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的優秀文章

  為何要整天以一個失敗者自居,為何整天像個暮氣藹藹的老人,是想討人可憐嗎?難道你的敵人會因為你是個老人兒停止對你的嘲笑。趁自己年輕的時候,無悔的去拼搏一把。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

  並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佈雷登教授。佈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樑,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絡。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溫馨提示: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著什麼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著什麼技巧或謀略。只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著,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關於2:我們是拓荒者

  作者:幸福航線

  親愛的讀者朋友:

  現在好!

  今天這篇文章的主題,主要寫給在都市中奮鬥與茫然思想共存於一體的80後。

  親愛的朋友,如果我說80後,特別是85後,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的拓荒者,你會相信嗎?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在上個世紀末,當我們的國家掀起經濟改革熱潮,國企轉型,工人下崗,大學生就業和住房分配製度取消,鐵飯碗時代終結時,80後、85後,不是剛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就是還在中學裡讀書的孩子。

  在他們還對變革的社會一無所知的時候,他們被推上了工作崗位,而在他們之前的70後、60後、50後,在思想和行為方式上,多少都還殘存著計劃經濟時代的影子,只有他們,成為幾千年來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拓荒人。

  當他們離開學校,投身社會時,沒有工作的人覺得找工作難,有一般工作的人覺得前途迷茫,有工作的人覺得競爭激烈,壓力大,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思考、規劃,總結。

  學校是個溫床,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凡事要求優勝劣汰、能者居上,人的成功與否,似乎也只能用金錢與物質來衡量。誰的住宅更豪華、誰的轎車更高階,誰的身份更尊貴,誰的背景更顯赫,誰就被公認為成功人士。想來自己不過是芸芸眾生,滄海一粟,渺小的如同微塵。於是對生活的信心,如皮球一般,一時激情滿懷,一時偃旗息鼓,內心被孤獨與無助感,填滿。

  自力更生、勤勤懇懇、工作的意義於他們而言,首先是活命的飯碗,其次才是個人價值的體現與工作樂趣的享受。不是有句流行語說現在是快餐文化嗎?他感到自己就像一個陀螺,被無形的力量控制著,牽引著,不知疲倦、不分晝夜的快速旋轉著,但是他有一種預感,他快要崩潰了。縱然他只是社會大機器上的一顆小螺絲釘,他也要死死的撐住,他要生存。

  他不再像父輩那樣對職業有高度的忠誠,因為企業隨時可以炒掉他,而他也可以隨時離開這個平臺,他感到生活毫無安全感。看著捉襟見肘的錢袋,他也想出去遊山玩水,休閒度假,可是他不知道快樂在哪裡,最後他發現上網竟“淪落”為最廉價的消遣方式。

  當他和社會的佼佼者們站在一起時,他內心感到絲絲的不公平,他對財富名望充滿了飢渴感。QQ、MSN上,也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他感到生活的沉重、沉悶、枯燥與乏味。當他交朋友時,他滿腦子想到的都是如何把朋友變成客戶,如何使客戶更喜歡他;當他放假休息時,他疏於和同學打電話、發簡訊,

  在社會鏈條的牽制下,他一切以事業的成功、金錢的積累為導向,他又感到自己是那樣的力不從心,而他又不得不堅強的前行,於是他加班加點的工作,抓住機會為職業充電、添籌加碼,他忘記了朋友之間的人情味,他忘記了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本性,他忘記了幸福快樂的源泉。

  當N年過後,市場經濟體制趨於完善和成熟,社會也高度實現以人為本,這批拓荒者會享受到付出的回報,然而那時的他們,不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就是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所以,親愛的朋友,如果你也正是這批拓荒者中的一員,請記得讓我們且行且歡笑吧。財富的累積是必要的,但是請讓我們不要以此作為人生的目的。打拼事業、交朋結友,這些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讓我們去享受人生的旅程吧,讓我們永遠記得,不論財富的多寡,名望的高低,我們都可以擁有一顆感知快樂的心。

  深深祝福!

  在幸福與安寧中!

