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的重大作用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 ,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影象、顏色等建立記憶連結。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於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經濟巨浪和文化巨浪的衝擊下應運而生,源於美國軍方訓練飛行員的試驗結果。1961年,法的創始人愛維琳·伍德給美國的12位參議員教授了快速閱讀法,從此這一學科在世界各國迅速發展起來。美國的歷任總統如肯尼迪和卡特及許多參議員都接受過快速閱讀訓練。美國的一些著名大學如斯坦福、普林斯頓等都有專門研究快速閱讀的速讀學院,並有權授予學生博士學位。美國80%以上的高校開設快速閱讀課程,許多中小學校也將快速閱讀訓練列入教學計劃。並在2002年,國會投資50億美金***400多億人民幣***專用於提高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俄、法、日、韓等國也都先後普及開來。

  學習效率的高低首先是由學習速度決定的,而決定學習速度的因素中最基礎的是一個人的閱讀速度!因為我們獲取的知識有80%以上是通過閱讀性學習來獲取的,而一個人學習能力的高低95%取決於他的閱讀能力。所以我們說提升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在於閱讀速度的提升。據專家測定,學習好的學生,大約有70%的時間用於閱讀。美國科學家曾在中小學做了一個廣泛的調查,統計了學生閱讀速度和學習成績的關係後發現:在閱讀速度快的學生中學習成績優良的佔53%,而在閱讀速度慢的學生中學習成績優良的還不到4%。

  快速閱讀是吸收了眼科學、心理學、教育學、語言學、資訊理論等學科的研究成果的精華,研發的更新的閱讀方法。它是利用人類左右腦對不同資訊的識別優勢進行高效閱讀和理解記憶的方法。

  在我們傳統教育中,往往重視的是對左腦部分功能的開發。事實上,右腦具有無法替代的的優勢,右腦的記憶容量是左腦的10萬倍。大腦左右半球不是簡單的0.5+0.5=1!美國科學家奧恩斯坦經實驗研究發現,如果對大腦兩半球中未開墾的區域給予刺激,激發它積極配合另一腦半球的作用,結果大腦的總能力和效率會是5至10倍甚至更多。這種能力是用單側腦所無法取代的。

  在“傳統閱讀”過程中,是以音讀為特徵的左腦加工方式,是由看到讀到聽再到大腦,而“快速閱讀”採用的是“眼腦直映式”右腦影象閱讀法。省略掉讀和聽這兩個限制速度的環節,而視覺的資訊處理能力比習慣上的聽覺資訊處理能力要強500倍,閱讀速度自然大大提高。兩種閱讀方法的理解和記憶的先後次序不同:傳統閱讀法採取先理解、後記憶的直接解析方式,而“快速閱讀”採取的是先記憶、後理解的全腦式認知方式。就如同先將書本文字“照”入大腦儲存,然後再解析和理解其內容。在傳統的閱讀中,我們通常是一個字一個字或兩個兩個字的看,隨後再在大腦裡將這些片段整合起來進行理解。這樣不僅影響速度慢,而且接受的資訊也是零散的,理解記憶的效果自然不好。剛才我們已經說了,傳統閱讀要經過看、讀、聽好幾個環節的處理才能到達大腦,在閱讀過程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大腦其實一直處於一個等待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干擾而渙散,記憶的資訊也很容易丟失。在全“快速閱讀”中,我們要求大家做到整體式感知,即一次注視一個短語或一個短句,這樣即減少了注視的次數,提高了閱讀速度,又可完整地理解閱讀內容,提高了理解記憶效果。而且,眼腦直映的閱讀模式大大減少了大腦的等待時間,注意力會更容易集中,記憶效果當然更好。

  如何才能提高閱讀速度呢?

  第一個方法,擴大視幅,當我們不再需要逐字的分析判斷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一組字作為一個資訊直接儲存在大腦裡。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也很好地解決了非要讀出來的問題,因為你根本來不及讀了。經過訓練後,學生都可以一目半行、一目一行,也就是在過去看一個字的時間內,我們要看十多個甚至幾十個字,再快的嘴也沒有辦法把他們讀完。反過來也迫使我們進行眼腦直映,沒辦法再去逐字的分析判斷。從而可以實現整體式吸收,避免資訊丟失。這種一目半行或者一目一行的能力我們都是具備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這一目標。

  第二個辦法,在擴大視幅的基礎上,提高眼跳頻率也就是單位時間內看更多的資訊塊。好比跑步除了步幅要大,頻率還要快才行。這種能力也是很容易就可以提升的。

  有了速度之後,還要能記得住才可以。我們知道要想實現高效記憶,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注意;二是重複。

  注意是我們產生記憶的基礎。所謂注意實際上就是我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程度。通過訓練可以提高我們注意力的集中、廣度和均衡能力。從學習的角度講,最適宜的是阿爾法波,使大腦保持在放鬆性警覺的狀態,我們有很多的專項訓練來解決這個問題,幫助我們在學習時將大腦儘可能多的保持在這個狀態,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個世界上有沒有真正的過目不忘呢,有,但那一定是在你非常熟悉的某一個領域,已經有過多年的經驗。比如圍棋選手能夠在比賽幾個月後覆盤等等。但是其他的領域就不行了。所以我們在掌握了這個方法之後,就可以讓我們在相同時間內擁有更多的複習次數,也就會更加的熟悉相關的領域,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學習記憶效果。再加上我們給您提供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等學習規律,保證可以做到最有效的複習與記憶。

  學習的這條路上沒有捷徑,“快速閱讀”讓你提高效率,但不是一步登天。一步登天的辦法是靠不住的。在掌握了這個方法之後,我們還是要通過與其他的學習方法相配合,以及努力付出汗水才會有真正的收穫,但是畢竟你已經掌握了能夠比別人領先一步的方法,只要你想,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而不必再為自己付出努力卻達不到期望的目標而煩惱。

  你可以想想在受完大學四年教育後會有什麼事發生。假設大學四年中每週只花兩個小時在閱讀,閱讀時間總計是24,960分鐘。假設你在四年的閱讀速度分別是1分鐘250、1,000及3,000字,;而一本書有63,500字或200多頁:若你一分鐘讀250字,這一本書就要花254分鐘,四年可讀98本書,那堆書大約有5尺2寸高。若你一分鐘讀1,000字,讀一本就要花63.5分鐘,四年可讀393本書,那堆書大約20尺7寸高。若你一分鐘讀3,000字,讀一本書就要花21.2分鐘,四年可讀1,197本書。那堆書大約62尺3寸高——等於一幢五層樓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