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勵志人物故事

  有很多的古代人物的故事都是非常的值得我們去看看的,學習他們身上的精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懷素練字

  懷素***725—785***是唐朝有名的和尚。他從小入廟出家,可他始終堅持了對書法的愛好,並曾拜著名書法大師顏真卿為師。但他的書法主要成就卻不是楷書,而是草書,尤其是狂草。他的代表作《自序帖》可謂草書史上的典範之作。

  成就的取得,是他長期堅持不懈地練習的結果。能有這樣的“結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僧人的本職是事佛、坐禪唸經,要練字,就要把分分秒秒的休息時間全佔滿。這一點,懷素完全做到了。他的毅力是令人讚歎的。

  練字還需文房四寶俱全。寺廟中的生活本來就是清苦的,買筆買墨就得不少錢,還哪有錢去購買硯臺、紙張呢?可這並未難住懷素。他想方設法自制了代用品。先是找來一個木盤和一塊木板,塗上漆,當做硯臺和練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寫,墨幹了再磨,磨完再寫;寫完就擦,擦淨再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硬是把木盤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練字離不開筆,懷素對筆十分愛護,每寫完字都把它洗得乾乾淨淨。他沒有合適的盛水器皿,便就地取材;到屋外的一個小石頭池子裡洗筆,拿它當了“筆洗”。日久天長,池子裡的水全都變成了黑水。人們就叫它“墨池”了。

  懷素就是這樣努力創造條件,勤習苦練,終於練就一手用筆盤旋、狂放,變化繁多而又揮灑自如的狂草,由一個愛寫字的小和尚成為一名值得效法、讚頌的書法大師。

  :柳公權

  柳公權是唐代一位楷書集大成者,他的書法清勁挺拔、俊秀深厚、自創一格,人稱“柳體”。在他學書路上,曾有一位“無手”師傅對他的啟發很大。

  柳公權小時候聰明過人,酷愛書法,寫得一手好字,他經常在別人面前炫耀,總以為自己寫得已經很好了。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皺眉頭,說:“這字寫得並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城裡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獨自去了城裡。一進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失去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願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祕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來混生活,怎麼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經過苦練,柳公權終於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

  :米芾

  宋代大書畫家米芾,與蘇軾一樣,也是中國古代賞石界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米芾喜歡奇石,簡直到了如醉如痴、如癲如狂的地步,故有“米癲”的戲稱。而“米芾拜石”的故事,則是對其癲狂的一個最好的印證。

  米芾整日醉心於品石、賞石,以至於好幾次遭到貶官,一生宦途失意。一次,他新任無為州堅軍,初入州署,發現院內立著一塊大石,形狀十分奇特,心中不禁大喜:“此足以當吾拜。”於是,他立刻整好衣冠拜之。此後,他還稱這塊大石為“石丈”。過不了久,他又聽說河岸有一塊奇石,“狀奇醜”,便命令衙役將其移至州署院內。米芾見到此石,大為驚奇,一時得意忘形,讓僕人取過官袍、官笏,設席跪拜於地,念念有辭地感嘆:“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這一段“米芾拜石”的故事,成為後世不少畫家的創作題材,更是他們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

  無為州距靈璧石的產地不遠。米芾借近水樓臺之機,廣為蒐集奇石,樂此不疲,還將所集之石一一冠以美名。米芾的上司楊次公聽說他在州署嗜石成癖,唯恐他弄石廢事,就去整言相勸。米芾面對著楊次公,從左袖中取出一塊奇石,只見“峰巒洞穴皆具,色極清潤”。不料,楊次公連一眼都不看。

  米芾又取出一塊奇石,只見“疊嶂層巒,奇巧更勝”。楊次公去看,米菲在無奈之中,又從袖中取出一塊奇石,只見那是“盡天畫神鏤之巧”的神品。這時候,米芾再不顧楊次公有何反映,彷彿受了委屈似的問道:“如此石,安得不愛?”此刻的楊次公,也好像被突然驚醒一樣,大聲喊道“非獨公愛,我也愛之!”說罷,從米芾的手中順勢奪過這一塊奇石,連頭也不回,馬上登車而去。

  楊次公奪石,是沒收它以下屬“改邪歸正”,還是由於個人愛好而收藏起來?這件事情的最後結局,大家都不清楚。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米芾並未因為楊次公的告誡而停止藏石的舉動。

  米芾一生都痴迷於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