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案例
中學生出演心理高速發展的階段,心理容易波動,因此學校要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案例:與老師對立,逃學上網
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個曾經教過的男生。他是一個朋友的孩子——軒。我見到他時,一個人在大街上溜達,身上揹著書包,嘴裡還吸著煙。他開始並沒有注意到我,當我喊他的名字時,先是一愣,後急忙扔掉香菸,站在那呆呆得看著我。也許是老師的身份,讓他當時的表情就是誠惶誠恐。我並沒有批評他,只是囑咐他早些回學校,因為那個時間段是學生在校上自習的時間。第二天,他主動來到我的辦公室,說出了他昨天逃課的原因。軒本來是個不錯的學生,好多老師都說他聰明,給我的印象也很好。可在高一下半年學校重新調整了班級,軒離開了原來的班級。新的環境讓他感到很陌生,新的同學和老師讓他感到很不適應,沒能夠很快的調整心態,融到新的集體中去。有一天軒遲到了,新的班主任批評了他,這讓他感到很不快。第二天軒又遲到了,這次他是故意的,他不願向老師認錯,老師很生氣,就請了他的家長,面對老師和家長的教育,軒不僅沒有改正,而是選擇了逃避,逃學去網咖待了一個上午。後來就出現了開始我講的情況。軒對我說自己很想回到原來的班級,對原來的老師和同學很留戀。自己非常擔心在新的環境中和同學們處不好,怕被老師和同學們瞧不起,心情非常焦慮,產生了對立情緒。
案例分析:
軒的行為是因為心情焦慮時間過長,自己長時間處於無緣無故又無法擺脫的緊張狀態引起的。通過和軒談話瞭解到,其實到了新環境中後,他並沒有和別人發生矛盾,而是自己過度擔心、緊張的情緒使自己產生了焦慮心情,從而導致行為失常。
輔導態度及方法:
一是理解接納他,把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尊重他,信任他,寬容他,告訴他相信他講的話都是實話,產生這種情緒反應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情緒。
二是鼓勵他給予他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充分肯定他的過去,幫助他分析原因,要能夠正視自己和他人,學會在新的環境中學習併成長,以前能做好的在新的環境中也一定能做好。遇到較困難的事情應該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
三是積極關注他的進步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並把這種做法持續下去,直到他的情緒有了明顯的改變。四是幫他建立正常合理的信念。當通過輔導他的心態好轉的時候,委婉適時的引導他建立正確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去除不合理的信念,採取積極的態度面對新問題。當然,軒的心理和情緒後來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僅改善了和老師及同學的關係,學習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篇2
案例:新橡皮,舊橡皮
學生娟平時在我的眼裡還是個比較開朗的學生,可有一段一連幾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聽講精神比較差。憑著自己多年做班主任的的直覺,我感到她一定有什麼心事。於是我在一個自習課的時候找到了她,娟向我講述了發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娟新學期開學的時候,買了一塊新橡皮,式樣很新穎,娟很是喜歡,時常從文具袋中拿出來獨自欣賞。自己捨不得使用,擦字時還是用原來的舊橡皮。這個舉動被同桌和前桌的三位同學觀察到了,三個人都注意到了娟有了新橡皮。有一天,前桌蕾同學寫字正好要用橡皮,就向娟借用。娟就隨手把舊橡皮遞給了蕾。蕾知道娟有了新橡皮,本想借機會看看,可沒成想娟遞給自己的是舊橡皮,心裡不是很高興。下課後,蕾和另兩個同學講了向娟借橡皮的事兒。說娟“摳”不願把新橡皮借給她。三個人的談話恰巧被走過來的娟聽到了,娟心裡很不是滋味,感到很委屈,雖然當時沒有說什麼,可就此背上了心理負擔。一連幾天本來和娟很要好的三個夥伴讓她有了疏遠的感覺,自己感到怕見到這三個同學,尤其看到她們三個在一起聊天就更感到一種心理恐懼,覺得她們三個人就是在議論自己,在說自己的壞話。越是這樣想心裡就越是不安,以至於出現了上課時常走神的表現。
案例分析:
娟的行為在處於心理成長期的孩子來說,也是常有的現象。這是一種社交障礙。渴望和別人交流又存在害怕被傷害的心裡,是他們出現社交障礙的主要原因。這是一種令人感覺很不舒服的情緒,它帶來緊張、焦慮、甚至恐慌,也會帶來身體上的各種不良反應。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他們很難客觀的認識自己,疑神疑鬼,因為抗挫折心裡不夠,所以才漸漸形成了恐懼心理。
輔導態度及方法:
對於娟和其他的三個夥伴,可以通過個體輔導的方式指導她們相互包容和理解,教授她們人際交往的技巧。輔導時一要給予她們充分的理解,要耐心聽他們講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也要告訴她們是相互猜忌的心理在作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要讓她們能夠接受心理輔導。二是給予她們耐心和鼓勵,告訴談們要嘗試真心和他人交流,告訴對方自己的真實想法。娟就說自己其實不是不願意借新橡皮給同學,只是想多保留幾天,好好享受一下新橡皮帶給自己的快樂。我就告訴她如果當時自己能夠和夥伴們講清楚,夥伴們一定會理解的,就不會出項相互的猜忌和不安了。而其他三位同學也講清楚就是想欣賞一下新橡皮,並不是非得用它去擦字,那結果就會是另一個樣子了。可見,幫她們澄清問題,在解決孩子們的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幫助他們改變對人際交往中的恐懼態度。告訴她們,當出現問題是,要能夠把心中的不快講出來,克服恐懼心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談論它,同我們信任應且能夠傾聽我們談話的人講出自己的心裡,這樣才能有助於克服困難,消除人際交往中的困惑。
