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菜栽培技術

  黃花菜又稱金針菜,屬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的花卉食品。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黃花菜種植技術

  黃花菜屬百合科,萱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傳統的黃花菜繁殖方法有播種繁殖和分株繁殖兩種,以分株繁殖最為常見。近年來,一種新的繁殖技術――切根分芽繁殖法獲得成功。試驗表明,切根分芽繁殖法具有提高繁殖倍數、降低生產成本、成活率高、花期早、花蕾多的特點,值得推廣。現將切根分芽繁殖新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起挖母株。切根分芽,一年四季都可進行,以春秋季最適宜。首先把種植5年以上的黃花菜植株或密度過大難以間挖的植株完整地從土裡掘起,抖掉根鬚及莖部泥土,去掉枯葉,按自然分櫱,把短縮莖用手掰成一個個單株。

  2、切根分芽。按照自然櫱的長短、精細及芽的多少,切根分芽。對獨莖獨芽的櫱,可從芽的正中直切,一分為二;對直徑在1.50釐米以下的根櫱,按45度的角度斜切,把主芽和側芽分開,再以同樣的角度把側芽逐個切成小塊;對莖粗在2釐米以上的根櫱,先垂直縱切分成兩半,再橫切成每段帶有1-3個芽的小塊;從3芽並生的根櫱,先從芽中間平行開切兩刀分開,再斜切成一個個小塊。無論使用哪種方法切根分芽,都應使每1小塊帶有2-5條肉質根,根鬚長3-6釐米。分芽小塊應放置苗圃中培育兩個月,再進行大田移栽。

  3、大田移栽。移栽前整好地,深翻20-30釐米,施入人畜糞、草木灰、堆肥等作基肥,然後按60釐米×100釐米的行、株距定點挖穴,穴深20-25釐米,把經過苗圃培養的成活新株移栽進穴內,填土壓實根部,澆上定根水,認真管理即可。

  要點

  一、選用良種

  適宜我縣栽培的優良品種有馬蓮黃花、渠縣黃花、沙宛金針菜、荊州花等。

  二、選地、整地、施肥

  黃花菜在我縣山、川、塬及地梗邊、莊前屋後均可栽植。但在山地種植,必須先修梯田後栽植,25度以上陡坡地一般不宜種植。黃花菜根系發達,要深翻整地,畝施腐熟農肥4000公斤,化肥50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1

  三、栽植時期

  1、種苗處理。栽植時應對種苗進行修剪,除去短縮莖下面的黑蒂和肉質根上已枯死的紡錘根,挑選壯根苗進行栽植。防止種苗水分過度流失,注意保水提高成活率

  2、栽植時期、方法及密度。栽植時期分春栽、夏栽、秋栽。春栽在春季返青後20天內或萌芽前栽植,夏栽在花蕾收穫結束後栽植,秋栽在秋末冬初栽植,生產中以夏栽、秋栽效果最佳。

  3、栽植方法及密度。黃花菜花蕾收穫結束後,割去葉和花莖,挖出地下根莖分株栽植或利用育苗床中的種苗栽植,在生產中,除地梗邊穴栽外、還有等行穴栽、寬窄行穴栽、帶狀穴栽等幾種形式。一般每畝1100-1300穴,每穴3-4株,每畝3300-5200株。地梗邊穴栽一般為單行,穴距0.5-0.6米;等行穴栽行距0.8-1米,穴距0.5-0.6米;寬窄行穴栽寬行距1.2-1.3米,窄行距0.7米,穴距0.6米;帶狀穴栽每兩行為一帶,行距0.5-0.6米,穴距0.6米,帶間距2.5-3米,帶間套種豆類、瓜果、蔬菜、馬鈴薯等低杆作物。栽植深度10-13釐米,栽後及時灌足緩苗水,並培土,促進發根。

  四、田間管理

  黃花菜管理分春夏管理和秋冬管理。第一年應及時灌稀薄人糞尿,促進活棵、早發。生長期再澆1-2次人糞尿,使苗健壯,安全越冬。

  1、春夏管理。春季出苗前淺中耕,追施催苗肥,一般為尿素10公斤/畝,並灌水,促使春苗早發和粗壯。抽生花薹前再進行淺中耕,追施催薹肥,每畝施複合肥15公斤,促使抽薹粗壯分枝多、早顯蕾。採收旺期,追施增蕾肥,每畝追施複合肥15-20公斤,可使後期多發花蕾減少脫落,延長採摘期。還可根外追施0.3%尿素和過磷酸鈣。

  2、秋冬管理。花蕾採完後,每畝施腐熟糞尿1000-2000公斤,隨水溝施。秋苗凋萎後及時清潔枯葉,行間鬆土,配合施腐熟有機肥1000-1500公斤,並混施複合肥15-20公斤,此時,注意增加磷、鉀肥料,增強植株抗寒能力。冬前,在土壤結凍前灌水,株基部培土,以安全越冬。

  五、病蟲害防治

  黃花主要病害有葉枯病、葉斑病、鏽病,可選用50%多菌靈或50%退菌特、50%託布津800-1000倍液、65%代森鋅500-600倍液防治,每七天一次,連噴3-4次。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等,可選用20%二嗪噥乳劑或40%樂果乳劑、35%殺蟎特乳油1000倍液防治。

