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脾胃虛弱的方法有哪些

  我們經常會聽到醫生這樣說你的脾胃不好,脾虛。脾胃虛弱怎麼辦?脾胃虛弱會有哪些症狀表現呢?調理脾胃虛弱的中藥方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脾胃虛弱的中藥方,希望大家喜歡。

  脾胃虛弱的症狀

  脾氣虛的症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髒白,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對於脾胃氣虛者可服用參苓白朮散和香砂養胃丸,對於脾陽虛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陰虛成藥較少,可湯藥調理。

  脾胃虛弱的中藥方

  1、八寶粥

  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2、山藥薏苡仁粥

  山藥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補氣健脾胃,止瀉,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洩。

  3、山楂麥芽粥

  山楂15克,麥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刺激消化,健脾開胃,緩解由於消化不良所導致的腹脹,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等問題。

  4、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滲溼利水,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溼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

  5、參棗粥

  黨蔘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6、蓮子山藥粥

  取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皮及心,加山藥、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適用於消瘦、食慾不振的脾胃虛弱小兒。

  7、紅棗小米粥

  取紅棗10個,小米30克,先將小米清洗後上鍋用小火炒成略黃,然後加入水及紅棗用大火燒開後小火熬成粥食用。適用於消化不良伴有厭食的脾虛小兒。

  8、沙蔘麥冬扁豆粥

  取沙蔘10克,麥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將沙蔘、麥冬加水煮20分鐘取汁,將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適用於手足心熱、便乾的脾陰虛小兒。

  脾胃虛弱的調理方法

  1、保持良好情緒

  情感因素對食慾、消化、吸收都有非常大影響。因此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2、飲食規律

  飲食對脾胃的影響是最重要的,一日三餐要規律飲食,尤其注意早飯一定要吃。粥是最好的養脾早餐,可以以小米為主,加入大棗、山藥等健脾食物。如果氣血虧虛再加入黑芝麻、花生;如果溼氣重,可加入薏米;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加入高粱米。

  3、飲食清淡

  平時吃飯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膩的、鹹的無利於脾的運化。最好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多樣化的食物。每餐七分飽,不要暴飲暴食。

  4、忌寒涼

  冰涼的食物要少吃,寒性食物也儘量少吃,如苦瓜。

  5、按摩

  按摩腹部有助調理脾胃,加強運化。如有大便乾燥的人,可以順時針方向揉肚子,如果是大便溏稀,可以逆時針方向按揉肚子。

  6、運動

  要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有所改進胃腸道本身的血液迴圈,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7、作息規律

  平時也要注意情緒的調整,按時作息,養成睡午覺的習慣,可以補氣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