  你真誠的朋友:吳越

  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

  關於3:人生可以隨時開始

  一個部落首領的兒子在父親去世後承擔起了領導部落的任務。但是,由於他花天酒地,遊手好閒,部落的勢力很快衰退下來;在一次與仇家的戰役中,他被仇家所在的部落擒獲。仇家的首領決定第二天將他斬首,但是可以給他一天的時間自由活動,而活動的範圍只能在一個指定的草原上。

  人生可以隨時開始  當他被放逐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時,他感覺,這個時候,自己已經完全被整個世界拋棄了,天堂將很快成為自己的最終歸宿。他回憶起曾經錦衣玉食的日子,想起了自己部落辛苦勞作的牧民,想起了那些英勇的武士賣命效力,他追悔莫及。

  他想,如果能讓我重來一次,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絕對不會是這樣一個結果。於是,他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後24個小時做一些事情,來彌補自己曾經的過失。

  他慢慢地行走在草原上,看見很多貧苦而又可憐的牧民在烤火,他把自己頭頂上的珍珠摘下來送給他們;他看見有一隻山羊跑得太遠,迷失了方向,他把它追了回來;他看見有孩子摔到了,主動把他扶了起來;最後,他還把自己一件珍貴的大衣送給了看守他的士兵……他終於做了一些自己以前從沒做過的事情,他覺得自己內心還是善良的,可以滿意地結束自己的生命了。

  第二天,行刑的時候到了,他很輕鬆地步入刑場,閉上眼睛,等待劊子手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等了很久,劊子手的刀都沒有落下,他覺得很奇怪。當他慢慢把眼睛睜開的時候,才看見那個仇家首領捧著一碗酒微笑著站在他面前。

  那個首領說:“兄弟,這一天來,你的所作所為讓我感動,也讓我重新認識了你,我們兩個部落的牧民本來可以和睦愉快地相處,卻因為一些私利互相仇視,彼此殺戮,誰都沒有過上太平的日子,今天,我要敬你一杯酒,冰釋前嫌,以後我們就是兄弟,如何?”

  之後,那個紈絝子弟回到了部落,再也沒有紙醉金迷地生活,而是勤政愛民,發誓要做一個優秀的部族首領。從此以後,這兩個部落的牧民再也沒有發生過戰爭,彼此融洽和平地生活在草原上。

  人生可以隨時開始,即使只剩下生命中的24小時。

  一個人只要還能思考,還充滿了夢想,就一定可以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

  可為什麼,有時我們明明知道自己已經錯了,還是要繼續錯下去,或是已深陷痛苦之中,卻仍然不願逃離出來呢?在“不敢”或“不捨”將自己陷於困局?如果明知這條路不適合自己,再走下去的結果也只是枉然,何不立即捨棄重新開始呢?

  日本作家中島薰曾說:“認為自己做不到,只是一種錯覺。我們開始做某事前,往往考慮能否做到,接著就開始懷疑自己,這是十分錯誤的想法。”

  人生隨時都可以重新開始,沒有年齡限制,更沒有性別區分,只要我們有決心和信心,夢想,即使到了70歲也能實現。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年輕人,因為自己戀慕已久的女人要嫁給一個富商,十分痛苦。自此自暴自棄,破罐破摔,每天喝得爛醉如泥,惹是生非。鎮上的人見了他,紛紛側目,迎面走過的人更是紛紛避讓,生怕招惹禍端。

  一個在鎮上頗有威望的老者見到他這副模樣,於是呵斥他道:“有本事你就把她追回來。”

  “可是,她已經要嫁給別人了。”年輕人哀怨地說。

  “如果你有本事,你就有機會,你還有時間,你需要的是振作!”老者義正詞嚴地說。

  “可我一無所有,怕是沒什麼指望了。”年輕人哀怨著。

  “你還有今天。你還有明天。你還有一身的力氣。”老者說道。

  在老人的殷殷教誨之下,年輕人終於鼓起勇氣,離開了小鎮,遠走他鄉……

  三年後,年輕人回到鎮上,找到了那位教誨他的老人。老人告訴他,那個女人已經嫁給了富翁。年輕人笑了笑,說:“一切都已經過去了,你教給我的不是怎麼娶一個女人,而是教會我做人的道理,這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是一個結束,又是一個開始。昨天的成功也好,失敗也好,今天都可以重新開始,重新開拓自己的人生。昨天失敗了,不要緊,今天忘了它,總結失敗的教訓,繼續新的努力。即便昨天是成功的,今天依舊要重新開始,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努力,爭取更輝煌的進步。

  人生就是不斷重新開始的過程,隨時都可以有新的開始,新的希望,新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