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是什麼原因

  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那麼,人為什麼會得耳石症呢??耳石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什麼人易患耳石症?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內耳分化出兩個囊,即球囊和橢圓囊,因其結構上有“耳石”故名為“耳石器”,主要功能在於感知重力及直線加速度的刺激,以保持人體在靜動態下的姿勢及運動平衡。耳石器內有感覺細胞的聚集區-囊斑,囊斑表面有一層耳石膜,耳石膜上粘附著許多碳酸鈣樣的結晶,即為耳石。

  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內耳內被稱作為內淋巴的液體裡遊動,也就有可能進入平素無耳石存在的半規管裡面並沉伏下來,當人體頭位變化時,這些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沉伏的耳石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眩暈,眩暈的時間一般較短,往往少於一分鐘,這僅相對於絕大多數管結石而言,為數較少的嵴頂結石的眩暈時間常在數分之上。這種症狀的出現常與位置變化有關,故現陣發,這就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耳石症的臨床表現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在患者向一耳或另一耳側臥,或當頭往後仰向上看時發生,眼震可同樣出現,但無耳聾或耳鳴伴發。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表現有5個特徵:

  ***1***潛伏期:頭位變化後3~10秒後才出現眩暈。

  ***2***旋轉性:眩暈具明顯的旋轉感,患者視物旋轉或閉目有自身旋轉感。

  ***3***短暫性:眩暈在不到1分鐘內自行停止。

  ***4***轉換性:頭回到原來位置可再次誘發眩暈。

  ***5***疲勞性:多次頭位變化後,眩暈症狀逐漸減輕。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在數週到數月內消退,但可能在數月或數年後復發。

  什麼人易患耳石症?

  由於現在生活豐富多彩,各種活動中,頭部的輕微碰撞,都可能日後出現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電腦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使長期伏案工作的人成為危險人群,但引發的原因不明;社會老年化日益加劇,老年人耳器官功能減退,使得相當一部分老年人的眩暈是由於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引起的。因此,得此病的人很多,往往佔醫院門診眩暈病人總數一半以上。由於手法治療有效,許多患者完全康復後,對治療非常滿意、感到醫生非常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