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師論文

  音樂是一門技能性較強的學科,因此音樂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做好新時代的初中音樂教師

  現在合作教學就是這些年來被廣大教師所應用於日常教學中的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合作教學這一理念,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動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和諧的師生關係和充分發揮合作團結、互幫互助的精神的重要性。本文從合作教學的重要性出發,就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做以下論述。

  一、合作教學的定義與其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1.“合作教學”定義

  合作教學,顧名思義注重師生間的積極參與和團結協作, 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形式多變、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其中包括老師與學生的合作,學生之間的合作,具體操作因實際情況而定。

  2.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於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溝通,互相配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二***有利於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課堂是傳授知識及教師與學生之間共處的一個重要平臺, 但教師大部分時間都是以傳授者的身份與學生共處,缺乏溝通與合作,教師與學生之間很少出現有利於教師自身能力提高的交匯點。合作教學的教學方式某種程度上能很好的調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由發揮空間的同時, 還能夠通過學生的各種反應,將教學結果反饋給教師,有效地團結和凝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將教師的教學技能與素質得以最大限度的開發與提高。

  二、如何開展初中音樂合作教學

  1.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

  和諧的教學環境是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前提。合作教學的新穎模式,能激發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在和諧、活躍的環境中學習。那麼,對於初中音樂教師來說,該如何有效地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呢?

  無論是教室外觀還是教學過程,如果給學生們呈現的是呆板、死氣沉沉的現象,都無法讓學生有興趣和動力主動進行有效的學習。所以首先在教室的整體佈置上,教師可以把教室佈置成一個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創意的空間,如貼上自己喜歡的歌手的照片、貼上大家都喜歡的樂譜等,或者教師按音樂課的主題,佈置成相關的主題。

  其次,教師也可適當改變教學環境,如將室內授課改為室外授課,一定讓學生驚喜雀躍。最後,在合作教學付諸於實踐中時, 教師一定要做好先期指導,讓孩子們知道合作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在應用過程中該注意的問題。只有讓學生們充分了解後,合作教學才能有效地發揮,起到它應有的作用。作為教師,一定要引導好學生,保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2.選擇恰當的合作教學內容

  選擇合理的合作教學內容是合作教學成功的關鍵。除了課本上的內容可以採用合作教學以外,還可以選取流行音樂作為初中音樂合作教學的輔助內容。在不偏離健康教學的軌道的前提下, 初中音樂教師可以適當迎合初中生追愛流行音樂的心理,選擇大街小巷耳熟能詳,且適合中小學生的歌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學生正確學習流行音樂。《水調歌頭》等歌既有流行度,又有其古典文學的深厚底蘊,教師還能借此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兩全其美。

  3.選用科學的合作教學方式

  合作教學的方式有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也有生生互動合作的方式。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是日常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的主要形式。在課堂教學中,要充

  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積極地參與知識探究活動,主動吸納音樂知識與技能。例如:在欣賞藏族音樂時,先對比兩首民歌的不同特點,再 總結藏族囊瑪與堆謝的不同風格。

  又如:在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鋼琴伴奏,並邀請班上會拉小提琴的同學演奏小提琴, 其它同學則負責伴唱, 這樣就使教師和學生共同體驗音樂之美,共同創造音樂之美,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獲得相同的情感體驗,在互動中獲得尊重和欣賞。

  生生互動合作教學要靠教師科學的 組織和分配來完成,初中音樂教師一般可採用組內異質分組、組間同質分組的原則。組內異質分組是指將不同性別、性格特色的學生分配在一起,優勢互補,各展專長;組間同質分組和異質分組相反,是指將屬性大抵相同的學生分在一組,較小的差距易於學生之間的融合。在教師方面,科學的教學方式是,結合教學的內容,採用多元化的合作教學方式,在教學時採取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例如:筆者在教授《念故鄉》一課時,曾將學生分組,以配樂詩朗誦的形式讓學生合作學習,有些學生負責配樂,有些學生負責朗誦, 在各組準備的時候我適時的在各組進行鍼對性的指導,使合作表演的主題明確。

  器樂教學也可以作為初中音樂生生合作教學的主要內容。如豎笛教學,可以給學生分好組, 座位可以改變成以小組為單位的模式, 讓接受快的學生帶動學得慢的學生,再選好組長檢查督促。這樣的做法能使課堂器樂教學真正地落到實處,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好這種課堂樂器。

  4.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

  互動教學是很注重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的培養的。合作是一種意識,也是一門學問,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的學生容易自我封閉,對以後的學習和 工作、生活都很不利。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音樂教學也不例外。

