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測體溫的方法

  測體溫的常用部位有腋窩部、口腔和肛門。各個部位的正常溫度略有高低,一般是肛門溫度較高。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給寶寶測體溫的技巧

  兒童常用腋下測溫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比較安全。嬰兒以測肛門溫度為宜,因為測口溫小兒有可能咬碎體溫表,發生意外的危險。

  測體溫前,要先把體溫表內的水銀柱甩到刻度35℃度以下,用棉花蘸酒精擦拭消毒後再使用。測腋窩部體溫時,要先擦乾腋下的汗液,以免因區域性有汗使溫度偏低。要把體溫表有水銀的一端放入腋窩內然後夾緊,一般經五分鐘即可。

  測江門溫度時,可先在肛表圓頭部塗點油,以便起滑潤作用。然後再慢慢插入肛門內一寸半深。插表時要一手抓住小兒臀部,一手扶著體溫表,不能讓孩子亂動,以免體溫表破碎而刺傷肛門,一般經三分鐘即可取出。看體溫表的數安時,應橫持體溫表,緩慢轉動,取水平位置,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的刻度。體溫表用完後,要用75%的酒精消毒,尤其是傳染病患兒用過後,更應嚴格消毒,以備再用。

  寶寶體溫過低怎麼辦

  一般來說,體溫低於36度視為體溫過低。幼兒由於體溫調節中樞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並且皮下脂肪較薄容易散熱,因此很容易出現體溫過低現象。體溫過低的幼兒一般表現出一定的症狀,往往哭聲低微,不肯吃奶,面板冰涼,血糖含量過低,皮下脂肪往往出現腫塊等。體溫過低的幼兒如得不到及時的料理會導致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嚴重時甚至會威脅生命安全。所以,家長一旦發現自己的寶寶體溫過低,一定要採取措施來提高體溫或尋求醫生的幫助。一般來說,提高體溫有兩種方法,我們應該結合起來使用。

  1、注意保暖:室溫不應該低於20度,一定要給寶寶穿厚暖的衣服,應有棉斗笠,最好再在棉斗笠外放置一個或數個熱水袋進行保暖。在給寶寶換衣服時更要特別注意。

  2、注意加強營養:適當補充葡萄糖,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增強寶寶的抗寒能力,有利於體溫的回升。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奏效,寶寶的體溫還是過低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查明體溫過低的原因,並採取進一步的治療和護理。

  如何護理髮燒寶寶

  發燒是兒童的常見症狀之一,許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發燒,它是患病時的一種防禦性反應。孩子發燒時的飲食護理十分重要。正常情況下,兒童消耗的水分就比成人多,發燒時更加明顯,在服藥退熱的過程中,更會丟失大量的水分及鹽分,使尿量減少,影響體內毒素的排出。因此,發燒的小兒首先應供給充足的水分,其次要補充各種營養物質。

  半歲以內的嬰兒,如果原來採用母乳餵養,應該繼續。母乳易於消化,能保證營養需求,而且其中含水量達87%,可以補充水分。若是人工餵養的嬰兒,可喂稀釋的脫脂奶,即2份或3份奶加1份水***2:1或3:1***,攝入量可與平時相等。此時,雖然嬰兒實際吃下去的奶量有所減少,但補充了水分,更利於消化、吸收。發燒時以飲白開水為好,也可以適當兌些鮮水果汁,以補充人體需要的維生素C。飲水量以保持正常尿量及口脣滋潤為度,不必過多。

  稍大孩子發燒時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常用的流質有牛奶、米湯、綠豆湯、玉米汁、少油的葷湯及各種鮮果汁等。夏季喝些綠豆湯***加少量糖***,既清涼解暑又有利於補充水分。發燒伴有腹瀉、嘔吐,但症狀較輕的,可以讓其少量多次服用自制口服糖鹽水。配製比例為500毫升水或米湯中加一平匙糖和半啤酒瓶蓋食鹽。1歲左右小兒,4小時內可服500毫升。同時還可適當進食一些補充電解質的食物,比如柑橘、香蕉等水果***含鉀、鈉較多***,奶類與豆漿等***含鈣豐富***,米湯或麵食***含鎂較多***。症狀較重者,應暫時禁食,以減輕胃腸道負擔,同時請醫生診治。

  孩子體溫下降,食慾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少量多餐。不必盲目忌口,以防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伴有咳嗽、多痰的小兒,由於不會咯痰,往往嚥到胃裡,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不宜讓孩子過量進食,不宜吃海鮮或過鹹、過油膩的菜餚,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狀。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