  黃花菜冬季管理抓五點

  1. 清溝排漬 黃花菜比較嬌嫩,既怕淹又怕旱。所以,越冬前應深開溝,做到溝溝相通、雨停水乾。

  2. 培土護蔸 冬季黃花菜地上部位植株枯萎後,要進行培土護蔸,先將枯萎的植株齊地割去,在根叢上適當鋪施土雜肥、塘泥肥等,再培細土10釐米。

  3. 防治害蟲 除盡菜地四周的雜草和殘葉,用0.5波美度石硫合劑全面噴霧一次,每畝再撒施生石灰30~50公斤,以殺死越冬蟲卵和細菌。

  4. 深翻土壤 將土壤翻耕鬆散,增強陽光照射,深翻時要避免傷及根系。

  5.增施冬肥 結合深翻土壤,畝施腐熟的豬牛糞1000~1500公斤,或土雜肥2500~3000公斤,再加施過磷酸鈣30~35公斤。

  黃花菜應該如何合理高效的使用肥料

  一、不管使用什麼肥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合理科學的使用,同時也要平衡的施肥。科學的配製肥料,有效的使用能夠很好的促進黃花菜的生長,同時增強其抗逆能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二、在對黃花菜進行施肥的時候,要切記把黃花菜的苗齡區分開來,同時也要做到分不同的時期進行有效的施肥。因為黃花菜的新苗以及老苗對於肥料的敏感度以及吸收效果都不同,因此使用肥料的時候要切合實際,科學有效的使用。

  三、要充分的做好中耕疏土的工作,同時也要用水調水。因為作為黃花菜來講,其田地中很容易形成板結,而這對黃花菜的肥料吸收以及水分吸收都有不小的影響。所以中耕疏土非常的關鍵也非常的重要。同時也可以做好中耕施肥的工作,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肥料的吸收效果。同時如果遇到旱季的話,要做好澆水的工作,用水調肥,這樣可以增加供肥的效果。

  四、黃花菜的冬季施肥非常的重要。通常在冬季對黃花菜進行施肥,是最重的一個環節,也是整個黃花菜的生長週期中最重要的一次,在冬季對黃花菜施肥的好壞能夠直接影響到來年的產量。在冬季對黃花菜進行施肥的時候最佳的施肥時期是在在黃花菜地上部分不再生長,霜降之後出現凋萎的時候是對黃花菜施肥的最佳時期。同時最好以有機肥料為主,用量上也要適當的增加。

  如何預防黃花菜病害

  一、黃花葉斑病由鐮孢黴屬病原真菌引起,是黃花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又稱“發災”、“水瘟”等,是每年黃花菜發生最早的一個病害。為害嚴重的可造成全部枯死,無花可收。一般發病後都會減產30-50%。

  ***一***發病規律病害發生主要與氣候、栽培管理和品種有密切的關係,氣候因子是導致發病與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病菌隨植株殘體越冬,翌年3-4月隨幼苗出土,氣溫回升,病菌即侵入嫩苗為害,若此時溫度變化大或遇雨天,相對溫度大,病害極易流行。從栽培管理方面看,栽植年限過久的地塊發病較重,而15年以下的壯齡株抗病性較強;冬季培管工作做得好的地方發病較輕,重施氮素肥料,忽視磷、鉀肥料施用的,則病害發生重。

  ***二***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每年黃花菜採摘完畢,每畝撒施石灰硫磺粉50-100公斤或黑白粉100-150公斤,然後選擇晴天深挖伏土或客土壅蔸。對15年生以上蔸齡的老蔸應進行翻蔸更新,增強植株生長勢提高其抗病能力。

  ***2***合理施用肥料黃花菜應以施用有機肥為主,使用化學肥料應將氮、磷、鉀配合使用,或施用複合肥,以免植株徒長,降低抗病能力。

  ***3***藥劑防治

  ①每年春季幼苗出土後用等量波爾多液或波美0.5度石硫合劑噴射,每隔10-15天1次,共噴3-4次,有一定效果。

  ②發病初期使用5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劑600-800倍液噴射,每隔7-10天1次,共噴2-3次。

  二、黃花葉枯病由刺盤孢屬病原真菌引起。在黃花菜區發病普遍且嚴重。嚴重受害者可使整蔸整塊枯死,不抽花苔或只有部分植株零星抽苔,嚴重影響產量。

  ***一***發病規律此病每年發病比葉斑病稍遲。一般於4月下旬開始發生,5、6月份發展最快。在雨水多、溼度大、排水不良的地塊發病重,植株密度大且又幼嫩的田塊發病重。單一施用氮肥或施用氮肥過量的地塊比施用有機肥的地塊發病嚴重。

  ***二***防治方法

  ①加強培育管理適時中耕鬆土,加強秋、冬培育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鉀肥料,促進植株健壯生長髮育,從而增強植株的抵抗能力。

  ②藥劑防治每年清明前後開始噴射等量波爾多液,每隔10天噴1次,共噴3-4次,有一定的效果。發病初期可以在剪除病葉後用50%多菌靈600-800倍液,或用50%代森鋅500-600倍液,或50%稻瘟淨600-700倍液噴射葉面。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