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重陽節國旗下敬老演講稿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重陽節即將到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尊敬的老師、同學,大家好:

  今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我國***重陽節***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九九重陽節國旗下演講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在去年重陽節作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調查:請問,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在10個小時內,有1840人投票,其中回答“知道”的有1274票佔69.24%;“都不知道”的有338票佔18.37%;“知道父母中一位”的有228票佔12.39%。說實話,這些資料,實在是有些刺眼,實在令人擔憂。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有資料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佔全國人口的1/4。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實驗中學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隊員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我的國旗下演講完畢。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又是一年重陽到。

  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最美夕陽紅,沒有人會永遠年輕,有一天你我也會老。老年人也曾經年輕過,有過美麗的青春,有過追求,有著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白髮蒼蒼的老人,翻閱年輕時的照片時,你的心中可有感動!美麗的容顏在時光的流逝中被描繪成蒼白和皺紋,每一紋,都是深深地愛;當你看到偶遇的老人相扶著緩緩走過,笑容綻放在慈祥的臉上,你的心中可有感動!當你看到年約六旬的老人身著大紅的運動服跳動著熱情洋溢的舞蹈,你的心中可有感動!當然也有流浪街頭的老人,一臉人生的苦澀,和那渴望相助的眼神...... 以下是一位老人晚年時想對子女說的話:

  孩子

  當生下你的時候,

  家境並不富裕。

  哪怕一天不吃不喝,

  節省下的食物,

  為了餵養給你。

  孩子

  當你還很小的時候,

  我花了很多時間,

  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

  教你係鞋帶,扣扣子,溜滑梯 ,

  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

  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 。

  孩子

  我真的老了,

  腳手都不聽使喚。

  不能洗腳不會穿衣,

  老眼昏花看不見針線。

  孩子

  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

  所以,請你緊緊地握著我的手,

  陪著我,慢慢地。

  就像當年一樣,

  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孩子

  你長大了,

  可我已經老了。

  你知道嗎?

  並不需要你給我什麼,

  只希望,

  只希望你能否回來,

  回來看看我。

  末日越來越近,

  能否讓我再看你一眼,孩子!

  友情失去可以從頭尋找,事業失去可以東山再起,母愛親情則失不再來。當你已經長大的時候,父母也在一天天衰老,思念和擔憂時常掛在心頭。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在點滴小事中。老師們,同學們,請從現在做起,關愛長輩,一句話,一聲問候,一些陪伴,讓笑容綻放,讓心溫暖。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父母、長輩都能幸福、安康!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篇3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升旗獻詞的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

  讓敬老、尊老之風卻應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個座,遇到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些文明禮貌,多些寬容體貼……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溫暖、幸福,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陽光,永遠是春天!

  看完“”的人

1.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稿6篇

2.2016年重陽節國旗下學生演講稿

3.重陽節敬老演講稿

4.2016年重陽節國旗下優秀演講稿

5.2016年國旗下重陽節演講稿

6.國旗下關於重陽節演講稿

7.2016年關於九九重陽節敬老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