在網上搜來幾段視訊分享於此:

  100分鐘的楊善洲,他的模範事蹟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觀看該電影使人的靈魂得到淨化,楊善洲是一面旗幟,是我黨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的一面旗幟。在電影結尾釋出了胡錦濤總書記作的重要指示,“楊善洲同志是黨員幹部的學習楷模,是離退休老同志的優秀代表。他一輩子忠於黨的事業,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他的模範事蹟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向他學習,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乾部。”中共中央組織部作出決定,追授楊善洲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