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養狗的好處有哪些

  現今許多老人都是「獨居老人」,他們與子女分居而住。生活枯燥乏味,這種變相「孤單」,讓他們缺乏精神寄託。許多老人在退休後都會選擇養寵物,而狗狗則是他們首選。我們都知道養狗樂趣多,但近日有國外專家通過長達12年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老人養狗有助於更長壽」。

  據《BMC Public Health》上發表的研究報告《The influence of dog ownership on objective measures of free-liv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a longitudinal case-controlled study》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在養狗後,每天會多走2760步,約23分鐘,而且都是中速行走,久坐的機會也大大減少。藉著要照顧狗狗生活又要遛狗散步,這都可令老人身心更健康。而公佈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中的研究,則用了12年時間,共觀察了340萬名年齡介乎40到80歲的瑞典人,結果顯示,有養狗且獨居的人,會比沒養狗的獨居者,死亡風險減少33%,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36%,心臟病發機率低了11%。同時還指出,養貓對老年人健康沒有明顯的改善

  養狗之後縱然自己可以吃得隨便,也不忍心狗狗沒東西吃;也許自己不想外出,但見到狗狗雀躍的想外出散步,最後只得遛狗出門。這些種種,都能為老人在不知不覺間帶來益處。

  【1】有狗狗在身旁,可令老人更有動力。

  現今許多老人家,身邊都沒有子女在旁,尤其是單身長者,就顯得更加孤單。因此,如果老人家身邊有一隻狗狗常伴左右,會讓他感覺更安心。經常帶狗狗外出散步,就更能增進人狗之間的交流。

  【2】縱然不想天天外出,但為了狗狗健康,還是要每天遛狗散步。

  許多老人年紀大,行動緩慢便不願外出,一天到晚躲在家中。但當養了狗狗後,便因為要帶狗狗外出散步,於是便要離開家離,到戶外走走。這對老人家和狗狗來說都是件好事,在帶狗狗散步的同時,老人的心情也會更愉悅。

  【3】養狗會讓他們更有精神寄託。

  據研究顯示,養了狗狗後可降低高血壓和膽固醇的數值,而且心臟病發後的生存率亦有所提高。這其實都與要照顧狗狗有關,每天精神有所寄託,生命有了目標,整個人的健康質量也有所提升。

  【4】與狗狗相處得越多,老人思維會變得更敏捷。

  由於狗狗一般都比較活潑、聰明,老人能與狗狗多做互動遊戲,多運用腦筋對老人也是有利的。

  如果你想為家裡老人添置一隻狗狗,以下幾點也應留意:

  小型品種

  老人家氣力一般都比較弱,因此飼養小型狗只會較適合。而且體型較少的狗狗,一般體重都較輕,食量也不會太多,比較容易打理。例如是史納莎、貴賓及松鼠狗等等。

  但也有例外,寵編曾遇到一個遛阿拉斯加的老大爺***目測70歲左右***,雖然白髮蒼蒼但走路腳下生風,那隻阿拉看起來血統挺純的有大半個人高。遠遠迎面走來特別震撼。遛狗繩都比別人的粗......

  性格溫馴

  給老人養的狗狗,最大目的是讓老人有個伴,所以挑選狗狗時,儘可能選擇些活潑、喜歡親近人的狗狗最為合適。

  短毛或長毛

  短毛的狗狗相對來說易於清潔和梳理,適合不太想花時間打理狗狗的老人。而長毛狗則需要經常洗澡和精心梳理,適合給有耐性的老人,從而得到滿足感。

  是否養長毛品種的狗狗,這應視乎老人的性格與體能而定。

  替老人找合適的狗狗時,應以領養代替購買,民間許多動保組織有不少狗狗正待有心人領養,與老人一起挑選合適的狗狗,能讓老人感受到關懷與愛。另外,雖然老人養狗的好處很多,有狗狗的陪伴也讓老人感到開心,但是老人家最希望得到的,還是子女的陪伴和關懷,這才是他們最需要的。有空常回家看看,多給家裡打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