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按摩什麼穴點陣圖

  失眠多屬神經功能性疾病,以經常不易入睡,或睡後易醒,或睡後夢多為主要特徵,常伴有頭暈、記憶力下降。小編整理了失眠按摩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手部按摩。

  穴位選擇:

  中醫學認為,心腎相交,陰陽互濟是正常睡眠的前提。按摩與心、腎相關的穴位,是取得較好治療效果的關鍵。不論何種原因導致的失眠,按摩與心、腎相關的穴位必不可少。因此,可揉按神門、合谷、內關、中衝、大陵、安眠點等穴位。

  反、射區選配:

  按摩大腦、腦幹、垂體、腹腔神經叢、甲狀腺、腎、膀胱、輸尿管、脾、心、胃等反射區,重點按摩大腦、腦幹、垂體、腹腔神經叢、心反射區。

  注意事項:

  應保持樂觀,注意調攝。如避免勞累,清淡飲食,忌食菸酒,濘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失眠按摩什麼穴位

  1、印堂穴

  位置: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操作:用中指螺紋面按揉2分鐘。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2、攢竹穴

  位置:兩眉頭凹陷處。

  操作: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1分鐘。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太陽穴

  位置: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1寸的凹陷處。

  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1分鐘。具有醒腦安靜的作用。

  4、安眠穴

  位置:耳垂後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

  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鐘。具有鎮靜助眠的作用。

  5、率谷穴

  位置:耳尖直上1.5寸。

  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鐘。具有除煩鎮靜的作用。

  6、內關穴

  位置:腕部橫紋上2寸。

  操作:用拇指端螺紋面輕輕按揉約1分鐘。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

  7、神門穴

  位置:小指側腕部橫紋頭凹陷處。

  操作:用拇指指端輕輕按揉1分鐘。具有助睡安眠的作用。

  8、三陰交

  位置: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操作:用拇指指端輕輕按揉1分鐘。具有除煩安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