當一個人依戀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與家庭的親密關係得不到滿足,如失去父母、生活在單親家庭、缺少父母關愛等,或與周圍的同學、老師人際交往困難,難以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等,都容易產生孤獨感、無助感。於是,部分學生藉助網路交友或玩遊戲,通過虛擬的人際溝通和情感上的交流,獲得安慰、支援和理解,彌補現實生活中
篇3
案例一:李某,初一女生。小學時學習刻苦努力,成績一直很好。進入初中後,學習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壓力十分沉重,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學習上。剛開始,他的文化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與此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超負荷的心理壓力,他怕看到老師和家長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試就十分緊張,常伴有口乾、噁心、嘔吐、吃不好、睡不好,有時考試時甚至手指哆嗦、腹瀉等。考試就像一塊巨石壓在他的心上,成績也每況愈下。
案例二:張某,進入初中後,雖刻苦有餘,成績卻不理想,在班上處於中下游水平。原因是:數學極差。雖然情況如此,但該生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很高,尤其上數學課時認真聽講,專心筆記,考試時卻手忙腳亂,似是而非,與自己的期望值總是差距很大。本學期情況發生了180度大轉變,第一次數學測驗破天荒的考了90分,這給了他極大自信和動力。以後他感覺上數學課很有興趣,聽得也很明白了,慢慢的對數學產生了信心,不怕考數學了,而且還帶動了其它科的學習。
上述是一組對比案例,但有著共同的特點:
1、兩位學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她們一心想獲得好成績。
2、兩位學生在遇到挫折後,均陷入了強大的心理壓力之中,但結果不同。從根本上李某需要調節自己的心理問題,從而激發出內在的動力;而張某通過一次小小的數學測驗這一外界因素激發了內在的信心和功力,獲得了學習上一種成就感,步入了良性迴圈的發展軌道。
上述兩個案例代表了初中絕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壓力問題,而這種心理壓力問題往往導致學生走兩個極端。所以,把握和調適這種心理壓力,並探索出一種科學的對策是班級管理中的重要內容。
一、心理壓力的基本狀況
1、大部分同學認為自己有心理壓力。成績越好,比例愈高,好多同學用“好煩,好累”來形容心理壓力,顯然心理壓力已經超負荷。
2、心理壓力主要來自於學習、人際關係或環境方面。
二、心理壓力的調適
面對心理壓力,我們應積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主動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適,如①運動,遊戲;②向朋友傾訴;③寫日記;④與師生談心;⑤大笑一場;⑥大睡一覺;⑦聽音樂等。
心理壓力的疏導與宣洩對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很是重要,老師要主動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會他們如何調整心態,減輕壓力,面對人生。
三、心理壓力的對策
針對心理壓力的基本狀況和產生的主要因素,我們應運用心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開展心理教育,切實做好攻“心”的藝術。
1、針對學習方面的壓力。我們既要讓學生明確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明確學習目的、學習方向;又要重視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生活,儘可能減輕負擔;要“授人以漁”,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方法,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和分數觀。
2、針對人際關係方面的壓力。一方面,要加強人際交往教育,鼓勵學生相互溝通,相互信任,自我反省。另一方面,父母與孩子要“和平共處”,在和諧、平等的氣氛中進行交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要給予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指導;肯定成功的同時,也有失敗和挫折。再之,教師要對學生公平、公正、尊重、信任,更要有“讓我們一起努力”的思想。
3、針對環境方面的壓力。一方面,家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父母要潔身自好,為子女營造良好的氛圍。另一方面,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要儘量體現人性化,要“嚴而不死,活而不亂”。
4、“內因起決定作用,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對心理壓力的調節和對策,我們還需強調以下方面:
①科學適時地加強心理挫折教育
②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③選擇合適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其實,初中生面臨的問題還很多,但心理壓力問題是最主要,最突出的問題。我們只有科學地處理好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才能解決他們學習中的根本問題、內因問題,才能激發出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創新欲,才能有助於青春期學生的正常發展,使其真正成為社會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