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清熱解毒中成藥

  中成藥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經制劑加工製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藥製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種劑型。常見的清熱解毒中成藥更是更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常見清熱解毒中成藥及其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處!

  清熱解毒中藥品種很多,大致可分3類

  ***一***清熱解毒類

  1.上清丸由大黃***酒炒***、黃芩***酒炒***、連翹、菊花、白芷、黃柏***酒炒***、梔子、荊芥、防風、薄荷、川芎、桔梗組成。功能清熱散風,解毒,通便。主治頭暈耳鳴,目赤,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祕結;鼻竇炎。孕婦忌服;虛火上炎、脾胃虛寒、兒童及年老體弱者慎用。

  2.黃連上清丸由黃連、梔子***姜制***、連翹、蔓荊子***炒***、防風、荊芥穗、白芷、黃芩、菊花、蕩荷、大黃***酒炒***、黃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組成。功能散風清熱,瀉火止痛。主治風熱上攻,肺胃熱盛所致的頭暈,暴發火眼,牙齒疼痛,口舌牛瘡,咽喉腫痛,真聾耳嗚,大便祕結,小便短赤。孕婦及脾胃虛寒者禁用。

  3.梔子金花丸由金銀花、桅子、知母、黃柏、天花粉、黃芩、黃連、大黃組成。功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主治肺胃熱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眩暈,咽喉腫病,吐血衄血,大便祕結。孕婦慎用。

  4.板藍很顆粒由板藍根組成。功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主治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乾燥,腮部腫脹;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見上述證候者。

  5.雙黃連口服液由金銀花、黃芩、連翹組成。功能硫風解表,清熱解毒。主治風熱感冒,發熱,咳嗽,咽痛。本品苦寒,易傷脾胃,脾胃虛寒者慎服。

  6.清開靈膠囊***軟膠囊、顆粒、滴丸、片、泡膀片***由膽酸、豬去氧膽酸、黃芩苷、珍珠母粉、桅子、水牛角粉、板藍根、金銀花提取物組成。功能清熱解毒,鎮靜安神。主治外感熱病、熱毒塹盛證,症見高熱不退,煩躁不安,咽喉腫痛,舌質紅降苔黃,脈數;或病毒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見上述證候者。久病體虛便溏者慎用。

  ***二***清臟腑熱類

  1.清胃黃連丸由黃連、石膏、桔梗、甘草、知母、玄蔘、地黃、牡丹皮、天花粉、連翹、桅子、黃柏、黃芩、赤芍組成。功能清胃瀉火,解毒消腫。主治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瘡,齒齦、咽喉腫痛。陰虛火旺者忌用。

  2.三黃片***膠囊***由大黃、鹽酸小檗鹼、黃芩浸膏組成。功能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主治三焦熱盛所致的目赤腫痛,口鼻生瘡,咽喉腫痛,牙跟腫痛,心煩口渴,尿黃,便祕;亦用於急性胃腸炎,痢疾。孕婦忌服。

  ***三***清熱解暑類

  1.益元散由滑石、甘草、硃砂組成。功能清暑利溼。主治感受暑溼引起的身熱心煩,口渴喜飲,小便短赤。本品含硃砂,肝腎功能不全者使用,孕婦慎服。

  2.清暑解毒顆粒內金銀花、淡竹葉、盧根、夏枯草、滑石粉、甘草、薄荷組

  成。功能清暑解毒,生律止渴。主治高溫環境或夏季暑熱所致身熱、自汗,心煩、頭暈、噁心嘔吐、體倦無力。孕婦慎服。

  3.清暑益氣丸由人蔘、炙黃芪、白朮、麥冬、五味子***醋制***、葛根、澤瀉、黃柏、升麻、蒼朮***米泔炙***、當歸、青皮***臘炙***、陳皮、六神曲、甘草組成。功能祛暑利溼,補氣少淖。主治體弱受暑引起的頭暈身熱,四肢倦怠,自汗心煩,咽乾口渴。

  清熱解暑中成藥定義

  凡是以清熱藥為主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作用,用於內熱、火毒、溼熱、瘟疫等多種裡熱證的中成藥,統稱為清熱類中成藥。例如白雲山星群夏桑菊是家庭常備的清熱類中成藥,它源自於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的經典名方“桑菊飲”,味道甘甜,氣味芳香,可以清熱解毒,還具有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溼痺,解瘡毒的功效。可用於風熱感冒,目赤頭痛,高血壓,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症。

  如何區分西藥和中成藥

  我國一般把藥物分為、中藥、化學藥品、生物製劑、進口藥品國內分包裝、輔料。國家對藥品分類有明確規定。作為非專業人員或消費者,只要通過藥品包裝上的批准文號“國藥準字”後面的字母就能判斷是什麼藥品了。藥品在包裝上一定能夠看到批准文號:“國藥準字H***或Z.S.J.B.F***+4位年號+4位流水號”,它的意思是國家藥監局批准生產、上市**的藥品,H字母代表化學藥品、Z中成藥、S生物製品、J進口藥品國內分包裝、B保健藥品、F輔料。你看到藥品包裝上有批准文號“國藥準字”就是藥品了,國藥準字的後面是字母H就是化學藥,Z就是中藥。 看藥品說明書,中藥多為多種藥物複方合制,西藥多為單一藥物。 最簡單的是看每種藥的化學組成,西藥的組成是一些合成或者天然的化學品,說明書上一般還附帶它的化學式,分子量等資訊。中藥的組成一般就是我們日常所看到的草啊,樹根,花朵什麼的。其實很好辨認的。 看藥名。中成藥一般是疾病名稱或者植物動物名稱,如鼻炎靈,六味地黃丸;西藥是化學名稱,如氨苄青黴素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