  三、結語

  音樂新課程的重點在於突破和創新,作為新時代的初中音樂教師,應秉著創造和 發展的態度,在日常的初中音樂教學中,將合作教學的精髓完整、有效地利用起來,通過營造和諧的教學 環境,讓孩子們積極自主的學習,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意識; 鼓勵他們團結合作, 使孩子們在相互溝通與合作中領略欣賞、品味音樂 藝術的獨特魅力。

  篇2

  試論初中音樂教師如何構建高效課堂

  摘要:構建高效課堂教學,除了不斷進行汲取、探索、總結、創新才能有所提高,而且還要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學,樂學,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程教學;高效

  音樂能陶冶情操,拓展思維,啟迪智慧,培養審美情趣,給人以無窮的美的享受。學生們往往喜歡音樂,而不喜歡上音樂課。當前,構建高效課堂,成為許多教師關注和研究的新課題。構建高效課堂是每位老師夢寐以求的,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對此進行過思考。 但是新的音樂課程改革偏重學生的中心課程理論, 強調以學生個人的需要和興趣組織教學, 通過解決學生當前認為重要的問題,豐富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 因此,構建高效課堂是一種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教學策略。

  1.注重提高專業素質,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本條件

  首先是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正確與否必將決定行為的效果與價值。要樹立主體意識。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 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要樹立啟發意識課堂教學不在於全盤授予,教師適時適當地點撥誘導、設疑搭橋、 總結提升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發展學生思維的明燈,教師要學會啟發教學,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這樣學生才會學得有信心, 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要樹立民主意識。

  教師與學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諧人際關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和服務者,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利於師生、生生平等對話,淡化教學活動的預設性和統一性,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 體驗和理解, 從而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次是要努力提高專業水準。

  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充實提高自己,學習新課程理論,學習教材教法,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習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 教師更應該做科研型教師,反思教學行為,總結教育教學規律,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注意教學方式要多樣化。課堂教學的改革是新課改的重頭戲。 如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造新的教學思路呢? 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轉換作為課改的首要任務,同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於運用激勵性語言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四是要及時進行課後反思。 教師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職業成熟的有效方式。

  2.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客觀基礎

  首先是要重視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學生汲取知識的發端,是教學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基礎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時間緊,任務重。沒有課前充分的預習,就不可能跟上課堂的快節奏,也就無法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在講授新課前引導學生做好預習,並且明確任務,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理解和思考。授課前,先了解部分學生的預習情況,尤其是他們不懂的問題,上課時引導學生一起重點解決這些問題。

  這樣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時,因為樂曲內容取材於古老的傳說,從梁山伯與祝英臺相愛、抗婚到雙雙化作蝴蝶的情節,敘事性很強,所以本課匯入部分我採用為同學們配樂詩朗誦古老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梁祝相識――草橋結拜 ――同窗三載――十八里相送――抗婚――樓臺相會――化蝶 ...... 並根據故事的起伏隨著音樂高潮的變化,有感情的講述的方式,從而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由好奇到好學,這樣,學生每次都能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

  二是要找準內容切入點。 初中音樂教學內容龐雜,在時間有限的情形下,不可以也沒必要面面俱到。教學要注意知識點的鋪墊、銜接和拓展。因此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破解難點,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要培養能力。 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都要堂堂有訓練,訓練的題目不在多而在精。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改變以教師講析為主的教學模式,代之以能力訓練為中心和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為了使訓練更有成效,教師必須善於設計,精講巧問,即使是一般的課堂提問和練習也要著眼於能力訓練。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構建高效課堂重要法寶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輕鬆的氛圍中思維處於最佳狀態。 學生只有在輕鬆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才會有最理想的學習狀態。如果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氣氛、良好的學習心境。 就會從被動的學習局面中走出來,在學習生活中煥發出新的生命。 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和質量,首先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時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處處開啟學生的心智,課課給學生以知識、方法及新穎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鬆、愉悅、和諧的氣氛中自覺地獲取知識和形成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一是要追求發現創新。藉助教材,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和引導學生的發現和創新。 不同的學習內容有不同的教法,永遠給學生以新的刺激, 這樣才能啟用學生的大腦, 開啟思維之門。

  二是要開展興趣活動。課堂上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實踐中親自體驗、感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三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 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有無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成材至關重要。 因此,在日常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程環境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當代教育的主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構建高效課堂是一個不斷生成、不斷追求的過程,因而會因老師而異、因學生而異、因教學內容和目標而異。 最關鍵的是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練就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反思和創新,這樣初中思想品德課高效課堂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參考文獻:

  [1] 賀芬.課程背景下如何構建和諧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年30期

  [2] 丁傑;;淺談中學音樂教學的評價與思考[J];音樂天地;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