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以內寶寶感冒怎麼辦

  寶寶因為抵抗力較差,小痛小病都是難免的,有的孩子愛動,容易出汗,有的孩子睡覺喜歡踢被,喜歡翻滾,所以感冒是寶寶最常見的問題。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位能幹的媽媽根據自己的寶寶養育經驗加上各種學習途徑整理出了一些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噢。  一直很健康的孩子突然不舒服了,愛打噴嚏、流清鼻涕,不想吃飯或吃飯後很容易嘔吐,明顯地沒精神,都說明孩子感冒了。其實,家長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在剛剛感冒的時候,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有上述症狀,如果在這個時候家長及時處理,孩子的感冒就能很快控制住,不會發展到發高燒不退、咳嗽不止的地步。孩子的感冒多數都是受涼引起的。晚上蹬被子、白天衣服穿得少、玩耍時脫衣服多了沒及時穿上、坐在冷地上時間久了、沒穿鞋光腳走路、吃寒涼的食物多了或貪吃過多的冷飲等,都會導致孩子受涼。家長及時、正確的處理是治癒早期感冒的關鍵。既然孩子感冒多數是受涼引起的,那麼家長只要找到孩子受寒涼的原因並及時祛除,孩子就能快速痊癒,但遺憾的是,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舒服了,首先想到的是給孩子吃藥,如果感冒是受涼引起的,你不想辦法祛除病因,而是讓孩子繼續受涼,那麼孩子很快就會發展成咳嗽、發燒了。

  1.家長應該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腳,如果孩子有上述症狀時,手腳又發涼了,就可以按如下方法進行處理:

  ***1***1歲以內的孩子可以喝紅糖水,紅糖性溫,能祛寒,一天給孩子喝2~3次,每次用半勺紅糖衝溫水就可以了。

  ***2***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適當加一片生薑,3歲以上加兩片,再加上半勺紅糖,煮成生薑紅糖水給孩子喝,一天2~3次。

  ***3***晚上睡覺前給孩子用溫水泡泡小腳,大人可以用手摸摸孩子的頭,只要孩子微微出點兒汗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手腳涼得厲害,可以用艾葉水泡腳,只取小半把艾葉煮水給孩子泡,泡到孩子出汗就可以了。泡完腳一定要讓孩子多喝溫開水,儘早上床休息,增加睡眠的時間是治癒早期感冒的重要保證。只要是喝生薑紅糖水祛寒,就說明孩子內熱大,所以家長必須同時給孩子多喝溫開水,讓孩子大量地喝水,多排尿,不管是西醫說的病毒引起的感冒,還是中醫說的虛火大引起的感冒,都能隨著一次次尿液的排出而減輕。不要小看這一杯杯的溫開水,哪怕是傳染病引起的孩子不適,只要能讓孩子多喝水,都能明顯減輕病情。

  ***4***孩子明顯不舒服時,飲食的調理很重要。因為孩子一生病,胃腸的消化吸收能力會變虛弱,這時只能給孩子吃一些清淡的東西,而且各種食物除了新鮮外,還一定要燒得爛、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生病了就該補一補,其實孩子正在發病的時候是不能補的,特別是魚、蝦,很容易引起發熱。這時最好只給孩子吃利於消化的肉湯、菜湯、稀飯、麵條,不但減輕了消化系統的負擔,也利於身體的康復。

  ***5***如果第二天孩子還有些不舒服,手腳仍是涼的,家長可以繼續按上述方法去處理。等孩子沒有明顯的不適了,再給孩子吃鱔魚和燉得很爛的牛肉,對增強體質很有好處。

  ***6***孩子不舒服時,固元膏仍然可以吃,一天兩次,一次小半勺,夏天的時候要少吃。

  2.當孩子有明顯的感冒症狀,但小手、小腳不發涼,舌苔也不發白時,家長應該給孩子多喝加一點點鹽的淡鹽水,每天幫孩子捏脊10~15遍,捏脊後再讓孩子多喝溫開水,晚上給孩子泡腳,發汗,然後搓腳心50下,能降虛火。同樣,這種情況下也要讓孩子早點休息,飲食要清淡,不能吃魚、蝦,固元膏也暫時停吃。

  經過以上的處理,孩子早期感冒的症狀都會很快得到控制,只要孩子不再繼續受涼,不適在一兩天內就可以完全消失。

  家長在孩子每次生病時都要及時總結經驗,為什麼孩子會生病,為什麼這次能很快控制住。只有找出孩子患病的規律,儘量避免各種可能的致病因素,才能讓孩子少生病或不生病;孩子患病後,家長及時而正確的處理,可以大大緩解孩子的病情,減少痛苦,堅持下去,孩子必然能在家長無微不至的呵護下健康成長。感冒就發燒,遇到這種情況,大人通常是趕緊把孩子往醫院送,又是打針,又是吃藥。 其實,只要孩子發熱時精神不是很差,溫度沒超過39.5℃,家長也可以自己處理。孩子發燒有個規律:如果發燒時手腳冰冷、面色蒼白,則說明孩子的體溫還會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腳變暖,出汗了,就說明體溫不會再地上升。

  家長遇到孩子發熱時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一歲半以內的嬰幼兒,前囟門還未完全閉合,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著後,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門,一直捂到孩子的頭微微出汗,這時再看小嬰兒,鼻子通了,呼吸平穩了,溫度也降下來了。這時,家長再把寶寶叫醒,多給喂一些溫開水或紅糖水,寶寶很快就能恢復如初。我兒子一歲前有幾次感冒發燒都是用這種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鐘,最長的一次捂了一個半小時,我的手都麻了,才見兒子頭上冒汗。所以在給寶寶用手心捂前囟門時,家長千萬不要著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來操作,男士的熱量大,寶寶容易出汗。

  2.多數孩子還是受涼感冒引起的發熱,發熱時手腳發冷、舌苔發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家長可以用生薑紅糖水給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錯的,如果生薑紅糖水裡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長的蔥白,效果會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給孩子煮的稀飯裡面加上兩片生薑、兩段蔥、幾滴醋,煮好後,去掉姜、蔥,餵給孩子吃,能祛寒、發汗,退熱的效果不錯,孩子也願意吃。家長可以一天給孩子喂2~3次,孩子退熱後就不要加蔥了,舌苔不再發白時,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發燒時手腳不冷,但面色發紅,咽喉腫痛,舌苔黃或紅,小便顏色黃、氣味重,眼睛發紅,則說明孩子身體內熱較重,就不能喝生薑紅糖水了,家長應該讓孩子大量喝溫開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鹽,衝成淡鹽開水給孩子喝,能消內熱。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幾次小便,讓身體的內熱隨著尿液排出,體溫才會下降,上火的症狀也才會好轉。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發熱,則說明體內有內熱或炎症,家長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鐘後給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發熱時,就不要再喝了。同時儘量給孩子多喝水,吃新鮮的水果,飲食要相對清淡,不能吃魚、蝦,只能吃其他肉類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體溫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熱,說明孩子發熱是身體內寒重及虧虛引起的,這時仍要給孩子喝生薑紅糖蔥水,最好再配合艾葉水泡腳祛寒,而且可以讓孩子喝肉湯和淡淡的雞湯,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給孩子及時補充營養,同時讓孩子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