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筆記第三四章

    第三章、第一節消費者行為理論概述(一)慾望和效用的概念慾望的含義慾望是指一個人想要達到而沒有得到某種東西的一種心裡感覺。
  
  效用的含義效用是消費者在消費某種產品時所獲得的滿足程度,它是對商品使用價值的主觀評價。
  
  (二)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基數效用論的基本假定基數效用論認為,消費者消費商品或勞務所獲得的滿足程度即效用可以用1、2、3…等基數加以表示,並可以加總,消費者消費不同商品的數量獲得的效用也有一個共同的單位,因此,消費者消費一定數量的商品和勞務的獲得的總的滿足程度稱為總效用。
  
  同時,基數效用論又假定隨著消費者消費商品或勞務數量的增加,消費者每增加一單位商品或勞務的消費所獲得的滿足程度逐步下降,消費者消費商品的目標是要達到總效用最大。
  
  序數效用論的基本假定第一,對於任何二個商品組合A和B,消費者可以斷定,要麼對A的偏好大於對B的偏好,要麼對A的偏好小於對B的偏好,要麼對A和B的偏好一樣或者說偏好無差異。
  
  第二,對三個商品組合A、B和C而言,如果消費者對A的偏好大於B,對B的偏好大於C,則該消費者對A的偏好一定大於對C的偏好。
  
  第三,在其他商品數量相同的條件下,消費者更偏好於一種產品數量大的商品組合。
  
  (三)邊際效用分析方法與消費者均衡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含義
  
  總效用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從消費商品或勞務中的獲得的滿足程度的總和,記為(Tu),邊際效用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以增加一單位商品或勞務的消費中所獲得的效用增加量,記為Mu.隨著消費者消費某物品數量的增加,該物品對消費者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一物的邊際效用隨其數量的增加而減少,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一切物品,我們稱之為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又稱戈森定律(如左圖)。
  
  邊際效用遞減的原因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商品被優先滿足最重要的需要,故最先消費的商品7邊際效用就大;從商品本身對消費者所產生的重複刺激看,隨一種商品消費數量的連續增加,消費者接受的重複刺激程度越來越弱。
  
  貨幣的邊際效用由於貨幣的邊際效用遞減速度很慢,通常把它看成是個常數。
  
  消費者均衡的含義消費者的貨幣收入是有限的,他要把有限的貨幣收入用於各種物品以滿足自己的慾望。消費者獲得最大效用的原則是:如果消費者的貨幣收入是固定的,市場上各種物品的價格是已知道,則,消費者一定要使其所購買的各種物品的邊際效用與他所支付的價格成比例,換言之,也就是要使每一單位貨幣所獲得的邊際效用都相等。這就是消費者均衡
  
  (四)消費者的需求曲線可以通過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來解釋需求定理:如果消費者的貨幣收入是固定的,即每單位貨幣給他帶來了效用都是相等的,那麼,他對某物的願意付出的價格就以該物品的邊際效用為標準。如果邊際效用大,消費者願付出的價格高,如果邊際效用小,消費者只願付出較低的價格。隨著消費者購買某物品數量的增加,該物品的邊際效用遞減,這樣,消費者願意付出的價格也就降低,因此,某物品的需求量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
  
  第三章、第二節無差異曲線及其特點(一)關於消費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對於任何二個商品組合A和B,消費者可以斷定,要麼對A的偏好大於對B的偏好,要麼對A的偏好小於對B的偏好,要麼對A和B的偏好一樣或者說偏好無差異。
  
  對三個商品組合A、B和C而言,如果消費者對A的偏好大於B,對B的偏好大於C,則該消費者對A的偏好一定大於對C的偏好。
  
  在其他商品數量相同的條件下,消費者更偏好於一種產品數量大的商品組合(二)無差異曲線及其特點無差異曲線的含義無差異曲線是用來表示兩種商品或兩組商品的不同數量的組合對消費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
  
  無差異曲線的特徵
  
  無差異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其斜率為負值,它表明在收入與價格既定的條件下,為了獲得同樣的滿足程度,增加一種商品就必須放棄減少,另一種商品,兩種商品在消費者偏好不變的條件下,不能同時減少。
  
  在同一平面圖上有無數條無差異曲線,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代表同樣的滿足程度,不同的無差異曲線代表不同的滿足程度,離原點越遠,滿足程度越大,反之則越小。
  
  在同一平面圖上,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否則與第二點矛盾。
  
  無差異曲線是一條凸向原點的線。
  
  (三)邊際替代率及其遞減規律邊際替代率的定義邊際替代率(MRS: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是消費者在保持相同滿足程度時增加一種商品數量與必須放棄的另一種商品數量之比,如為增加X就要放棄Y高,增加的X商品數量DX與所放棄的Y商品的數量DY相比就是,邊際替代率寫作MRSxy:
  
  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的含義MRS實際上是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無差異曲線的斜率逐漸減少,說明其是一條凸向原點的曲線。
  
  無差異曲線的特殊情形第三章、第三節消費者的預算約束線(一)預算約束線預算約束線的含義預算約束線又稱預算線,消費可能線或等支出線,它表示在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假定的條件下,消費者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商品的不同數量組合。
  
