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在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每當一提起“國學”,我就會想起那些枯燥無味的文字、之乎者也之類的,心裡感到十分乏味。但是當今天我觀《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之後,我就徹底改變了對國學的看法。《國學小名士》裡有好多大哥哥大姐姐,他們都懂得很多國學知識,並且在比賽中活學活用。看著哥哥姐姐們躍躍欲試的樣子,我不禁對國學也產生了好奇。難道國學有那麼有趣嗎?看著哥哥姐姐們成串的說出那麼多古詩句,我羨慕起他們來。

  看完節目後,我開始反思起自己。如果我去參加這樣的比賽的話,會怎樣呢?我大概只能說出一兩句而已,也不會這麼熟悉靈活的擺事實講道理。我平常看的古詩詞不多,除了老師讓背誦的基本上就不太怎麼背了,媽媽經常讓我多讀國學,而我覺得國學太無聊,一直不想背。現在看來,其實不只是要背誦還要真正理解內涵才能吸取精華為我所受用。國學真的用處很大,那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精髓,是祖宗們留下來的精華,有了這些,我們後人可以少走多少彎路?像《弟子規》教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事,而且要把會做人放在首位,對我來說,現在做個孝順懂事的孩子要放在首位。

  看完這個節目,我的感觸真的很大。我覺得我知道的太少太少了,看書只看小說之類的,從不去看國學,古代名著。現在我知道了,一個人是必須要學會自己祖宗的語言的。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喝著黃河水,吃著五穀雜糧,說著中國話,對老祖宗的語言必須要懂。我以後一定會多讀國學,成為一個瞭解自己的祖國的人。

  想想媽媽讓我背是正確的,只要開始永遠沒有太晚的事情,從這一刻起,我要拜讀古書,試著和古人對話。

  範文2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漢字是人們智慧的結晶,而古詩更是漢字文化的精髓所在。昨天晚上我觀一個經典誦讀比賽節目《國學小名士》觀看之後,就像推開了一扇神奇的大門,讓我穿越在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燦爛文化中 。

  比賽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是“我愛記詩詞”是根據大螢幕顯示的關鍵詞,選手依次背誦包含關鍵詞的古典詩詞、名句。打錯出局,依照出局分別得到五分、十分、十五分、二十分、二十五分。第二環節是“名家對對碰”本環節邀請諸位文壇大咖,手中持有十分、二十分、三十分,不同分值的題目。先手可以選擇分值,答對得分打錯扣分。第三環節是“美德大考驗”通過導演組選手日常任務中,特別設定的隱藏環節,選手在無意識狀態下,是否踐行傳統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比賽越來越激烈,選手們更是爭先恐後、大顯身手。

  觀看這個節目以後,我也愛上了古詩,我被語句的優美、詩韻的高雅所吸引。我們每背一首古詩,我們不但要讀出它的韻味,理解它的內涵,而且還要根據詩的意境繪畫出風格不同的圖畫。通過誦讀,我理解了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深刻,蘇軾的豪放和李清照的婉約……通過那一讀、一誦、一寫、一畫之間,我領略到古詩的魅力,我將自己與詩融為一體。我體會到了中華經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韻。成了我的良師益友。

  誦讀古詩可以使我們陶冶情操、增長知識。書香四溢、書富五車,誦讀古詩可以讓我們的內心變得豐富,精神上擁有巨大而寶貴的財富。詩對於我就像魚兒離不開河水,花兒離不開陽光根離不開土地,鳥兒離不開天空,詩歌是我呼吸的氧氣,是我生命裡溫暖的陽光。

  範文3

  國學是對大家很有幫助的,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增強大家的理解能力。很多著名詩人的詩大家也可以去讀一讀。 有一次,我和媽媽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我不想吃了,這些菜太難吃了。我想把飯倒了。媽媽說:“不可以浪費糧食。”媽媽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國學經典的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然後,我就說;“我不會浪費糧食。”這些糧食似乎是農民伯伯的笑臉。

  還有一次我看見別人都在買新衣服,而我卻穿著一件舊衣服,回到家裡,我對媽媽說:“被人都在買新衣服,我穿的是一件舊衣服,我也要買。”媽媽看著我說:“克勤於幫可見於家,如果你買了新衣服,然後你又看見別人又買新的東西,你又要買,這樣家裡的錢遲早會被你用光的你應該做一個節儉的人,不要奢侈浪費。”我就沒有要求媽媽買新衣服了。

  讓國學陪伴我們成長吧!他就像我們的朋友一樣,隨時提醒我們,讓我們把那些不好的習慣改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