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大白菜栽培技術管理要點

  秋天是換個收穫的季節也是個播種的季節,在秋天種植大白菜能緩解冬天蔬菜的供應不足,那麼秋天怎樣種植大白菜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秋天大白菜栽培技術

  俗話說:頭伏蘿蔔,二伏芥,立秋種白菜。目前又到了種植秋大白菜的季節了,應適時種好秋大白菜,確保優質高產。現將秋大白菜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選擇品種一般肥水條件好的地塊選用高棵、晚、中熟品種;肥水條件差的地塊選用矮棵、早熟品種。

  施肥整地整地要精細。結合整地,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二銨20公斤或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或三元複合肥30公斤。整地完畢後作畦,壟寬30釐米,溝寬30釐米,高15釐米。

  適期播種秋大白菜播種期一般在“立秋”前後1~2天,即8月8日左右,過早病害較重,過晚產量降低。在壟上按株距40釐米直播***直播不用緩苗***。

  田間管理幼苗期管理播後澆一水,定苗後視天氣情況再及時澆一水,防止高溫乾旱影響幼苗生長。澆水後或雨後及時中耕。

  蓮座期管理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施肥後及時澆水,以後掌握見幹見溼原則。

  結球期管理畝追施人糞尿2000公斤或尿素15公斤,每隔5~6天澆一水,始終保持土壤溼潤,水分供應均勻。採收前8天停止澆水,以免球體水分過大,引起腐爛。

  防治病蟲用病毒1號油乳劑5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40%乙磷鋁300倍液防治霜黴病;用150ppm農用硫酸鏈黴素防治軟腐病;用90%敵百蟲100倍液防治跳甲;用國產50%抗蚜威2000倍液防治蚜蟲;用BT乳劑防治菜青蟲。

  大白菜施肥的目標是要達到兼顧高產與優質的雙重目的。從大白菜的營養特點看,它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為1∶0.5∶1.2,說明它的需求鉀元素量還大於需氮量。而大白菜實際生產一般只注意氮肥的施肥,往往忽視了鉀肥的平衡補充。綜合近年來大白菜施肥狀況,要把握好三個原則。

  施用氮肥要適量目前大白菜施肥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盲目偏施氮肥現象嚴重,一次性施肥量過大,導致氮肥損失,鈣素吸收受阻。其施肥原則應依據土壤肥力條件,優化氮、磷、鉀肥料數量,以基肥為主,基肥與追肥相結合。追肥以氮為主,氮、磷、鉀合理配合,適當補充微量元素。計劃每畝產鮮菜3500— 4500公斤大白菜,需施有機肥2000公斤,純氮15—20公斤,磷***P2O5***4—6公斤,鉀***K2O***14—20公斤;每畝產4500—6000公斤,施有機肥3000公斤,純氮18—23公斤,磷***P2O5***5—8公斤,鉀***K2O***16—202公斤,有機肥和磷、30%鉀肥作底肥,70%氮、鉀肥分別於蓮座期和包心前分一次追入。對於大白菜的優質高產來說,施多少氮肥適量呢?生產實踐證明,每生產1000公斤的鮮菜,需要從土壤中吸收2.0公斤左右的純氮,生產5000公斤鮮菜共需要吸收純氮10公斤,可分別來自土壤有機肥和化肥。在施用大量有機肥的條件下應當減少化學氮肥的施用量。施用適量的氮肥對大白菜的生長髮育影響良好,有利於光合作用,是實現大白菜優質高產的關鍵。而有些邊遠地區可能出現氮肥供應不足,葉薄色淡,組織粗硬,不僅影響產量,而且品質也不好。但是目前大部分大白菜生產中實際施用氮量都遠遠超過了需求量,而過量施用氮肥,不僅大白菜外葉肥厚,包心差,產量和質量低,而且葉片含水量大,收穫後不耐貯放,容易腐爛,到生長後期易遭病蟲害。因此,除了用量適當外,氮肥使用時期也很重要。在大白菜整個生育期中,不同階段的吸氮量也是不相同的。苗期很少,約佔總量的2%左右,蓮座期增加到28%左右的氮,包心期的吸氮量最多,約佔總量的70%。因此氮肥的施用要分期施用,體現出前輕後重。

  秋天大白菜的施肥技術要點

  要提高磷、鉀的施肥比例在基肥和追肥中增加鉀肥,有利於大白菜的包心和抗病效能。包心期的追肥中要重視施用鉀肥,包心期的大白菜如果磷、鉀供應不足,就不會結球。目前,在蔬菜生產中,往往忽視鉀肥的施用。適宜的施鉀量一般為每畝用硫酸鉀16公斤。施用方法最好分基肥和追肥兩次施用:基肥在定植時施於穴底,追肥是在蓮座期結束蹲苗後,結合追施氮肥和灌水一起進行。

  保證鈣素供應通過底肥施用過磷酸鈣補充了鈣的營養,這對預防大白菜“乾燒心”病的發生是十分有利的。大白菜是喜鈣作物,缺鈣,尤其是過量施氮容易引起“燒心病”。控制氮肥和補充鈣營養是預防大白菜“乾燒心”病的核心技術。補鈣的方法,除了底施含鈣肥料以外,也可採取葉面噴施的方法,每10—15天畝噴施0.3—0.5%的氯化鈣或硝酸鈣,防效可達95%以上。

  秋天白菜中後期灌水技術

  秋白菜是耗水多,而吸收能力又弱的蔬菜。秋白菜不同生長髮育期,對水分有不同的要求,進行合理灌水,是獲得高產穩產的關鍵性措施。

  一、蓮座期灌水技術:此期秋白菜生產量大,葉片多而大,需水量顯著增加,因此,要適當增加灌水次數和灌水量,土壤含水量應掌握地表見溼見乾的原則,灌水或降雨後3―5天,地表溼,不灌水或不降雨時地表發白3~5天,如此反覆10~15天,有利於秋白菜蓮座期生育

  二、結球期灌水技術:這是秋白菜需水量最多時期,也是高峰期,要保持土壤見溼不見乾的狀態,這一時期我省常出現乾旱,因此,必須灌水,距收穫前7―10天,應停止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