  預算約束線的圖形表示
  
  (二)預算約束線的變動預算線是以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為條件,所以如果消費者的收入和價格發生變化消費者的預算約束線也會隨之變動。
  
  第一種情況,價格不變,收入變化,預算約束線平行移動,收入增加預算線向右移動,如果消費者的收入減少,則預算線向內移動。如圖a第二種情況,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價格變化,會改變預算線的斜率,使預算線旋轉,如:Py不變,Px變化,如圖,如果Px下降,則,預算線AB'旋轉則至AB,反之如果Px上升則AB移至AB''.(如圖B)
  
  第三種情況,如果所有商品的價格以同一方向同一比例發生變動,則消費者預算約束線位置不發生變動,如果商品價格及消費者收入發生相對變化,則預算線的斜率發生變動。如圖:收入增加,Px下降,此時AB移至A'B'' .它可分解為:①收入增加AB→A'B' .②Px下降A'B'→A'B''同理,在收入不變的時候,Px、Py的相對價格發生變動,也會導致斜率的變動,各種情況可類推。
  
  第三章、第四節消費者均衡(一)消費者均衡條件消費者均衡的含義在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的價格既定的條件下,當消費者選擇商品組合獲取了最大的效用滿足,並將保持這種狀態不變時,稱消費者處於均衡狀態,簡稱為消費者均衡。
  
  根據序數效用論的無差異曲線分析,在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是,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於這兩種商品的價格之比。
  
  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得出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實質是相同的。
  
  利用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約束線說明消費者的均衡條件。
  
  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約束線的切點為消費者均衡的條件,如圖E點為均衡點:E點有兩個顯著的特徵:一是位於預算約束線上;二是由預算約束線與一條無差異曲線的切點所決定。
  
  第一個特徵用函式表示:PxQx+PyQy=m;第二個特徵表明在這一點上預算約束線的斜率與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相等,預算線的斜率為邊際替代率,所以,它表明邊際替代率之比等於價格比,
  
  因此,該均衡條件又可寫為
  
  它表示,在一定的收入約束條件下,為了取得最大的效用滿足,消費者應選擇的最佳商品數量應該使得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於這兩種商品的價格之比,換言之,在消費者均衡點上,消費者願意用一單位某種商品代替另一種商品的數量等於市場上這一單位商品可以換取的另一種商品數量。
  
  (二)消費者均衡點的變動收入一消費擴充套件線的含義收入——消費擴充套件線又稱收入——消費曲線,它表示,在商品價格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變動,消費者均衡點變動的軌跡。
  
  用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約束線說明收入一消費擴充套件曲線
  
  價格一消費擴充套件線的含義價格一消費擴充套件線簡稱價格擴充套件線,它表示在消費者收入和其它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隨著一種商品價格的變動,副均衡點變動的軌跡。
  
  運用無差異曲線分析說明價格一消費擴充套件線
  
  (三)消費者的需求曲線通過消費者的價格一消費擴充套件曲線可以推匯出消費者對一種商品的需求曲線(如上圖)。
  
  第三章、第五節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一)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含義替代效應的含義一種商品價格變動,會對消費者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是使商品的相對價格發生變動,二是使消費者的收入相對於以前發生變動。
  
  由於一種商品價格變動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對價格發生變動,從而導致消費者在保持效用不變的條件下,對商品需求量的改變,稱為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
  
  收入效應的含義由於一種商品價格變動而引起的消費者實際收入發生變動,從而導致的消費者對商品需求量的改變,被稱為價格變動的收入效應。
  
  一種商品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量的總效應,可以分解為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兩個部分總效應=替代效應+收入效應。
  
  (二)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圖形說明如圖:預算約束線為AB,設X商品價格不變,Y商品價格下降,此時,消費者會多買些Y來代替X,預算約束線為A'B',均衡點為E',Y商品需求量擴大,X商品的需求量減少,此為替代效應。
  
  如圖:預算線開始時為AB,價格下降引起收入變動,收入變動引起預算線移至A'B',此時,A'B'與一條效用程度更高的無差異曲線相切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大滿足。
  
  因此,一種商品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量的影響,即最終引起該商品需求量的變動,可以分解為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即總效應=替代效應+收入效應。
  
  (三)正常商品和低檔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對正常商品而言,商品價格下降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都使得該商品需求量增加;對於低檔商品而言,價格下降的替代效應使商品需求量增加,但收入效應卻使得商品需求量下降。
  
  (四)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與消費者需求曲線利用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說明消費者需求曲線的形狀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是否導致消費者選擇該商品數量的增加,取決於價格下降產生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符號和大小。
  
  正常商品和低檔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分析正常商品的替代效應為正,收入效應也為正。
  
  低檔商品的替代效應為正,收入效應為負。
  
  吉芬商品的含義如果為負的收入效應的絕對值大於替代效應,使得需求量隨價格上升而上升,則該商品為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吉芬商品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為正,收入效應為負,並且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使得需求量隨價格上升而上升。
  
  第四章、第一節廠商及其經營目標(一)廠商的法定形式獨資企業是單個人所有的企業,在獨資企業中,無論是業主自己經營還是僱傭他人經營,業主都需要支付全部費用,並獲得全部收益。同時,獨資企業所有人對企業的負債承擔無限責任。